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国不同的民居样式,陇东人居住窑洞,藏族 [复制链接]

1#

汉族的居住体现出环境对人生活的影响,各地因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民居样式,陇东的窑洞,陇南山地的“板屋”,中西部地区的土坯房,汉藏交接地区的石碉等,都体现出不同的民居风格。房屋依地势而建,多喜坐北朝南,北屋冬暖夏凉,为正屋,由老人居住兼接待客人,东屋次之,西屋再次之,南面多为牛马棚和猪羊圈。

城镇贫民区地形狭窄,人口拥挤,房屋不分朝向。房屋的质料、格局反映出社会的贫富差异,一般人家多为土坯房或简陋的窑洞,中户人家多为土木结构的房子,富裕人家则盖数院砖木房屋,院院相连,有的还有二层楼房,雕梁画栋,气派讲究。不论穷富,人人看重修大门,民间有“穷修门面富修灶”的谚语,大门多用土坯或砖砌成。

陇东人居住窑洞,窑分明窑和暗窑,有单层也有两三层的。明窑建在陡峭的黄土断崖上,有三孔、五孔、七孔、九孔为一院的,多为单数,中间一孔为主房,作为宾客室,称为客窑,两边的窑为家中成员居住或作厨房及柴草房。暗窑称为地坑,也称地窝子,在较平的地方挖一四方坑,面积有一院落大小,然后在四壁向里掏挖成若干单窑,从院外的地面上斜掘成洞后通入院落里的便为大门,为过道样式。

从远处望去不见人影,山岭起伏,似无村落,近看才见院落。不管哪一种窑洞,都是冬暖夏凉,它们是人们适应黄土高原植被稀少、土质疏松的自然环境特点而建造的,有人曾根据窑洞的特点撰对联形象地描述——“非房非屋非楼阁,如宫如殿如洞府”,横批是“冬暖夏凉”。

房内砌炕,炕占房间的五分之二,分土炕和木炕,土炕是土块泥巴砌的,上铺以麦秆,再铺席子或毡,冬天烧炕用秸秆和树叶为燃料;木炕用砖块砌成,上面架上木板,只能用煤和炭作燃料。一般人家睡土炕,富裕人家才用木炕。

炕不只是睡觉的地方,它还有许多功能,上面摆个小方桌可以会客、用饭,架上小木机可以纺纱,妇女绣花、缝补、捻线、纳鞋底、剪窗花等手工活都在炕上完成。富裕人家除了生活必需品,还摆放装饰品和享乐品,普通人家则摆有生活必需品,如箱、柜、桌、椅、锅、风箱、蒸笼、粗泥碗、瓦盆、缸、背篼等。穷苦人家仅有简单的用品,许多人家几乎是家徒四壁,连最起码的生活用品都没有。

藏族等游牧民族以帐篷为屋,帐篷用擀制的牛羊毛毡搭建而成,黑牦牛毡房为多,故称为黑帐房。蒙古族的蒙古包为白色,称为白帐房。帐房冬暖夏凉,长12~15步,宽6~8步。一顶帐房即为一家,小部落不过十顶帐房。帐篷内用泥块砌成高约一尺的矮灶,将帐房分为两半,也有用箱具隔开的。

以左为上首,供男子居住,另外再放置些生活必需品;右面为女子居住。客人来访时,请入坐左面。藏族和蒙古族的日常生活用品很简单,只有几个箱笼,盛一些必需的用品。定居在洮岷山地的藏族多住碉楼,碉楼皆为立体式,砌石为墙,层累而上,高度二三层甚至更高,顶为平顶,以曝晒农作物。普通碉楼均为二层,上层为人居住,下层放置农具或圈养牲畜。洮岷山地的藏族也有住木屋的,木屋用木头建造,形如箱笼。

传统社会道路设施、交通工具落后,人们出行十分不便,路分官道和便道,官道较为平坦,便道曲折坎坷;交通工具有马、驴、牛和轿子、铁轮、木轮、人力车等。乡民出行多骑驴或马,骑驴者尤多;富人出行乘车或轿子。山区有一种交通工具叫架窝子,又名搧子、骡轿,用两匹骡子先后架行,背负双杆,中驾轿窝,下为绳兜,上铺褥子,放置箱物,人坐卧其上,上搭蔑篷,旁边有赶骡的人。

甘肃地域辽阔,沿途村落稀疏,一日之程,有尖站、宿站之分。尖站多面点,供吃饭;宿站多车站,供住宿兼吃饭。黄河流经地区的人们乘坐用牛羊皮制作的皮筏出行,皮筏是很有地方特色的水上运输工具,有羊皮筏和牛皮筏。

回族经商者常年出行在外,善骑马骡。藏族出行也多骑马牛,良马每小时可行15公里。藏族不论男女都善骑,不能骑马牛者遭部落内人们的耻笑。平常运输多用牦牛和犏牛,牦牛毛长及地,身小角大,顽劣不好驾驭,可负公斤,日行五六十里;犏牛身高力大,毛短性锐,可负公斤,日行七八十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