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京师尚石炭炊煮当柴薪北方冬储煤的过往 [复制链接]

1#

作为祖祖辈辈在京城居住的“老北京”,冬天烧煤取暖,每日烧火做饭的记忆,在笔者心中仍是挥之不去。有一首旧京《竹枝词》写道:“京师尚石炭,炊煮当柴薪。并作御寒用,动辄生灰尘。”说的就是京城老百姓冬日取暖做饭用煤的情形。

煤厂工人在赶制蜂窝煤

等攥完煤球再想洗手可就不容易了

至今笔者对于上辈人曾经赖以生存的“一炉火”的记忆还是很深刻的。解放前,父亲开了一间前店后厂的烧饼铺,每天清晨四点钟起床,劈劈柴、续煤球生上由旧汽油桶改装的炉子,等火上来再续上燃烧时间长、火力旺的硬煤砟子。到六点来钟火着旺了客人也上来了,便开始连烙带烤地烙烧饼,同时还要炸麻花和焦圈,父亲就靠这“一炉火”养活全家人。

我母亲则在辅助父亲操作之余,还要打理全家人的起居。先笼着一天一生的小端炉做水,做好早点后用烘笼给小孩子烘烤热乎棉袄棉裤,日常做饭支起个“支楼”(旧时用沙子当基料做成倒盆状、上面布满小孔的一种炊具)就可以烙饼。这种手端炉的优点是做开水快,水汆可以直接杵进炉膛里,瞬间水就能开。另一方面它不在屋里过夜,也很安全。

在北京带“煤”字的地名有很多:煤市街、煤市口、煤渣胡同、东煤厂胡同等。然而,现在北京高楼林立,内城的胡同越来越少,有的成为了保护区。但对于烧了几百年煤的居民来说,它们还是一股揣在人们心里的念想。

在过去,家住平房四合院的住户都要烧煤球、蜂窝煤。到了秋后打扫出剩下的煤末子做煤球是大人们要干的活,孩子也不会放过这“好玩”的游戏。我就跟母亲捣过乱,先把煤末子堆成堆加上*土,在中间挖个坑,倒上水后用铁锹和,待煤泥和滋润后摊成大扁片,用瓦刀切成四方块,挥发掉部分水分后开始一个一个地攥成球状。等攥完煤球再想洗手那可就不容易了,煤污全渍进指纹深处了。对此,我母亲有办法去除,她在屋檐下捡了一些鸟屎存着(麻雀屎对清洗深颜色有特效),用鸟屎洗过以后皮肤白皙恢复如初。

最令孩子开心的是冬天里降下第一场大雪时,一帮孩子堆雪人时煤球刚好派上用场,雪人脸上嵌俩煤球当眼睛。

早年间,老北京的浴池和煤铺两个行业是河北定兴人的“专利”。单说这送煤的和摇煤球的人那特有的拐弯儿口音,让人听着就怪可乐的,那声音还收入了马季的相声之中。马季、于世猷关于登山的相声中,马季还说爬过最高的山是乌金墨玉山——敢情是煤堆!相声泰斗马三立的“摇煤球”,则是刻画了一个贪便宜又好色的私塾先生,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美貌女子诓骗到家中,屡屡被其夫捉“私情”而被罚摇了煤球的笑话,听后令人捧腹。

送煤工把蜂窝煤送往居民家

送煤工干的是卖力气的活,其粮食定量和工资薪水也比常人高一截

我小时候见过摇煤球的,扛着简单的几样工具走街串巷,谁家要用请进来就开练。一个花盆顶着个平筛子,将煤茧放入,摇煤球的两膀用力开摇。这是劳动强度相当大的活,本家是要管饭的。

要说送煤工身影消失在北京的胡同里,那也是最近几年的事。以前家家烧煤球的时候,送煤工蹬着那平板车,煤球放在长方形的竹筐里,甭管进多深的院子他们总是单臂一夹,一只手抠筐底,腾、腾、腾地运进院来,倒在你家煤池子中。送蜂窝煤时,他们搬着一块带腿的长条木板,码上几十块蜂窝煤,还代管为住户码成整齐的煤垛。这时候,主人往往会递上一杯可口的茶水。送煤工干的是卖力气的活,一车拉一千多斤呢,其粮食定量和工资薪水也比常人高一截。我有个堂哥叫刘增禄的,就是珠市口煤厂的送煤工,每次来家看我父亲时都给买好茶叶,瞧他抽的“大前门”就知道手里宽绰。

再往后,北京把机制煤球改蜂窝煤了,这样干净多了。火炉也从铁皮的改为铸铁的了。这种炉子点燃时省去了劈柴的程序,用一小把刨花点着引炭再烧燃煤就行,不怎么冒烟了。有时候,像我们双职工下班后一看家里的火灭了,准会拿块生煤向东屋大姐、西屋大哥“寻”(要)块红煤做个交换。所以,那时候院里一冬不灭火的人家也是寻常的。

由于炉子安在屋内,使用中难免有疏忽,会发生一氧化碳中*的事故。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下雪的早晨,我就发现过邻居女主人一开屋门就躺下,全家人中了煤气,赶紧招呼人抢救病人,好在并无大碍。偶尔也常听谁家谁家又让煤气熏着了的传闻,这种置于室内的取暖煤炉的安全隐患令人堪忧。

再后来,市面上出现了“土暖器”,也就是水暖炉。邻居们为了安全起见纷纷装上了这个设备。我也买一台装上了,使用时室内温暖还干净,只是因为炉子在室外,经常被风吹灭了火。运行时要是用手一摸外炉壁感觉挺热的,这说明它的保温性能差、热效率流失。于是,我用保温矿渣棉将炉身包上,又砌上单砖,抹上一层沙子灰,这下彻底解决问题了,火不灭了,屋里的暖气片也更热乎了。

过去,北京人有个红白喜事都选择在家里办,搭棚坐席时那煤球、蜂窝煤又是首当其冲。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结婚时就是这样。灶上的事由我大哥主厨,办事的头天晚上叫“落作”,只见大哥用砖头加*土泥垒起个上窄下宽、肚子上留若干进风口的“坐地灶”。点燃一堆劈柴后扔进去百十块砸碎的蜂窝煤。一阵子浓烟后,火苗子就会腾起二尺多高。又赶紧用*土泥压住火苗,使火筷子捅几个灶眼,这样煎炒烹炸连坐开水的火都够使的了。这种灶最大的优势是燃烧时间长,可达一天一宿。后来,我小舅子办事时我便照方抓药,也给砌了一个这样特别好使的灶。

对北京人而言,无论是使用火炉还是灶,都离不开煤。煤在老北京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人们取暖、做饭、烧水全离不开它。那会儿,偶尔在炉台上烤几块白薯、窝头片、馒头片,蒸馒头时拿一小块面,在炉肚子上贴个样试试碱大碱小,这都举手而来。记得“文革”时学校停课,我就做个小鱼缸放进热带鱼搁在火炉旁边,天天欣赏。

煤炭是温情的,有它在外面大雪飘飞,天寒地冻,屋里却温暖如春。就像我母亲在世的时候常说的:“亮灯旺火穷人的威风。”知足常乐,老北京都是这个情怀。

居民来煤厂订购越冬煤

送煤的脸黑挖煤的脸白

过去的北京是城外的农民烧柴禾,城里的居民烧煤炭。京西大山深处煤炭储量丰富。现而今,京西煤矿关停并转,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仍不可磨灭。咱北京门头沟的煤可是全国六大无烟煤产区之一,无烟煤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是一种产量非常高的上等煤。历史上北京京煤集团所产的无烟煤畅销,是中国最大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及更早,京西门头沟的煤大多是靠骆驼队给运进城来。至今,从妙峰山的水峪嘴村通往大山深处,还有一条印满牲口蹄印的“京西古道”,那一个个及碗深的蹄印默默地诉说着昔日的繁忙与艰辛。运煤的驼队进阜成门时驼铃叮当作响,那是悦耳的音乐。解放后,有汽车了运煤就方便多了,后来还通了铁路,可以把煤从矿区直接运到市里的煤厂了。笔者现在居住的小区便是当年“北京煤炭二厂”的原址,年以前还存有铁道专用线。

有煤矿就少不了矿工,原木城涧煤矿最鼎盛时有多人,矿区就是个小社会。我当年的生活中便有几位,王双喜、曹希孟、乔松良这几位都是老街坊。过去说矿工吃的是阳间饭,干的是阴间活,那是指旧社会。解放后,*和*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现在这老几位全都平安退休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些井下采煤的人全是白净脸,穿着时尚,一人戴一块好表,闲了时有提鸟笼子侃大山的,也有喜好书法写大字的。究其肤色白的原因,应该是井下不见阳光又天天洗澡造成的吧。

井下矿工跟胡同里的送煤工相比,脸庞更白净。我曾跟东*城根煤厂的师傅聊过,他们是计件多跑多挣钱。这些来自张北、河南的师傅是季节性临时工,劳动强度大出汗也多,天天这么跑,那四肢、脖子、脸当然是黑黢黢的了。

20多年前,我随西城区房地局的同志到门头沟斋堂为当地村民捐建村浴室,他们村的小煤窑也产煤,短短几天里我净看见那些周身黑漆漆的矿工,喝醉了酒后就躺在井口睡大觉。跟当地村民询问,方知这些都是外地打工的。也是那个时候,笔者参加过一次房山区大鞍山村的农民文艺表演,看到此处因煤而富的现象,男人在废弃的巷道里栽培蘑菇,女人在广场上跳舞唱歌,上档次的私家车在这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物。

居民家储存的越冬蜂窝煤

供暖费欠费的催缴工作量之大,非常人所能想象

上面我说的都是平房燃煤住户,那么住在楼房里的人又怎么样呢?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年的一次采访。

年11月15日,全市集中供暖的第一天。笔者走进西城区房地局供暖所,看到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电脑值班员在不停地调阅、查询30多个供暖点的水温、压力和居民楼室内的温度情况。修理工随时整装待发。这家供暖所已经实行了“自筹自支保障供暖”的企业化经营。据该所业务副所长张志新介绍,那一年所里为购进低硫煤、新增供暖面积、锅炉维修等,共投资万元,全年供暖费总额应收入万元,可到了供暖季,经过全所上下多人四处奔波、磨破了嘴的催款,才完成了收费额的六成,勉强如期供上暖。

还记得为收缴欠费不惜磨破嘴的收费员、当年48岁的顾秋安,一天终于接到某供电局打来的电话,让她带上发票去局里领取转账支票,顾大姐撂下饭碗就奔出去。这已经是她第六次去这个单位了,前几次都被放了空。

在当时企业不景气的形势下,有家企业已经三年没缴供暖费了。顾秋安每次去催缴老板都说,我这买卖还赔着本呢,实在没钱缴供暖费,要不然请您挨我这撮一顿得了……

还有收供暖费和离婚连在一起的奇事,也让顾大姐遇上了。在冠英小区住着一位老太太,头年刚和老伴儿离婚。在顾大姐上门收费时老太太说:“我讲理,付一半,另一半您找我前老伴要去。”顾大姐心说,这半拉子账可怎么下?但也只好又跑男方单位、找妇联多方沟通,才算把这笔费用收齐。

家住团结湖、时年53岁的周永明当年给自己预备了三辆自行车,因为工作忙得他没时间修理故障车,只能采用人车接力。一年到头每天清晨四点钟,老周一准儿顶着星星出发。他跑远郊区县,一般是早上六点半在南口吃早点,头八点就蹲在农场门口去堵欠费单位的主管领导。下午,再骑到位于十三陵那儿的几个单位催款。第二天,上午去通州,下午奔大兴。老周有个外号“飞毛腿”,凭他这股狠劲,年年的账收得还不错。

每到夜晚供暖所的男收费员“单打一”,女收费员拉上丈夫唱“天仙配”,纷纷走向客户家磨嘴皮子讨要欠费,这都成了该所的一道风景。据统计,每年西城区房地局供暖所的几十名收费员,要对辖区1万多户居民和涉及全北京市范围的多个单位,轮流登门几万人次,供暖费欠费的催缴工作量之大,非常人所能想象。

面对如此大的资金缺口压力,供暖人也非常尴尬。当年韩同琪所长引我到库房看,指着五花八门的物品说,这都是用户以物抵费用的,您瞧,我这儿都成杂货铺了。原来,有些欠费单位要钱没有,就用物来抵。

陪伴了北京人几百年的煤炭,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今天再想重温这段历史,得到位于门头沟区大台街道的“京西煤业文化陈列馆”去追寻。那里有模拟的狭窄、逼真的巷道,有前人在微弱的灯光下用铁镐、柳条筐人力挖煤的景象,还还原了做蜂窝煤的老煤厂。

71岁的田先生是东城区煤炭公司退休职工,干这行40多年了。至今,他依然能清晰地回忆起十多年前煤厂生意兴隆的场景。轧煤机整天轰隆隆地响,许多用户站在煤厂门口等着煤轧出来装车拉走。

图文:刘连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