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琴牌学生奶杯 [复制链接]

1#

青春·筑梦

胶州市第七中学七年级一班范梓琪

秋风,送来收获的呼唤,也诠释着丰收的一年;阳光,播撒下温情的种子,也奉献着爱的乳汁;祖国,取得辉煌的成就,更寻求着长足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了,但今天不同于过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小康之路。

爷爷的那个年代住的还是土坯房,全家老小都住同一屋檐下,挤不挤先不说,光是要填饱那么多人的肚子都是个问题,所以当时的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了,有时候吃饭吃了这顿没下顿,还要精打细算,有时候实在没饭吃了也只能啃树皮了,好一点就是野菜和玉米粉,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块肉。身上的衣服也不知道缝了多少遍,补丁也是这一块那一块。当时的出行没有车,所以只能人工出行了,脚上的鞋子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尽管磨破了底也继续穿。

到了父亲那个年代应该也好很多了。家里的土坯房也升级成了石头房子,下雨天也不怕漏雨了。温饱问题也好了很多,不用再吃野菜和玉米粉,一年到头能吃上好几次肉,也可以换几件新衣裳,出行可以骑自行车,不需要徒步了。

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这变化简直翻天覆地,完全想象不出改革前的生活状况,也不敢想象。在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现在的人们没有吃不饱这回事,更多的是讲究营养的合理搭配,颜色以及口感。房子也用水泥甚至是环保的钢铁建造,刮风下雨都不怕。衣服也都是新的,过两天就换一身,再不行就买新的。出行也很方便,手机打个滴滴就能把你送到任何你想要去的地方,特别方便。网络也十分发达,有的人甚至一刻也离不开网络。

这几十年的一瞬之间,仿佛换了一个世界。家乡的土地生长出了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生长出丰收的希望,也生长出了林立的楼群,和谐社会的祥和与美好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这片黄土地,当年人们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今生活殷实;当年是阴暗潮湿的低矮土坯房,而今是窗明几净的高耸砖瓦房;当年是泥土路上两腿走天下,而今是水泥路上车辆遍地跑……

人们在这片黄土地上,浇注着辛勤的汗水,倾注着毕生的精力,等待着四季轮回的春华秋实,期望着时代变迁的丰衣足食,也守候着那份与世无争的淡定从容。

和过去相比,现在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祖国给予了我们好的生长环境,优质的教育,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在这黄金时期拼搏一下,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祖国,您给了我生存的勇气,给了我无比强大的力量,给了我拼搏的目标。要是没有您曾经历过的磨难,或许就不会有今天这么令我骄傲的中国!

上学的变迁

胶州市第六中学九年级二十二班姜祁凯垚

身为一名00后,自然不懂得那些六七十年代人民的艰辛,但从父母的口中我了解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次偶然的机会与父母交谈起当年与如今学校的变化,父亲不由得感叹道:“记得当年,自己背米带菜住校的日子啊!那时候,家离学校远的孩子就寄读在学校,一两个礼拜才能回家一次。一过了星期三,就觉得有盼头了。盼着赶紧到周末,尝尝家里的土鸡蛋,加加营养。那个年代,从来没有家长在学校外面租房陪读,最多就是来捎点吃的。在学校里吃饭,都是互相换着吃,你吃我的,我吃你的,津津有味!家境好的带点钱可以买点菜票,上学常常听到:‘饭票!借我一角钱饭票!’家里条件不好的,就带一瓶咸菜、酸萝卜、咸豆子,一包海带丝(在那时绝对是珍馐美味),甚至啥都没有!”我托着两腮,瞪着大眼睛,仔细地听父亲对上学时的回忆,“那时候我们用过的大饭盒(吃饭喝水两用),满满都是回忆。最难熬的是冬天要用冷水洗饭盒!洗完后手得捂好一会儿才能暖和过来。”父亲面部露出一丝苦笑,那绝对是“相当美好的”回忆,“那时候人人都有一个大木箱,里面装着自己的‘全部家当’。记得每周星期天下午上学前,家里给的几块钱吗?塞在兜里摸一路,生怕掉出来。那些年,有一点钱就像过年似的,跑到小卖部可以买好多好吃的好玩的……那些年,我们没有餐桌,都是抱着饭盆蹲着吃饭。”不知不觉父亲沉浸在了那些“美好的”回忆中……

出神的听着父亲的讲述,我陷入了沉思:现在的我们条件多好啊!在当年就可以与“天堂”打平手了!一周花几块钱!如今每周几百块钱的生活费都觉得绰绰有余!天天吃着父母精心准备的饭菜,还挑挑拣拣的,这个不吃那个不吃的,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那时候,我们出门都是徒步,背着土黄色的帆布包,走上几里路翻山越岭去上学。你们现在多好呀!几步远的路都得车接车送,一步也不用走。”

是呀,00后的孩子上学,哪个不是父母接送?时代在飞速发展,经济在快速增长,大多家庭都多多少少有一辆属于私人的小轿车,出行变得便捷,孩子也不用因为家离得学校远而发愁了。生活正向全面小康生活迈进。

新时代,新发展。今天的中国,呈现给世界的不仅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图景,更有一以贯之的平安祥和稳定,“经济大国”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新家园新面貌

胶州市第十九中学八年级七班逄亚楠

自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迅速发展,一直到现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如今强起来,历经无数挫折,一步步迈向世界前方,成为世界的焦点。

仍记得,那个老旧的灶台,那熏出泪花的黑色烟雾,都仿佛在昨天,又好似历经千年。再也找不出那陈旧的痕迹,一切显得焕然一新。而从当年的艰苦到如今的幸福,更是处处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努力。

当年那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如今早已被平坦开阔的水泥路所代替;一面面熏黑的墙壁,也早已被新刷了白漆的精致墙面所抹去。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从当年买台电视都极为奢侈,再到现在人人手中一部手机。衣食住行更是让人们的生活更为舒适。

交通也飞速发展。记得几年前,这里还是那个陈旧的小村庄。等辆公交车需几个小时的等,即便是车来了,又有无数人挤着上去;若未挤上,又要再等下一辆,再挤。就这样,往往每次回到家,夕阳已落西山上,鸟儿也回到巢穴。却说如今,公交车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来一辆,归家的学生们更是有校车实时接送。再也不必担心挤不上车,父母也不必担心未归的子女。一切显得刚刚好。

世界在飞速更新,中国也一步步紧跟时代潮流飞速发展。期间有过失败挫折,也有过成功喜悦,如同一颗被尘埃掩盖光芒的珍珠,一点一点洗去陈旧的颜色,散发出夺目的光辉。

我是中国人,我为自己自豪,更为中国自豪!

建设美好家乡

胶州市第十五中学九年级一班姜庆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历经沧桑的文明古国。回眸过去,中国历史曾几度登上世界顶峰,让世人瞩目。中国的锦绣河山,长城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到的建筑;中国的先进发明,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中国的灿烂文化,唐诗宋词是文学界的精华和奇迹……但在繁荣昌盛的明代后,迎来的不是强大的清朝,登基的不是英明勇敢的国君,而是昏庸无能的昏君。清政府的腐败,使得帝国主义者想尽一切办法侵略我国,逼迫我国分割领土,赔偿巨款,有多少英雄人物和爱国人士,宁肯死在侵略者的魔爪下也不肯向残暴低头,向恶魔弯腰。我们的努力和成功成正比的,革命先驱的鲜血换来了祖国美好的今天,换来了人民幸福的生活,曾经的屈辱化为青烟,随风而去,迎来的是中国的辉煌和骄傲!每当看到五星红旗随风飘扬,相信每一个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都会热血沸腾,壮志激昂!而我的家乡也迎来了更加美好的时光。

以前,住在胶东的大爷、姑奶奶家收入非常微薄。他们只住在20多年的老房子里,门窗都很破旧了。他们也不讲究享受,我的小表妹都是穿我穿下来的旧衣服,全家更没有出去旅游过。即使他们都很勤劳,日子过得仍然非常辛苦,每天早出晚归,脸面也一天比一天变得苍老。

去年,他们家因为建机场拆迁了。听爸爸说,国家给他们赔偿了多万,我想他们的生活肯定变得非常富裕了吧。不出意料,快过年的时候,大爷约我们全家吃饭。我看到大爷、大娘脸上笑容满面,嘴都合不拢了,他们也穿了非常时髦的新衣服,大娘还化了妆,很漂亮。他们点了满桌子菜,我们都吃不完。大娘、大爷手里拿的都是镶了钻的苹果手机,而且还有人给他们打电话商量投资的事情。小表妹也穿了很新的漂亮衣服,拿了一个新手机在那里聚精会神的玩游戏。现在,他们已经在城里买了两套新房子和一辆新车,看来,他们的生活变得真的是很好了呢。

听大人们说,胶东国际机场建成后,可以带动我们胶州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会来到胶州,观光、旅游、消费,投资,我们就可以更多的和外面的人和世界交流沟通,那么我们的眼界就会更加开阔,胸怀就会更加宽广。我们的收入也会增加不少,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如果我们要到外地去旅游或者工作,就不用还得开车去流亭机场了,而只要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到任何的地方去了,那就太方便了。在外地的游子,也可以很方便的多回家看看家里的亲人,坐飞机就跟坐出租车一样简单呢。

听说,建设这么大的机场,需要有很多人来完成很多的工作,那样以前没有工作的人也会找到工作,他们就会有好的收入和好的生活。

听说,机场年底就建好了,期待那一天快快到来,我一定好好学习,肩负起祖国强盛的责任,把建设祖国的接力棒拿起,向世人证明我们的实力。中国是东方的明珠,是亚洲腾飞的巨龙,是远方地平线上初升的太阳,明日的中国我们来做栋梁,未来的世界由我们领航,祖国在我心中,祖国腾飞吧!

制作:代珍武

责任编辑:傅鸿宇

副总编:刘洁

总编:姜蕙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