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差异这个话题,大部分时候有着毁天灭地的功效。
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等等方面,南方人和北方人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差异,聊着聊着就彗星撞地球。
在生活中,当这些差异碰撞到一起时,会闹出笑话、会让人尴尬有时让人难以坦然接受。
衣食住行,最能体现南北差异的,主要在住和食,当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
北方与南方的饮食差异
1.“同样吃面,你吃的是面,我吃的是料”
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米和粉,这是很多人的共同认知,可是实际上,南方人也爱吃面,只是和北方人吃面的不一样,北方人吃面对面的本身的口感与原食材有着执着的讲究,是否劲道,是否手工面条,挺重要,至于面汤味道如何,配些什么菜,无从轻重,重要的是面得好,南方人就不一样了,南方人吃面,注重汤底与配菜,面汤味道得浓一些,配菜口味得好吃,反倒是面本身的口感与味道,并没有那么重要。
2.“同一个菜名,你叫圆白菜,我叫包菜,可都是一个东西”
南方人刚到北方,去菜市场买菜,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要么没有,要么不是同一个东西,不了解情况的,以为进了一个假的菜市场,就像南方经常提到手撕包菜,包菜在北方通常被称为圆白菜,比如腐竹肉片,腐竹在南方叫豆笋,初来乍到,要是能一下买得到,那才叫奇怪,何况北方的菜摊,一般菜量都特别大,想寻个菜,如同大海捞针。。。
3.“北方买菜按吨,南方买菜按顿”
在北方菜市场如果按顿,一顿菜买下来会省不少钱,几根几根的买,老板都懒得上称,索性直接送了,北方人饭菜量大,一般食材量也大,而且北方冬天冷,储存食材方便,多买省去了很多麻烦,南方讲究新鲜,每次买菜都不会买很多,一天吃够就行。
4.“南方精致小炒,北方量大醇厚”
作为一个南北“混血儿”我从来不认同,南方北方在美食上有什么差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并不需要分一个哪个地域的美食更美味,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量大量小,南方讲究精致,摆盘有讲究,量也小一些,而北方讲究要大方要满足要丰盛,量也就大了很多,南方讲究口味变化,北方讲究醇厚浓重,各有千秋。
南方与北方的建筑差异
1.北方民居与园林特点
一提起北方民居,大家自然会想到黄土高坡上的窑洞和北京四合院,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传统民居形式。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它将很多元素,包括精神的和都“合”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冬天太阳可照进室内,正房冬暖而夏凉,庭院是户外活动的场所。
西北地区的窑洞在黄土高坡向阳面挖窑筑洞,在窑洞前部用砖砌成拱形门洞,并做出花饰,既起到保证窑脸黄土稳定的作用,又起到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用材简单、手法自然。
窑洞的上方,种一些植物,保持水土。从室内观察窑洞,屋顶是弧形的拱状,灶台连着暖炕。阳光容易进来,风沙难以入内。
北方园林的一些代表性建筑有一大部分是皇家园林,其规划布局较多运用中轴线、对景线,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北方人似乎天生就爱那红红绿绿的颜色,所以雕梁画栋上都是彩绘,大多是皇家园林,王府花园奢华气派。
2、南方民居与园林特点
一提起南方建筑,许多人立刻就联想到那小桥流水的美丽画面。江南的一些小镇,大都是一条小河流过,两岸都是青灰色的小房子,一水的马头墙,青灰瓦,安安静静的。徽派建筑是南方古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徽派建筑的色彩很有特色,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而且马头墙与徽派建筑的整体色彩倾向是一致的,马头墙最具代表性,因此被视为徽派建筑造型中的经典。
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南方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结构,房屋组合比较灵活。在南方方,房屋的山墙形似马头,南方建筑多粉墙黛瓦,颜色淡雅。
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水从门前屋后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涤。水又是中国南方民居特有的景致,水围绕着民居,民居因水有了灵气。
3、南北方建筑差异
南北方差异的主要体现首先,北方的强调的是阳光,而南方强调更多的是通风。虽然这两个字眼看似宽泛,但它却影响了建筑的体型设计、门窗设计和院落设计。对阳光的利用、对通风条件的改善,都会影响到一系列平面图、剖面图、立体图的设计。北方强调阳光,正因为阳光是它的优势所在。所以说,北方的阳光,从生活的角度来讲,能提供更高的舒适度,同时,又能塑造出一个建筑的阴影、轮廓,也即建筑学上常说的“阳光是真正刻画建筑特色的把式”;南方强调通风,主要通过大量的半室外空间解决。
在绿化植被方面,北方的庭院设计可以强调其四季变化的特点,这是南方做不到的,因为北方有很多具有鲜明季节特色的植物,如乔木、灌木等,一年四季,红、绿、黄,色彩变化很丰富;而南方,更多强调水的特点,如湖面、小溪、小河、甚至点状的池塘,同时,在绿化方面,多用花卉来体现其的绿化植被的特色。
在建筑细部,北方在强调阁楼的同时也可以强调地下室。阁楼可以根据各种造型利用更多的空间,同时,由于北方气候比较干燥,所以,地下室也利于使用;而南方在这两个方面稍微处于劣势。因为,南方的阁楼在夏天,日晒相当严重,所以,本身的使用是其次,其主要作用在于,为阁楼下面那层空间提供隔热。所以,虽然需要阁楼,但主要不是为了使用,而用来隔热。同时,它的地下室也比较少,原因是气候比较潮,而地下室防潮的成本又非常高。所以,如果说绿化植被方面南方稍占上风的话,那么,就建筑细部而言,北方别墅理应稍占上风。南方多风雨,房顶尖,北方冷,房顶平,房子矮。
总的来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以木架结构为主要方式,合理运用建筑比例、尺度、节奏、均衡、层次等艺术手段,其总体风格是古朴、典雅和静谧,表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气质和美学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