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辉,字建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咸阳分会副会长,武功县作协主席。
武功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千古的传说与故事,特别是境内那两条宽阔的漆水和沮水川道像蛇一样蜿蜒纵横,七拐八弯。其当年冲击出的巨大沟壑深深地镶嵌进这平展展的黄土地里面,它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的同时,又给人们的生活中增添了无限秀美的景致。而那沉睡了几千年的奇险峻美的沟沟坎坎,山凹凹,梁梁坎坎虽没有言语向人们表述过去这里先民们创造的人类文明,但它们似乎却用沧桑的表情,远古的语言向今天的人们诉说着它们曾经承载着但不为后人所知的中华文明。
在那开天辟地,乱石飞渡,洪水泛滥的时代,滔天的恶流才将武功这方厚实的土地划开两条深浅不一,宽窄不等,弯曲有度,绕行入渭的河道。五千年前,先民们就知道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哲理,在这两条奔流不息的河岸上生息繁衍,创造文明,开启了人类进步的传奇时代。据说一个叫黄帝的伟大英雄就起始于这条河流之上,这才有了《国语·晋语》中记载的:“昔少典娶有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陕西省武功县的漆水)成,炎帝以姜水(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武功的漆(姬)水和沮(姜)水是“是炎黄民族文化和华夏文明起源的源头之河”,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
那么,“姬”水为什么又会叫成“漆”水呢?一说是黄帝的儿子少昊来到姬水向父母表演练成的驯鸟法术,被所变的凤将姬水染成漆黑的颜色。二说西晋的“五湖乱华”时,生性残暴的胡人来到武功等地,大肆屠杀汉人使其姬水变成血河,由于天寒地冻姬河里的水全结成黑红如漆一样的冰块了,人们才叫它漆水,意思是让后来的汉人记下这深仇大恨。“沮水”为啥一河多名呢?据20世纪七十年诗经又称姜水为沮水。姜水武功当地群众还叫后河。《水经注》曰“歧水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帝王世纪》云“炎帝长于姜水,水合而东经美阳县之中亭川水也”。姜氏城已无证,而武功的姜氏塚南确有姜水,是不是“姜氏塚”的“塚”字为一字多讹。还是这里本来就有姜氏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雨剥蚀,天灾人祸,年代久远使这一珍贵遗迹由残破不堪,到荡然无存,这些让人们不得其解!
今天,武功县境内沿漆水的游风、岸底、三合、黄家河、北湾、马家台、浮沱子、凤安、骄阳、金龙、庞家堡、南庙底、浒西庄、赵家崖、柴家咀、南店子等村子和沿沮水的熊黄沟、熊黄村等新石器遗址均与以“姬水成”的黄帝部落相关。这些考古证据,让久远的黄帝时代生动地呈现。据说黄帝的父亲是有熊氏少典,他沿沮水向东走到武功的沮水北岸上安家,经常就游猎于沮漆河畔。相传今天沮河川道里的熊黄沟就是史前先民留下的遗迹。一天晚上,少典的妻子附宝在家中看到北斗七星亮光一闪,从此怀孕,24个月后生下了黄帝。黄帝一出生就很灵性,不久会说话,长大后更是诚实勤奋。有熊氏少典看到儿子有出息很老练就分开黄帝,让他在漆水岸边另起炉灶,成家立业。因为,他在宝鸡游猎时,就已经让儿子炎帝在沮水岸边发展。然而,人类早期的渔狩游牧生活居无定所,加之遇到自然灾害,就会陷入极端的混乱和疾苦当中。此时的黄帝已经娶了四房妻子,且他的妻子个个都淑贤通方,处事达理,伺候黄帝周到细微,安排家务井井有条,又都带领子女将各自分管的沿河水患治理得稳妥安逸,路面打扫得干净舒坦,每次都让黄帝看后感动不已,他就尊称妻妾们为“姬人”,也就给这条河流起名为“姬河”。从那以后,黄帝和他的二十五个子女都以“姬”姓为号,传宗接代。这个名副其实的中华“万姓之祖”,自周朝以来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的国姓均以“”姬”为姓。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杨姓、蔡姓、韩姓、蒋姓等百余个姓氏,在由这些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从那以后,人们全都尊称黄帝为人文始祖。
黄帝时代,人们不敢有一点风吹草动,一旦发生灾难,将都是毁灭性打击。黄帝针对这一情况他除了带兵练兵防御外来袭击外,就是组织力量积极地为人们采药除病、救死扶伤、发展农耕、安抚百姓,许多部落首领们知道后都大受感动带领下属前来归顺。黄帝根据立功大小给各部落首领或划拨地盘,按图腾冠以大姓;或收为宗亲,赐以“姬”姓;或分享财物,用笔画多少配以姓和氏;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特别是黄帝在漆水河畔的高原上带头和几位智者用木材做拉东西的车,不怕流血,不畏艰辛,用水煮、用人拉、用石压、石斧坎、石凿凿,做出了最原始木车上的栏杆和驾车的木辕,经过组装一部能拉运货物的车子摆放在人们眼前。智者们为了记住人类这一伟大而突破性的创造,就称黄帝为轩辕黄帝,黄帝又将“轩辕”一词赐给共同参与创造的人们作为姓氏,从此,中华姓氏中就增添了“轩辕”姓氏。黄帝带领百姓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他用“天人合一”的精神创造出了传说中的黄帝历法和黄帝作井。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计算日、月、就可区分四季变化。并用挖出的井拯救了备受干旱折磨的史前百姓。考古人员从浮沱村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陶屋,从赵家崖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窖藏古物及精美陶盆等等众多的文物,据说都是黄帝的智慧结晶与伟大杰作。
黄帝部落发展步伐的加快也引来了炎帝部落的不安和恐慌。于是,炎帝部落的一些首领就派人经常打探、骚扰、袭击、窃取黄帝部落的创造成果。两大部落就经常发生侵占地盘、掠夺财物、抢劫牲畜、杀人越货等事件。这才有了传说中炎帝部落高举以“羊”为图腾的旗帜,黄部落高举以“龙”为图腾的旗帜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地厮杀血战,在这次战斗中黄帝获胜。但必定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此时,炎帝以年事已高为由,让贤黄帝担当统领两大部落的盟主,并推举以“龙”为图腾的旗帜作为炎黄部落联盟的盟旗。结盟那天,两大部落都以“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不论走到哪里都血脉相连”宣誓,结盟后,黄帝恭亲贤让,礼仪谦逊,经常到炎帝那儿请教指正,修规立法。并认真学习炎帝部落的农耕生产技术,并向周边百姓加以推广。在炎黄二帝的共同努力下,几年间一个更加强大的炎黄部落联盟就这样在漆水的滋养下人丁兴旺,兵强马壮。
由于人口的稠密,武功这片土地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生存与发展。黄帝作为龙的传人便和炎帝商讨兵分多路,出外谋生,寻求更大发展。炎黄部落联盟在沿渭河东移时,给武功赐予了“有邰氏”地望得名讳,黄帝并将养育了他们生命的风水宝地交给了儿子帝啻管理。炎黄子孙在炎帝、黄帝的带领下或坐船、或骑马、或车拉、或迁徙,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炎黄二帝在拓展版图的过程中,平东夷、解苗黎、战蚩尤。用“海纳百川”与“大智若愚”的胸怀和修养,终于将神州大地上的少数民族同胞团结到他们的周围,“华夏联盟集团”逐渐形成,中国的早期雏形由此诞生。
黄帝也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被定格在中华文明坐标的起始点上。得到了华夏儿女的无限敬仰和世界上亿万炎黄子孙的共同祭拜。
陕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宝通主任认为,中华文明就是黄河文明,黄河文明就是渭河文明。因为渭河就是黄河的古道。古黄河就是通过刘家峡,经过天水、宝鸡、西安出潼关到三门峡,整个中华文明的主线全在渭河流域。那么,笔者经过多次历尽艰辛地实地考察与调研,在这里想说说自己的想法,作为渭河的支流漆水,在史前绝对是古黄河的支流,基山川地貌,平坦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水流资源才成了黄帝的诞生地,其中华文明之根自然就在武功漆水。炎帝与黄帝这两位中华民族的始祖用他们的人格魅力和非凡的睿智之举演绎了漆水文化,中华文明的千古绝唱那才是历史的必然。伟大的先祖创造出如神话一般千秋伟业,才被人们代代颂扬与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