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胃肠病的中医辩证论治第四千八百八十五 [复制链接]

1#

一.胃肠病的施治特点

1.治病求本、标本缓急

治疗胃病应当找出胃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是辨证论治的一个基本原则。例如胃发病常与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治疗时必须通过辨证寻找胃痛的原因和本质,分别选择散寒止痛、消食导滞、疏肝和胃、温中健脾等不同的治疗,进行相应的治疗。然而,在复杂多变的病症中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因而在治疗中应有先后缓急的区别。具体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等不同原则。

2.整体调治、协调脏腑

整体的观念,是中医的基本哲学思想。体现在胃病的治疗中,一方面指胃病的发生要考虑到自然界的影响,例如四季气候的变化,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等;另一方面,中医的整体观还体现在“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脏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的有机整体,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同样,胃病的发生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他脏腑的疾病会引起胃病,胃病也会影响其他脏器。

3.补虚泻实、辨明寒热

补虚泻实是中医的基本治疗原则。胃病的实证包括胃气阻滞、食积、脾胃湿热、湿困脾胃等;虚证则包括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等。中医治疗胃病,应当根据病情,有针对性的治疗。

二.胃肠病的特点如: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糜烂、出血为特征的病症,一般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程中均可出现。急性期常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慢性期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病因可分为两类:外源性为药物和酒精;内源性为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后、肝肾肺功能不全及应激性溃疡等。

病理可见胃及十二指肠和食管的黏膜发生糜烂或急性溃疡,并伴有点、片状出血。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有烧灼胀痛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呕血、黑便。可根据服药、饮酒史及胃镜检查诊断。

如属于中医学“呕吐”、“胃痛”、“呕血”、“便血”等证范畴。历代医家论述较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张仲景认为病因与“宿食”有关;孙思邈指出“九种心痛”,实际包括许多原因所致之胃痛;李东垣、朱丹溪则认为与饮食劳倦,中气不足,寒邪袭胃有关,这对于认识本病有一定帮助。总之,本证之发生多由胃热、肝火、脾虚、瘀血引起。辨证分以下4型治疗。

肝火犯胃由于恚怒伤肝,疏泄不畅,气机阻滞,日久化火,逆犯胃气,失于和降而致。症见吐血鲜红,或呈褐色,便如柏油,嗳气恶心,脘胁胀闷,烦躁易怒。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血。

方选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楝子、郁金、*芩、山栀、川楝子、龙胆草、吴茱萸、仙鹤草、甘草等。

脾气虚损由于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外感寒邪,内伤生冷,中阳不振,虚寒内生而致。症见胃脘隐痛,呕吐清水,面色萎*,神疲乏力,甚则呕血,大便色黑。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治宜健脾益气,摄血宁神。

方选归脾汤化裁,药用*参、*芪、白术、白芍、当归、茯神、酸枣仁、砂仁、伏龙肝、焦地榆、槐花、甘草等。

热伤胃络由于恣食肥甘,偏嗜辛辣,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日久化热而致。症见脘腹胀闷,衄血呕血,高热汗出,口渴引饮,大便黑干,小便*赤。舌质绛红,苔*燥,脉象洪数。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选三*泻心汤化裁,药用*芩、*连、大*、赤芍、丹皮、生石膏、知母、生地*、侧柏炭、大蓟炭、甘草等。

瘀血阻络由于久病胃痛,反复发作,气机不利,伤及胃络,血瘀阻滞,不通则病而致。症见胃痛拒按,痛处不移,宛如针刺,夜间尤着,或彻胸背,呕血便血。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象弦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选金铃子散加味,药用川楝子、元胡索、丹参、五灵脂、生蒲*、赤芍、广木香、佛手、制没药、制乳香、甘草等。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四川大学成人教肓药学专业毕业,现中医药研究员,高级中医师,高级中药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全球生态诗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