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天寒地冻,农村9旬老夫妻在窑洞里 [复制链接]

1#

地坑院是窑洞建筑的另一种形式,平地开挖,四周开凿窑洞,窑洞修建在地平线以下,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冬季窑内温度不会低于摄氏l0度左右,夏天也在20度左右,即使中午也要盖上被子休息,非常适合居住。晋南地处黄土高原,土层十分深厚,非常适合开挖窑洞。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利用黄土高原的地形,创造了窑洞居住,这一简单实用的民居形式传承了几千年,如今还有人居住。

这几天冷空气来袭,晋南的气温也降至零下十几度,即使白天中午时分温度也在零下,这些建在黄土塬上的地坑院海拔相对较高,气温也要比当地的天气预报温度还要低上3-4度,严寒天气,驱车来到中条山下的一个地坑院里去看看在这里生活的一对80多岁的一对老夫妻。

虽然我们很熟,但是在我们打着招呼掀开门帘进去的那一刻,老夫妻俩对我们的突然到访还是感觉十分的吃惊,大爷看见我们惊讶地说道:这大冷天的你们咋还上来了,真是没想到是你们来了,赶紧进来暖和暖和。外面天寒地冻,进到#窑洞#里顿时感觉十分温暖。大娘则喊我们脱了鞋子上炕坐,说早上做饭烧的炕这会还热着呢。地坑院里的人们又是怎么取暖的,一起随摄影师的镜头看看天寒地冻他们是怎么在窑洞里生活的。

大爷姓余,已经年近9旬,结婚后就和老伴一起修建了这座地坑院,那时候也没钱找人干,修建这个院子陆陆续续用了2年多时间,挖了几千方土,基本上都是自己没日没夜一个人挖的。如今孩子们早已成家立业有了各自的家,几个孩子也多次要我们去他们家生活,我们觉得自己还能照顾自己,不愿意给儿女们添麻烦,就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坑院,养了几十只土鸡,还养了十来只兔子,也算是找个事干不着急。

一个朋友说,我看你窑洞里有炉子也没生火,咋感觉窑洞里还挺暖和。大爷说这窑洞修建在地平面以下好几米,风刮不见来,窑洞顶也有一丈多厚再冷的天也冻不透,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是恒温。

要说我这窑洞里的取暖,余大爷说就是这个大土炕,这取暖方式还是沿袭以前的老办法,盘靠着窗台盘个大土炕,炕头有炉子和柴火灶,都有专门的火道通着土炕和外面的烟囱连着呢,每天做饭的时候热量通过火道进入土炕下面,土炕下面有立起来的土坯分成火道,做饭的时候捎带着就把土炕烧热了,土炕把热量收集起来,在慢慢的散发出来,窑洞里温度也就上来了,农村老师傅土炕盘的好,烧完整个土炕都是热的,还能持续热一天,晚上睡觉也很暖和,就是窑洞里熏得有点黑,看起来不好看。

农村人冬季一天吃两顿饭,早饭十点左右,晚饭下午3点左右,刚好到了吃饭的点,大娘下炕开始烧火做饭,刚生火的时候屋子里会有点烟,火烧旺了外面的烟囱就把烟抽走了。大爷怕烟熏着我们,还把门帘搭了起来。问起大娘做啥好饭,大娘掀开她家的锅盖,锅里放着饺子面条、烧饼、还有半碗蒸肉,大娘笑着说不怕你们笑话都是早上的剩饭,你们不嫌弃一会都吃点。

余大爷每次吃饭都喝上几口酒,而且喝酒不用杯子,直接对着瓶喝,问其原因,大爷说这是自己大半辈子养成的习惯,农村人干完活喝几口就解解乏,一个人喝就不用讲究,年龄大了也不能多喝。如今生活条件好,我还要好好活,争取活到岁,说的几个人都笑了起来。看见我们笑了,大爷一本正经的说道,你看我俩虽然吃的是剩饭,但是也算是有酒有肉,放在以前可不刚想。

黄土地上的土窑洞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儿时记忆,我们这一代人大多都是在窑洞里出生窑洞里成长,成年后才走出农村在外面闯荡,如今老家的窑洞早已平整盖了房子,曾经生活的地方也成了老家。大家看明白窑洞里怎么取暖了吗?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