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m.39.net/pf/a_7357147.html在我国山西晋南山区农村,至今还有一些老年人居住在黄土大山里,在住了一辈子的黄土窑洞里,他们依旧沿袭着祖辈留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个星期天,几个人在一处小山村采风时,在一户农家遇到了今年70岁的刘胡灵大娘,老人正在自家的土院子里蒸馒头,老人使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土锅灶,她手里使用的另一种老物件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老人说这叫“风哈”也就是风箱风盒,今天就听老人给大伙讲讲啥是“风哈”。
刘大娘说他们这个村叫董庄,以前村里有多口人,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已搬了出去,年轻人村里更是一个人都没有,村子里的地都已退耕还林了,她和老伴住惯了土窑洞不愿意搬出去,平时就在家里养了些土鸡,生活的经济来源就靠卖土鸡蛋和土鸡。
刘大娘说她手里用来烧火的这个东西叫“风哈”,以前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有的家里甚至不止一个,这个“风哈”现在可是老物件,农村人用土灶做饭蒸馍都离不开,她家这个“风哈”是他嫁过来那会置办的,是老伴亲手做的,没有花一分钱,都有近50年了。“风哈”就是风箱,它在农村的用途就是烧火做饭,这个“风哈”的原理和现在的鼓风机有点像,不过这个不用电,应该是鼓风机的老祖先了。
只见刘大娘用手一前一后轻轻的推拉“风哈”,锅灶里的火苗就窜了起来,风力一点都不比鼓风机逊色,一位没有见过“风哈”的城里人夸奖刘大娘聪明,发明出了这样的好东西,老人咧着嘴笑着说这哪是我的发明,这是老祖先的发明,这东西少说也有几百年历史了。
从“风哈”的侧面观察,就是一个灰乎乎的木箱子,刘大娘说,里面也没有啥复杂的,就是手拉的这个杆子上连着一块大小合适的木板,在另一个侧面开了一个拳头大的小洞,连着土锅灶,“风哈”的前面还留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门,这个原理就是要在拉“风哈”的时候,里面的空气要循环。
刘大娘说这就是个不用电的鼓风机,外表这个看着不起眼的木箱子,建造原理也是非常简单,但是几百年了农村至今还在使用,足以说明了咱们老祖先的聪明智慧。“风哈”用起来十分方便,比起鼓风机一定都不差,手用劲的大小就能控制火力的大小,非常实用。
一个影友强力要求拉一会“风哈”,他说小时候在家做饭就是用的这个,但是家里的“风哈”现在早已不在了,右手拉风箱,左手添柴火,土锅灶里的火苗窜的老高了,刘大娘说这是标准的使用方式,一看就是在村里呆过干过这个活的。
刘大妈一手添柴,一手拉着“风哈”,几个摄影人围着刘大娘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这就快要消失的画面,他们中间有几个人在农村长大,都说这才是小时候的味道,妈妈坐在灶台边烧火做饭那样的画面是他们脑子里终生抹不去的记忆。
锅里的水烧开了,刘大娘掀开锅盖,她在大锅的第一层,放上了几个红薯和苹果,上面还要搭上两篦馒头,锅灶前的一个篮子里家里的老母鸡刚刚下的鸡蛋,还没有来的及收,这样的画面想必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都有深深的烙印。
把红薯和馒头搭好,刘大娘在锅盖上放了一块石头,她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铁锅走风漏气,蒸出来的馒头才香才好吃,这都是农村人总结的经验。这就是“风哈”的故事,也是一位普通的农村母亲的故事。(更多图片故事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