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m.39.net/pf/a_4350709.html之前说了流言止于智者,这件事其实是很难的。而且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可怕的事,就是恐惧。
到底这个病有没有办法治?
我会不会被传染到?
要求待在家里还有多久?
……
曾有人笑侃,现在最安全的人是:
还有人终于明白古代宫廷要求“禁足”是多么痛苦的事。
以上这些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说,都是因为焦虑。而且焦虑有轻有重。我们先看一下焦虑症的定义吧。
焦虑症(anxiety),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anxiety)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panicattack)两种形式。
平时生活中也经常会发生焦虑症状,譬如高考,不仅仅是考生焦虑,也考生的父母也特别焦虑,甚至父母的焦虑比考生严重。一般这样的焦虑和相应的事件、场景或对象有关,去除这些因素,焦虑的情况就会好转。譬如上台演讲,有些人会特别焦虑,甚至惊恐,而如果无需上台了,那么焦虑的情况马上就会缓解。
广泛性焦虑轻型表现符合以下2点,重型表现加上第3点:
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社会功能受损,病员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符合上述症状至少6个月。
看上去很专业,不容易理解,大家可以网上搜索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只有得分超过一定分值才可以说有焦虑症,而多数人往往只是过分紧张罢了。
焦虑感来自杏仁核即大脑所谓的“恐惧中心”,这里是处理情绪的地方。神经递质会向感知威胁的交感神经系统报警,这时肌肉会紧张,心率呼吸加快,血液从腹部器官回流到大脑,这是我们身体的战斗或逃避反应,或者一种警示危险的方式。
而这样的情绪反应超过了大脑皮层的反应时,人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对很多情况做出非理性的判断,容易造成失误,一旦这样的恶性循环发生,会导致更严重的焦虑。
如果缓解或避免这样的反应呢?就是要先让大脑开始工作,而不是听命于情绪中枢。即理性的开始思考问题。
推荐一个ABC理论,ABC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
A(activatingevents)代表诱发事件
B(belief)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信念
C(consequence)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我们通常人都会认为,一个诱发事件(A)是引起一个人的情绪反应或行为结果(C)的主要原因,但埃利斯的研究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真正引发一个人产生不良的情绪或行为,是我们对这个事件的看法(B),也就是我们如何去解释这件事情引起了我们的后续反应(C)。
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绝对化要求,譬如有了口罩还要眼罩,有了眼罩还要手套,有了手套还要防护服,缺少一样都会被传染到
过分概括的评价,譬如既然是空气传播,我一定会被传染到
糟糕至极的结果,譬如我得了这个病,一定会死
由于大家多数都在家守候,往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