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分到清明,就怕土不通,春分到清明有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药膏 http://m.39.net/pf/a_4639937.html

春分已过,从春分到清明之间,虽然是木气下降的阶段,但也是木气最强的时候,那么从春分到清明之间,有啥特点?老话说:“春分到清明,就怕土不通”,是啥意思?

春分到清明,有啥特点?

春分节气是太阳北返途中经过赤道上方的时间点,过了春分之后,太阳继续北返,北半球的白昼就比黑夜长了,并且在一天天加长。所以说:“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代表着白昼开始加长,阳气开始加强,温度开始升高,降雨开始增多。

因此春分三候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玄鸟也就是燕子,燕子北归,打雷闪电,降雨增多就是春分节气的特征。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温度回升的基础上而发生了,也就是地气上升,天气下降,上下相通之后,才有了打雷闪电和降雨。

这种现象正好与冬季的气候特征相反,比如小雪三候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虹藏不见也就是彩虹不见了,温度下降,导致天气上升而不降,地气下沉而不升,也就是地气不升,天气不降,上下闭塞而成冬。

所以冬季最大的特点就是“闭塞”,闭塞之后,地气不升反降,天气不降反升,天越高地越远,万物枯萎,草木凋零。而春分节气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阴阳交感,打雷闪电,万物生长。

因此春分节气代表着天地相通,上下相通,只有相通之后,才能万物生长,才能打雷降雨。而大自然的通与不通,取决于温度的高低。温度越低则越闭塞,温度越高越通畅,降雨也就越多。所以从春分到清明之间,是天地间上下相通的开始,也是降雨增多的开始。

春分到清明之间,最该做什么?

春分节气之后,大自然的力量为上下相通,越通畅则顺利。人们经过了漫长的冬季“闭塞”之后,到了春分节气,最应该做的就是让自身上下相通。其实人本身就是一个小的宇宙天地,心肺往上为上焦,肾水以下为下焦,中间为中焦。

上为天,下为地,中间就是最容易“闭塞”的地方,也就是脾胃。中间闭塞之后,就会导致下面的肾水之气不升反降,上面的心火之气不降反升,表现出来就是上热下寒。上面火气旺盛,嘴巴都快冒火了,腿脚却依然冰凉。

春分节气正是天地相通,地气上升,天气下降之时,表现在大自然之中,就是降雨增多。那么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下面的肾水之气上升,上面的心火之气下降,水上升可以灭火,火下降又可以暖水,从而达到上下均衡的目的,当然这只是中间相通之后的表现。

春分之后,木气依然处于强旺之时,木强就会导致土弱,土弱也就是脾胃变弱。因此春分节气到清明之间,就应该借着大自然的力量,让自己脾胃通畅,让下面的水可以上升,让上面的火可以下降,以顺应节气的变化特征。

如何才能“上下相通”?

由上可知,闭塞的部位为中焦,也就是脾胃,那就要想办法打通这个位置。同时,春分到清明之间,依然处于木气的强旺之时,木对应肝,而肝气郁结之后,就会导致出现很多“结节”,也就是小疙瘩,都是不通的结果。

一、疏通“天地”

在人身上,有两条很重要的脉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任督二脉。其中任脉起于小腹往上走,一直到嘴巴下面环绕而上,而督脉也是起于小腹部位,沿后背往上绕过头顶再往下,两脉的交汇之处就为“人中”。

任脉为阳,督脉为阴,阳为天,阴为地,所以“人中”也就是天地之中。知道了这两脉的位置,就可以做一些动作来打通上下,比如可以“前俯后仰”,往后仰可以拉动任脉,往前俯可以拉动督脉。

除此之外,肝经也经过小腹,所以揉搓小腹,也是很不错的动作。当然也可以经常用热水洗脚,揉搓脚趾中间的缝隙之处,可以起到疏通的作用。疏通之后,下水上升,上火下降,上下就可以均衡了。

二、食物疏通

除了做一些动作以外,还可以食用一些可以疏通的食物。因为闭塞的位置在脾胃,而脾胃属土,那就用土在加强这个位置的力量。最好的土就是“灶心土”,也就是老灶台里的土,这种土经过了多年的柴火焚烧,变成了金*色,也被称为“伏龙肝”。

《本草便读》中说:“伏龙肝即灶心土,须对釜脐下经火久炼而成形者,具土之质,得火之性,化柔为刚,味兼辛苦。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当然也可以用鸡内金,不仅可以花开脾胃,同样也可以疏通各种堵塞。

虽然今年的春分节气依然天气寒冷,上下还不算太通畅,但此时的力量已经逐渐趋于通畅的状态了。所以人到了这个节气,也要抓住老天爷给的好时机,让自己上下通畅,让下面的水可以上升,让上面的火可以下降,这样才能安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