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家庭奋斗史致敬劳动者,致敬那时奋斗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www.txbyjgh.com/m/
                            

01

奋斗人物:外公

关键词:带领村民共同富裕

工程队“长人”

方城小学五(4)班周锦洋

“长人”者,我外公孙小根之绰号也!因其身高一米八多,故得此雅号。我出生时,外公已告别人世数载。每当外婆闲暇时,她就会翻翻相册,将自己的思念注入每一张照片里,我也只能从相片里想象外公:高大魁梧的身材,直爽开朗的性格、幽默风趣的谈吐......

听外婆说,外公的父亲去世得早,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回家挑起生活的重担。青年时期,外公先是入伍参军,后来复员回家务农。寒冬腊月,他曾冒着风雪摇船贩卖海鲜;炎夏酷暑,他又顶着高温做面卖面。穷则变,变则通。时代给了外公大显身手的机会!

“干大事,找长人”

20世纪70年代初期,正是改革开放的萌芽期。外婆说,当时的温西琛山乡是农业乡村,刚刚经历了公社时代,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闲置在家。为了搞活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琛山乡决定成立建筑工程队,组织村民外出打工。但是,谁来带领这支队伍呢?“干大事,找长人,长人最合适!”这是乡政府工作人员在调查时,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回答。当年的外婆还有点担忧,怕这个工作得罪人。外公爽朗地笑着说:“既然大家信得过我,我就来带这个头。有党和政府为我撑腰,有什么好担心的!”

于是,“长人队长”走马上任啦!他和乡政府签订了责任状,动员温岭最早一批民工,勇敢地走出去闯荡。

“想挣钱,找长人”

有人说,温岭人既有山的憨厚又有水的灵动。是的,外公身上就集中体现了温岭人的山海精神。在外婆的讲述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晨光熹微的早晨,一群农村人,挑着被褥,扛着行李,一早赶到汽船埠头。他们乘着汽笛轰鸣的小汽船,匆匆上岸。接着他们又在人潮的推挤下涌进长途客车站;饿了啃几口冷馒头,累了,草席一铺将就睡一觉。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走出去,跟着长人去外面挣钱!由于乡亲们都是第一次出远门,外公凭着自己仅有的知识,到处打听,时刻想办法。买车票,换车票;找旅馆,找饭馆。外公是他们的支柱,是他们最值得信任的引路人。

外公在短短的几年自学了很多知识,他能写演讲稿作报告;能订合同谈业务;能看图纸改方案。在他的带领下,琛山工程队为政府创了很多收入,也大大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外婆说,每当年底外公回到家乡,总有一批批村民挤在我家门口,求外公来年带他们加入工程队。外公总是有求必应,尽量想办法安排。于是“工程队长人”的名号更加响亮了!

“有困难,找长人”

工程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工程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年,工程队在黑龙江作业,遭遇了寒潮,外公带领工人们在冰天雪地里与风雪搏斗,与命运搏斗;年,工程队在安徽苗溪遇到洪水,外公又带领大家抢修工程、连夜搬迁。那时我妈妈只有4、5岁,跟随外婆外公辗转在各个工地上。外公非常理解、同情出门在外的村民,谁家里困难,外公会提前给他发工钱,并且偷偷拿出自己的钱寄给他家人;工地上大多是男单身汉,外公就叫外婆承担了大家洗床单洗衣服的重任。工程队里连谁找媳妇困难外公都要操心。外公常常风趣地对外婆说:“我这个队长就是家长啊!”

虽然我和外公素未谋面,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勤劳智慧的奋斗历程让我深深为之感动敬佩。在外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凡人的伟大,一场时代的记忆,一种精神的回响。一个人能把握时代的机遇,在时代的洪流中溅起一朵浪花,掀起一个巨浪,回荡起一声巨响,那么他的一生应该无憾了!但愿我能穿越时空,和您——我最亲爱的外公一起,回味岁月,笑谈当下!

02

奋斗人物:妈妈、爸爸

关键词:淘宝创业者

《爸爸妈妈的“淘宝”路》

松门二小五(5)班陈宣亦

指导老师王嘉瑶

人生为梦想而奋斗,创业成就梦想。

年夏天,妈妈听朋友说,在淘宝上卖化妆品一个月能赚许多钱。那时候网络还不发达,妈妈不信,她觉得在网上买东西不被骗才怪。但同时又很好奇,就去网上搜淘宝有关信息,了解大概后,下定决定和爸爸直奔上海,大城市做淘宝机会也大些。

妈妈从年开始在上海做服装批发,对货源很熟悉。于是他们在上海七浦路旁边租了一套房子,去百老汇买了两台笔记本和一部佳能单反,开启他们的淘宝之路。

妈妈负责去批发市场选款式拿样衣回来,摆造型拍照,然后修图上架。爸爸是初中毕业,一开始什么也不会,但是她非常好学,自学PS技术,没几天就会PS的基础操作。据爸爸说商品描述和店铺装修最费时间和精力了。好在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就这样,淘宝店开起来了。

订单从开始的零单到几十单再到后来每天很稳定的几百订,妈妈告诉我,虽然那时每天很忙很辛苦,但是很开心。最忙的时候爸爸连续一个多月没有离开房间,头发留得都可以扎小辫子了。凌晨两三点钟睡觉对他们来说已成常态,熟睡中被“叮咚”声吵醒,睡眼惺忪地起来聊生意也不是偶然。

妈妈的淘宝店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做到“皇冠”等级。就这样,爸爸妈妈在淘宝的舞台上赚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声“叮咚”打断了妈妈的回忆,她拿起手机又开始聊生意了……爸爸妈妈的奋斗史还没有结束,他们一直在奋斗着,人生是因为奋斗而有意义,就让我们用奋斗继续写下美好的未来!

03

奋斗人物:外公

关键词:矿工、经商、搞运输

那些年,那些事

方城小学五(8)班朱旌鸣

指导老师徐含舒

“哥哥,这儿写的是什么呀?”妹妹指着一个老式的蓝色热水瓶问。

“奖,浙温桐山队赠。”我大声地读,“嗯,这可能是一个有故事的热水瓶,走,问问外公。”

“那是十六岁那年,外公努力工作奖的。”记忆的匣子打开了。那年,外公成了一名矿工,每天早早起床,背上沉重的工具,乘着罐笼下降到米以下的矿井。“这可遭罪了——罐笼下降的速度极快,第一次乘我就头晕目眩,耳鸣,好长时间才回过神来。”外公说,痛苦的还在后头,到达井下还有十几里的路要走,接着,还要乘坐“猴车”,这名字听着有趣可坐上去并不轻松:它是移动的,你得瞅准时机迅速跳上去并立刻坐稳,手得紧紧抓住把杆。最后,还得再乘单轨吊车最终来到工作面……

“罐笼、步行、‘猴车’、单轨吊车。”妹妹掰着手指,“四种交通工具呀。”

“这算不了什么!”外公笑了笑,“劳作了一上午,席地而坐,两个馒头就着一点咸菜,这就是午餐……”

勤奋是外公青年时期的代名词。

外公24岁那年结婚了。随后,外公和外婆不得不因为生活而外出务工:几经周折来到昆明,补鞋、做木匠、卖小吃……后来又到上海卖桶,去洛阳卖水泵。生意刚有了起色,但因为孩子要上学,外公回家干起了运输。每天早出晚归,东奔西跑,那些年他对妈妈、舅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大学,就不用像爸这么辛苦了。”外公就像所有平凡的父亲一样,当起了家庭的脊梁,付出所有,用自己的双手,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生活。

伟大是外公中年时期的代名词。

“想当年,我……”饮一杯热茶,儿孙绕膝,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外公又开始回忆那些年,那些事,我的思绪也跟着他一起走过了大半个中国,或许是外公讲得饱含深情,也可能是我听得很认真,从中我竟听出了一些骄傲……

幸福是外公老年时期的代名词。

我的外公只是千千万万的父辈的缩影,他们用质朴、拼搏、奋斗书写筚路蓝缕到强盛富足,以及我们习以为常的今天;青丝变白发,才换来如今的盛世繁华。感谢您们——我的父辈!

04

奋斗人物:爸爸

关键词:当学徒、经商

爸爸的奋斗史

松门三小四(4)班潘锦涵

一说到家庭奋斗史,大家都把焦点聚集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而我今天要好好介绍我那位值得我骄傲的爸爸。

爸爸那个年代,物质上虽然没有那么缺乏。穿着方面,虽然比不上现在,但是也比爷爷奶奶那缝缝补补的年代好得多。

小时候爸爸学习上也特别刻苦,成绩优异。后来大学毕业后,到了一家机械公司办公室上班,可当时工资低,他不满足于现状,他觉得学点技术才是硬道理。

于是他从这家公司辞职了。经过家里亲戚的介绍,找了个师傅学习机械电路。说起学徒这段经历,爸爸现在回忆起来也觉得挺敬佩自己的。机械电路是个复杂的工程,每天跟着师傅起早贪黑,哪个厂电路有问题,不管晴天雨天,或者早上晚上,只要一个电话立马出发。记得有一次,有台大型机床出了点故障,查查表面的线路都是正常的,为了找到根本原因,必须钻到机床下面,可那边都是油,师傅也犹豫了不知道该如何潜伏,爸爸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主动请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车床开始运转了,可整个脸成了大花脸,满脸是油,衣服裤子就别提了,甚至有人嘲笑他太傻了。

经过两年的学徒生活,爸爸的技术突飞猛进。由于对机械原理以及电路的熟悉,爸爸开始了销售机床生意,性格温和,诚实守信,紧跟时代发展,不断转变思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爸爸也赚了一些钱,买了房子、车。我们家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生活在这美好时代中的我,要努力学习,拥有乐观、坚强的品格,脚踏实地奋斗每一天。

05

奋斗人物:爷爷

关键词:当了一辈子的勤恳农民

爷爷的奋斗史

坞根小学六(2)班程晟展

我的爷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年七十八岁了。

爷爷勤劳、朴实、沉默寡言,种了一辈子地,黝黑的皮肤被阳光晒得发亮,干枯粗糙的大手上布满着许多厚厚的老茧。那一条条深深的皱纹,在饱经沧桑的脸上留下岁月深深的痕迹,严寒酷暑,风里雨里,常年田间劳作早已压弯了他的脊背。

爷爷回忆,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一共有七个孩子。家中条件差,爷爷没读过书,很早就跟着父母下地干农活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粮食是稀缺之物,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稀薄的地瓜粥上漂浮着几粒白米。爷爷吃过番薯梗磨的粉和米糠做的鼓头,逢年过节,能吃上一碗白米饭和几块肉都算是奢侈。衣服都是哥哥穿不了留下的,破了再补补,又能凑合再穿几年,过年才能买上一套新衣服,也要大上一大截,一件衣服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在爷爷成家立业后,生下爸爸和姑姑。一次摔倒伤到了腿,没有及时医治好,最终落下了难以治愈的病根,走路成一瘸一拐的。为了养家糊口,爷爷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起床,披星戴月去地里干活,仿佛在跟时间赛跑,晚上七八点钟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吃饭。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天天如此,哪怕生病也顾不得休息几天,又下地干活了。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得饱,穿得暖,但爷爷还是舍不得穿新衣服,总说:“别买了,天天在地里干活,弄脏了,多可惜。”爷爷一生勤俭节约,一辆旧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跟着爷爷走过了二十几个春夏秋冬,也舍不得换。现在爷爷腿虽然仍不方便,但总也闲不住,种了好多土豆和各种蔬菜,看着爷爷蹒跚的脚步,弯曲的身子,我常常感到鼻子酸酸的,现在我长大了,会和爸妈一起去帮爷爷挖土豆,用自己的双手去回报爷爷。

爷爷是个平凡人,他的生活中没有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可他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为自己、为我们家创造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我很爱我的爷爷。

06

奋斗人物:外公、妈妈

关键词:教书育人

老师之家

锦园小学四(3)班李其默

春节前,外公和往常一样,很有仪式感的要把他那宝贝——“光荣退休”的相框取下来擦了又擦,然后端端正正地挂回到墙上。我顽皮地说:“林老师,又在擦你那宝贝了,跟我讲讲呗!”外公用两根手指掐了下我的脸蛋:“你都听过好几回了,还要听?”最后外公还是拗不过我,又幸福地“播送”了一遍。

昨天,外公是老师

在外公还是学生的年代,老师的社会地位不像现在这样被尊重,人们嫌弃的称为“臭老九”。但外公却很想当一名老师。他说从大了讲,国家要想富而强,就离不开人才,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教师。从小了说,没有知识就只能像祖辈那样,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在一亩三分地上耕种着,有了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就这样,当一名老师,做一个传道授业者的种子在外公心里埋下了,后来他瞒着家里人报考了台州师专,毕业后又回到了家乡成了一名中学老师。在讲台上一站就是近四十年,直到十年前光荣退休。

今天,妈妈是老师

传道授业的种子不但在外公的心里开了花、结了果,他又把这颗种子传播给了我的妈妈和阿姨。所以妈妈和阿姨在二十五年前也先后站到了讲台上,现在阿姨是幼儿园老师,而妈妈和我同在一个学校。每当看到忙碌了一天的妈妈坐在昏黄的台灯下备课、改作业,我总觉得她手中握着的就是神笔马良的那支画笔,像是在勾画着学生们充满希望的未来。

有时我数着妈妈的白头发问她辛苦吗?她总是说:“当看到同学们像你一样既听话,又考个好成绩回报妈妈,高兴都来不及呢,哪还会觉得辛苦。”

明天,我想成为老师

“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一旁的妈妈笑我说:“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你要不好好读书,将来会误人子弟的。”我反驳说:“你别瞧不起人!”

这个春节我翻出了读过的课本,模仿老师平时的样子,再拉着他们做我学生。还搜出旧报纸当试卷,煞有介事的在上面批改、打分数。这才几天下来,知道当老师有多辛苦,这些“学生”很不听话,总是开小差,趁我不注意就玩手机,有的干脆“逃课”溜了。难怪爸爸还考了个不及格,也怪妈妈说的不辛苦原来是“骗”我的。

妈妈说:“老师不好当吧?”

我呶呶嘴说:“反正我长大了就要和你们一样当老师!”

外公搂住我说:“好好好,长大了当老师,也像外公一样领光荣退休证,我们是老师之家!”

07

奋斗人物:爷爷、爸爸

关键词:内蒙插队、从门外汉到系统先进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

太平小学六(1)班庞轶宸

屋外,灯火阑珊;屋内,菜肴飘香。面对一桌佳肴,爷爷不禁感慨道:“这么好的菜,在我们那个年代,哪怕是过年过节也吃不上哦!”我一听,就来了兴致,追问着:“爷爷,快给我们讲讲你插队到内蒙的故事吧!”

那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那个时候有无数来自四面八方的知识青年,为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挥汗水、洒热血,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

爷爷回忆着:“那时候,所有的农活都要参加,秋收、抬木头,我们还要自己盖房子。那时年轻人干劲很足,麦收的时候,就主动加夜班,连轴转,也不觉得累。记得我第一次到村外四五里远的麦地担麦捆,那时我身高只有1.6米多一点,体重才80多斤,肩膀上没什么肉,那种两头尖、中间方的“尖担”把肩膀磨得又红又肿,中途又不能歇息,我硬是咬着牙一趟一趟地坚持了下来。”我的表情也跟着痛苦起来,爸爸见状,摸了摸我的头,带着满脸的自豪感说:“现在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啊!真的要感谢像爷爷那代人的奋斗,才能让我们享受到新时代带来的福祉。

爷爷话题一转:“其实你爸爸有现在的成绩,也是来之不易啊!你知道吗?你爸爸刚进单位时,是从最基层干起的……”

我凝视着爸爸,曾几何时,几丝白发已没过他的发梢,他眼角的细纹也藏不住了,他微微驼了背,指尖诉说着无尽的沧桑与辛酸。

一路走来的心酸只有他懂,作为一名财税的门外汉,他从零开始,利用各种时间和机会努力学习税收会计专业知识,并在税收征管实践中学以致用。“是啊,你爸多年的坚持使他逐渐成为税收征管能手,多次被评为市财税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财税好干部。”爷爷自豪地望向儿子。

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崇敬地看着父亲。

屋外,五彩缤纷的烟花映亮了大地,映红了天空,这响彻云霄的爆竹声不正象征着祖辈们艰苦奋斗的历程吗?这绚丽的色彩不正象征着我们追梦人幸福的未来吗?我们新一代将继承和发扬前辈的可贵品质,将继续书写新时代的篇章。追梦路上,未来可期!

08

奋斗人物:父亲

关键词:努力学习,努力当上警察

土灶台

太平小学五(5)班应沛臻

指导老师乐建来

熊熊的柴火燃烧着,红艳艳的火光盈满了我的双眸。土灶台的木柴噼啪噼啪地响,如同喜迎新年的鞭炮声,让人深深地沉醉于幸福的生活之中。

父亲的老家是一座70年代的老宅,由我的太公太婆建造的。老宅有两层,地面是用石板铺成的,墙壁由一块块石头垒叠起来,楼梯是用木制的,踏上楼梯便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就好像老房子正在迫不及待地告诉你它的故事。而那坐落于一角厨房的土灶台,就是我父辈奋斗的开始。

在我父亲儿时,爷爷奶奶每天起早贪黑外出干活,尚且年幼的父亲不得不自己动手烧饭,个子比灶台高不了多少,要站在小凳子上才能揭开又大又沉的木头锅盖,锅里煮一点米饭,蒸一碗自家的咸菜,连在咸菜里拌点猪油都是件奢侈的事。一日,父亲早早起床,帮爷爷奶奶做好了饭菜,他自己吃过后,却发现天依然漆黑,左等右等不见日出,在无钟无表的农村家庭,土灶台里一日三次燃起的灶火成了父亲少年时光的刻痕。

那时的冬天,天气异常寒冷,父亲总喜欢捧着一本书在灶台旁取暖,同时也帮着添柴加火。有时候看书太过入迷,竟然忘记在土灶台里添柴火,后来饭也没有烧熟,因此不免被爷爷训斥。

夜间,家中频频断电,父亲只能点燃蜡烛。好几回,父亲伏案写作业,头发被蜡烛的火花烧着了,直到闻到焦味,他才换个姿势继续“挑灯夜读”。即使条件再艰苦,我的父亲依旧努力学习,只争朝夕。

可以说,土灶台里炽热的柴火给了我父亲炽热的性格。父亲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参加警察考试,笔试面试皆以高分通过,只剩下体能测试这一关了。当年父亲重达多斤,他便每日坚持高强度地训练加饮食控制。他重新点燃了土灶台里的柴火,煮粥就咸菜,一吃就是几个星期,在如此短短的时间内,他就瘦了20多斤,父亲终于圆梦,当上了一名人民警察。这段特殊经历父亲好几次跟我讲起,我仿佛能从他的眼睛看到一团明亮的火焰,那是希望和奋斗的火焰,父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这团明亮的火焰映照在了我的心里。

现在每次到老宅子,除了在田间地头奔跑撒野,我最喜欢的就是坐在土灶台前添柴火了。火苗呼呼地舔着黑漆漆的锅底,拿火钳子挑动一块燃烧着的木柴,火焰就烧得更旺了,快活地要蹿出灶膛来,好像要来舔我的脸了,可又倏地退了回去,这又给了我很大的乐趣。我似乎懂了,这火焰一定也曾带给我艰苦岁月中的父亲无穷的快乐……

以上内容分享自掌上温岭

我们平台推出积分系统啦

想知道如何赚取吗

扫描下方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