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土高原正在发生的惊天巨变,何尝不是中国 [复制链接]

1#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土做不到像金一样耀眼夺目,也做不到像木一样遮天蔽日,做不到像水一样一泻千里,更做不到像火一样热情奔放,但是土却可以用它的雄浑厚重去孕育生生不息的大千生命,承载起耀眼和炙热的光彩。

在东亚的版图上,有着世界上唯一一片黄土高原,它苍茫辽阔,如同一本历史的读物,包容着华夏文明数千年的辉煌和过往,也塑造出一个璀璨的华夏文明。而随着文明的进步,这片特殊的黄土高原正在发生着惊天巨变,这何尝不是中国之变?

黄土中成长起来的华夏文明

当今社会,我们喜欢谈幸福、讲价值,但是无论人们用怎样的说辞来表达这份对进步的渴望,其都可以归结为是人类文明的追赶。而提起华夏文明,我们就必须从黄土高原这个中华民族的起源说起。

早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就因其优质的自然资源,吸引着依靠打渔、狩猎和采摘为生的原始居民们,用河谷和植被发挥着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的作用。

而到了商周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开始与生产力直接挂钩,生产方式也开始由原来的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发生着转变。而这时候的黄土高原野鹿成群、森林广远,全国人口的一半都在黄土高原的版图上,主要依靠狩猎为生。

春秋、战国时代,犁耕农业逐渐代替锄耕农业,各方势力开始向晋北地区扩张,在黄土高原的土地上开垦农地,建立城邑。此时的黄土高原虽然人口不多、开垦度也不高,但是却是一个兵家必争要地。

而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秦汉的时候,随着汉武帝统治范围的向西推进,加之大批吏卒在黄土高原西部驻守,汉朝的时候出现了第一次人民向黄土高原的大迁徙。到了唐汉的时候,华夏归于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黄土高原的南部的土地也随着城镇的兴起被不断侵蚀。

黄土作为华夏民族成长起来的重要催化剂,如同一个胸怀博大的母亲,为华夏民族这个儿女从原始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商业发展的成长不计回报地默默付出,只为撑起华夏文明初期的发展的大旗。

用黄土捏出的“人血馒头”

与汉唐时期国家实力大增而土地资源被破坏的情形不同,当中原霸主之位被赋予宋朝的皇帝之时,由于君王性情怯懦,最终将国家和黄土高原双双推入万丈深渊。在经历了陈桥兵变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吸取教训”,杯酒释兵权,开始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一方面宣扬以文治武的政策,使得文官奸臣为了眼前的利益肆意抹黑战功赫赫、征战沙场的将军,另一方面加剧了由于朝廷的不重视,宋代战士贪生怕死,心中毫无大义的局面。面对如此统治,人民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边境势力也迅速发展,希望夺取中原宝地。

而黄土高原作为一块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的军事要塞,既要承担起阻断西下政权对中原的威胁,又要阻挡辽国势力对关中的攻击。于是,这里就成为了首先被边境势力攻击的对象。

宝元元年,党项族人李元昊建立西夏,与宋朝外交关系正式破裂。次年,李元昊率兵积聚于延洲城下,进犯北宋边境。面对这样来势汹汹的军队,北宋的军队本是难以与之抗衡的,但是幸运的是,在当时宋代朝廷之中,竟有着一个能文能武的大将——范仲淹。

宝元元年八月,范仲淹被委任知庆州。到任后,他立刻更改军队旧制,分部训练,轮流御敌。同时,他还根据周边民族文化情况,以朝廷的名义犒赏周边羌族各部,进一步巩固了边境的防御力量。

为了抵御西夏人,范仲淹还在境内建造了许多城寨,在黄土高原西北部砍伐树木、开垦荒地,解决了北宋战士军事实力较差、中原向边境运输军粮困难的问题。

最终,被委以重任的范仲淹未出一年便扭转了宋军屡战屡败的局面,大破西夏军队。西夏将士也被这可以扭转北宋边境局势的将领所折服,败下阵来。

可是,由于北宋的军队要想在黄土高原西北部建城寨高屯田,就要砍伐掉这里的树木来开垦荒地,所以,虽然边境起义的军队被击退了,但是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却被严重破坏。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被破坏最严重的时期,却并非此时。

明朝的时候,君王提倡“屯垦”的政策,鼓励农民大规模毁树毁草,开垦农田。而在黄土高原的土地上,自古以来便盛行着广种薄收的和轮垦的政策。

于是在两种政策的共同推进下,当地的农民开始不择手段地放火烧山,争相掠夺可开垦的农田资源。他们从不选择优质的土地资源耕种劳作,而是通过不断扩大的耕地面积,实现收获。

更加令人唏嘘的是,当地的农民也从不施加肥料,而是依靠土地自然的肥力生产作物,而当土地的肥力用尽之时,农民们又会选择新的林草地开垦播种。

经过了明清几百年的循环往复,曾经郁郁葱葱的黄土高原林草地全都变成了寸草不生的荒漠。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时泥浆横流,充满了贫瘠和荒凉。

这个时期的人们用黄土高原的泥土做成了一个个“人血馒头”,成为了那些因为军事政策不利、土地开垦政策偏激而身患恶疾的人们的一剂良药。这些人们吃进去的是拯救自己的方法,更是黄土高原的生存状态。

郁郁葱葱的黄土高坡

如今,在领袖的带领下,我国开始推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人民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发展绝不能以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为代价,依靠资源消耗带动生产力的发展方式是行不通的。

在黄土高原的土地上,所有的山头上也都被天然生长的树木和草地覆盖了起来,交相掩映的树木焕发出勃勃生机,野花星星点点地点缀着满眼的绿色,将洒在它身上的阳光用淡雅的芳香传播到人们的心脾。

而在河道的两侧,野草生长地也十分茂盛,抖擞着精神,将黄土高原这个名字抛弃狠狠甩在身后。

19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达到了六成以上,而这不仅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展现了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果,更为地球新增绿化面积贡献了将近四分之一的成绩。黄土高原不再被风沙淹没了,黄河的含沙量也就下去了。

年,黄河的含沙量是每立方米九百余公斤,而如今黄河的年最大输沙量也不过三亿吨上下,非汛期的时候黄河也基本是清澈的。可见黄土高原环境的改善成果之显著,作用之重要。虽然生态环境恢复了,但是这里的人民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就曾描述过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场景:在这片大自然天然的皱褶之中,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民,他们常年累月牵着牲口去远方的沟道中驮回上天恩赐的雨水。而当他们讨论山外的世界时,就如同从未听过般的新鲜。

其实,这里人民之所以如此贫困与隔绝,说到底还是因为历史的负债累累。人们因为土地的贫瘠而为自己的生计发愁,所以也没有精力去追求美好生活和精神文明。

如今,在国家的扶持下,生态环境恢复了,土地的价值就有了提升,农民不仅可以利用优质的土地耕种劳作,依靠农作物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依靠优质的自然资源依靠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创收。

所以说,在黄土高原转变为“绿色高原”的过程中,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这也是自然资源在得到恢复之后的反哺。

其实,黄土高原的不断变化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变化史。传统社会早期,我们开始了对土地的探索,从在河流周围耕种劳作掌握着生存的方法,到对土地资源的珍惜和争夺,再到相互分享互通。

这份对黄土高原情感的变化如同华夏子孙早期对于文化、制度,乃至发展方向的探索一样。人民通过斗争的方式抢占优质资源,也在争夺的过程中实现由分裂到整体的文明。

在社会继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暴露出来贪婪、无知的天性。他们大肆挥霍着黄土高原母亲无私奉献出的资源,并通过这些自然资源实现着自己短期的发展。此时的人们有理想、有追求,但是由于知识限制不能认清人和自然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今,我们既要依靠自然资源实现自身的价值,又要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大环境下合理开发与利用。此时的我们终于认清了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开始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也在这份和谐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几千年的黄土高原在不断改变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如今,它以生态环境的惊天巨变更宣示着华夏发展潜力之大变局,浴火重生的华夏民族也将如同郁郁葱葱的黄土高原一样,展现出勃勃的生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