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脱贫大考的武威答卷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早期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http://m.39.net/nk/a_7086985.html
                            

武威人民永远记得,年8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古浪县*花滩生态移民区看望乡亲们,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总书记的到访,让搬迁到这里的移民群众对过好新生活有了更足的底气、更大的干劲。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古浪人民向贫困发起总攻!

年2月28日,省*府下发《关于批准古浪县等31个县区退出贫困县的通知》,全省31个县区达到贫困县脱贫摘帽标准,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市古浪县、天祝县在列。至此,我市三县一区全部脱贫摘帽。

“贫困”和“生态”是我市历届*委、*府必须直面的两个“关键词”。

在我市4个县区中,古浪县为国家六盘山贫困片区县、天祝县为“四省藏区”贫困片区县,民勤县、凉州区为省定“插花型”贫困县。受艰苦自然条件限制,生活在山区、沙漠地带的群众靠天吃饭,数辈人尽管面朝*土背朝天辛苦奋斗了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但贫穷的帽子总也摘不掉。加上解决水、电、路等基本生活问题成本高,产业开发受限制,因灾返贫现象随处可见。

年年扶贫,年年无法脱贫。

移民不易,迁移山区牧区的贫困农牧民更难;发展不易,为“生态”让行的“绿色发展”更难;融合不易,着眼于均衡的深层次融合更难。

针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实际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彻底转变山区群众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斩断穷根,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问题,年,我市生态移民工程启幕,先后建成古浪*花滩片、天祝南阳山片、凉州邓马营湖等一批移民搬迁示范基地。

记者无法了解搬迁移民每一户的点滴生活,但可以撷取几个故事来看看新家园里的新生活。

马贵良早就盼望着能搬下山过上好日子,搬下山的生活确实变了样:马路平整宽敞、房屋干净明亮、家具电器一应俱全。马贵良的新家在天祝县松山镇鞍子山村移民安置点。他今年60多岁了,之前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沟沟里,“锅连缸,缸连床,鸡窝安在锅灶旁”是山上生活的真实写照。

“以前在家种地、放羊,一年收入不到5千元。多亏了移民搬迁好*策,让我们搬出大山过上了好日子。”马贵良说,靠着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策,圆了几代人的新房梦。新家面积98平方米,有餐厅、客厅、卧室、厨房,还有后院,冬暖夏凉美得很。

——搬下山后,古浪县新堡乡刘杨村贫困户杓长青家的日子,像春天一样,一天一个样。“*府补助14万元,自己只花了1万元就住进了新楼房。”

——张延槐以前是古浪县大靖镇峡口村村民,3年前,他家搬迁入住到了西靖镇圆梦新村。“搬家时,全部的家当加起来超不过1万元。”张延槐说,现在不但住进了新房,还种植蔬菜大棚,有了增收产业,一年一座蔬菜大棚的收入有2万多元。

——春来寒散、天气晴好。天祝县松山镇秀杰新村,24岁的小媳妇张小芳在食用菌大棚里忙碌着,撕膜、采菇、过秤……“原来在老家哈溪镇友爱村的条件比较困难,一年全家人收入就是个八九千块钱,日子没有什么指望。”年,她们家积极响应*府号召搬迁到了秀杰新村,分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种植一座食用菌大棚,当年,她家的采菇数达到了8次,一年下来收入了8万元。

……

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一条拔穷根、挪穷窝的根本举措,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至目前,我市累计建成古浪县绿洲小城镇、古浪县*花滩、天祝县松山滩、凉州区邓马营湖等集中安置点45个,规划搬迁的1.19万户4.66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入住。古浪县*花滩移民区万方调蓄水池建成投运,万方、万方、万方调蓄水池加快建设。古浪县*花滩移民区、绿洲小城镇和天祝县南阳山片区等大型移民安置区7个教育、医疗补短板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村民从山上搬下来后,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可如何能“稳得住”,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我市有自己的新思路和新探索。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既做好“搬”的文章,还做好“安”的文章。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源。我市牢牢抓住脱贫攻坚这个“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深入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立足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富民产业,切实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当第一抹朝阳洒在一排排日光温室上的时候,古浪县西靖镇为民新村村民冯玉宾掀开一条条绿色的西红柿枝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山上的日子“炒菜烧干锅,生病慢慢拖,上坡打赤脚,晚上顺墙摸”……下了山,有了致富产业,1座棚一年收入上万元,冯玉宾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产业不强,村子难富。古浪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精准施策,在*花滩移民区五道沟引进建立了“*沙基质及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成*花滩移民区万只种羊繁育基地、富硒肉牛养殖基地,南部山区发展高原有机蔬菜、中药材、藜麦、油菜等观光农业。同时,注重培育扶贫“造血”机制,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基础、延伸农业产业链、完善农业规模经营收益分享机制。

天气转暖,山间的草木渐渐有了新绿,凉州区古城镇小河村村民王林迎来了最忙的日子。60米的葡萄棚是王林一家一年主要的经济来源,一年下来能收入2万元以上。家家发展日光温室,让王林所在的小河村年实现整体脱贫。

脱贫攻坚行动实施以来,凉州区把日光温室、养殖暖棚、特色经济林作为增加群众收入、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突出抓好“牛羊鸡菜薯药果菌”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设施农牧业和特色经济林。

芳菲四月春意暖。天祝县西大滩镇白土台村,一座座食用菌棚整齐分布,乡亲们正在棚里为刚安置好的菌棒种菌、浇水。今年,该县有9个乡镇计划种植滑子菇,至目前,各乡镇已和臣祥菌业签订滑子菇生产订单45.2万袋,种植大户签订订单50多万袋。

“打柴沟的夏菜,松山的藜麦,抓喜秀龙的牛羊满山跑……”这是当地群众常说的一段顺口溜,形象展现了近年来天祝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景象。天祝县聚焦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把产业扶贫作为保证脱贫质量和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之策,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持续培育壮大“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接地气、见实效、暖民心的产业脱贫之路。

这几年,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优做强畜禽、蔬菜、马铃薯、中药材、藜麦、优质饲草等特色优势产业。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全产业链谋划,引进了北京德青源、甘肃远达、中天羊业等一批带贫益贫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实施了凉州区、古浪县、天祝县万只“金鸡”,古浪县康美牛羊等产业扶贫项目,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今天,移民区里一片片荒漠变身良田,一座座村庄摘掉“贫困”标签,一张张笑脸阳光灿烂,富民产业遍地开花……

“搬得出、留得下、能就业、有保障”,我市各级*府在安置区着力发展产业、调整经济结构、拓展增收渠道,各地搬迁群众生活正实现“跨越式”奔小康。

搬与不搬不一样,搬前搬后大变样。短短数年,移民点上,兴起了由独门独院的住宅、蔬菜日光温室、养殖暖棚组成的现代新乡村……在这里,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农村创业的生力*;在这里,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正在一步步探索实践中;在这里,移民新村开始化蛹成蝶,新的希望正在冉冉升起。

扶贫先扶志。为激发移民群众内生动力,我市积极主动作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探索推行精神文明建设“文明股”,引导广大青年男女树立婚事新办简办、杜绝天价彩礼……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治、感恩教育,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

“我这个折子里有多少积分?能兑换啥物品?”天祝县打柴沟镇村民李大爷向工作人员打听自己的积分。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就为他兑换了白糖、茶叶和一提卫生纸。存进去的是美德,传播开的是力量。近年来,打柴沟镇“道德储蓄所”围绕“储蓄义务、储蓄友爱、储蓄孝顺、储蓄诚信、储蓄勤俭”五类储蓄内容,建立家庭道德积分台账,用美德换商品,真金白银奖励。

我市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推广“文明股”分红、“道德储蓄所”、积分兑换“爱心超市”、村民道德“红黑榜”等精神扶贫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开展群众知情会,通过“扶”、激励“干”、带动“脱”,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激发,涌现出了李应川、马生才等一批“听*话、感*恩、跟*走”的自强自立先进典型。

“名人”李应川家在古浪县*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在变,变得越来越漂亮。长期在外,回到家不敢相信、不敢相认、不敢进家门的事也偶有发生。

通过“清洁村庄”行动,富民新村栽植国槐、樟子松、花灌木等绿色植物多株,主干道架设路灯盏,配备垃圾箱96个……李应川说:“走在村子里,舍不得去扔一个烟头。”

文明新风扑面来。人的素质提高了,环境自然好起来。路边绿树成荫、门前百花争艳……每当华灯初上,乡村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村民们在这里跳舞、打球、健身。原来背着双手闲转的人们也有了新去处,听培训、学技术……搬迁群众们告别曾经的贫困与凄惶,一步步过上了好日子。

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正演绎着移民武威人民永远记得,年8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古浪县*花滩生态移民区看望乡亲们,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总书记的到访,让搬迁到这里的移民群众对过好新生活有了更足的底气、更大的干劲。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古浪人民向贫困发起总攻!

年2月28日,省*府下发《关于批准古浪县等31个县区退出贫困县的通知》,全省31个县区达到贫困县脱贫摘帽标准,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市古浪县、天祝县在列。至此,我市三县一区全部脱贫摘帽。

“贫困”和“生态”是我市历届*委、*府必须直面的两个“关键词”。

在我市4个县区中,古浪县为国家六盘山贫困片区县、天祝县为“四省藏区”贫困片区县,民勤县、凉州区为省定“插花型”贫困县。受艰苦自然条件限制,生活在山区、沙漠地带的群众靠天吃饭,数辈人尽管面朝*土背朝天辛苦奋斗了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但贫穷的帽子总也摘不掉。加上解决水、电、路等基本生活问题成本高,产业开发受限制,因灾返贫现象随处可见。

年年扶贫,年年无法脱贫。

移民不易,迁移山区牧区的贫困农牧民更难;发展不易,为“生态”让行的“绿色发展”更难;融合不易,着眼于均衡的深层次融合更难。

针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实际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彻底转变山区群众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斩断穷根,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问题,年,我市生态移民工程启幕,先后建成古浪*花滩片、天祝南阳山片、凉州邓马营湖等一批移民搬迁示范基地。

记者无法了解搬迁移民每一户的点滴生活,但可以撷取几个故事来看看新家园里的新生活。

马贵良早就盼望着能搬下山过上好日子,搬下山的生活确实变了样:马路平整宽敞、房屋干净明亮、家具电器一应俱全。马贵良的新家在天祝县松山镇鞍子山村移民安置点。他今年60多岁了,之前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沟沟里,“锅连缸,缸连床,鸡窝安在锅灶旁”是山上生活的真实写照。

“以前在家种地、放羊,一年收入不到5千元。多亏了移民搬迁好*策,让我们搬出大山过上了好日子。”马贵良说,靠着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策,圆了几代人的新房梦。新家面积98平方米,有餐厅、客厅、卧室、厨房,还有后院,冬暖夏凉美得很。

——搬下山后,古浪县新堡乡刘杨村贫困户杓长青家的日子,像春天一样,一天一个样。“*府补助14万元,自己只花了1万元就住进了新楼房。”

——张延槐以前是古浪县大靖镇峡口村村民,3年前,他家搬迁入住到了西靖镇圆梦新村。“搬家时,全部的家当加起来超不过1万元。”张延槐说,现在不但住进了新房,还种植蔬菜大棚,有了增收产业,一年一座蔬菜大棚的收入有2万多元。

——春来寒散、天气晴好。天祝县松山镇秀杰新村,24岁的小媳妇张小芳在食用菌大棚里忙碌着,撕膜、采菇、过秤……“原来在老家哈溪镇友爱村的条件比较困难,一年全家人收入就是个八九千块钱,日子没有什么指望。”年,她们家积极响应*府号召搬迁到了秀杰新村,分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种植一座食用菌大棚,当年,她家的采菇数达到了8次,一年下来收入了8万元。

……

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一条拔穷根、挪穷窝的根本举措,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至目前,我市累计建成古浪县绿洲小城镇、古浪县*花滩、天祝县松山滩、凉州区邓马营湖等集中安置点45个,规划搬迁的1.19万户4.66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入住。古浪县*花滩移民区万方调蓄水池建成投运,万方、万方、万方调蓄水池加快建设。古浪县*花滩移民区、绿洲小城镇和天祝县南阳山片区等大型移民安置区7个教育、医疗补短板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村民从山上搬下来后,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可如何能“稳得住”,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我市有自己的新思路和新探索。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既做好“搬”的文章,还做好“安”的文章。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源。我市牢牢抓住脱贫攻坚这个“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深入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立足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富民产业,切实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当第一抹朝阳洒在一排排日光温室上的时候,古浪县西靖镇为民新村村民冯玉宾掀开一条条绿色的西红柿枝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山上的日子“炒菜烧干锅,生病慢慢拖,上坡打赤脚,晚上顺墙摸”……下了山,有了致富产业,1座棚一年收入上万元,冯玉宾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产业不强,村子难富。古浪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精准施策,在*花滩移民区五道沟引进建立了“*沙基质及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成*花滩移民区万只种羊繁育基地、富硒肉牛养殖基地,南部山区发展高原有机蔬菜、中药材、藜麦、油菜等观光农业。同时,注重培育扶贫“造血”机制,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基础、延伸农业产业链、完善农业规模经营收益分享机制。

天气转暖,山间的草木渐渐有了新绿,凉州区古城镇小河村村民王林迎来了最忙的日子。60米的葡萄棚是王林一家一年主要的经济来源,一年下来能收入2万元以上。家家发展日光温室,让王林所在的小河村年实现整体脱贫。

脱贫攻坚行动实施以来,凉州区把日光温室、养殖暖棚、特色经济林作为增加群众收入、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突出抓好“牛羊鸡菜薯药果菌”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设施农牧业和特色经济林。

芳菲四月春意暖。天祝县西大滩镇白土台村,一座座食用菌棚整齐分布,乡亲们正在棚里为刚安置好的菌棒种菌、浇水。今年,该县有9个乡镇计划种植滑子菇,至目前,各乡镇已和臣祥菌业签订滑子菇生产订单45.2万袋,种植大户签订订单50多万袋。

“打柴沟的夏菜,松山的藜麦,抓喜秀龙的牛羊满山跑……”这是当地群众常说的一段顺口溜,形象展现了近年来天祝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景象。天祝县聚焦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把产业扶贫作为保证脱贫质量和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之策,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持续培育壮大“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接地气、见实效、暖民心的产业脱贫之路。

这几年,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优做强畜禽、蔬菜、马铃薯、中药材、藜麦、优质饲草等特色优势产业。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全产业链谋划,引进了北京德青源、甘肃远达、中天羊业等一批带贫益贫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实施了凉州区、古浪县、天祝县万只“金鸡”,古浪县康美牛羊等产业扶贫项目,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今天,移民区里一片片荒漠变身良田,一座座村庄摘掉“贫困”标签,一张张笑脸阳光灿烂,富民产业遍地开花……

“搬得出、留得下、能就业、有保障”,我市各级*府在安置区着力发展产业、调整经济结构、拓展增收渠道,各地搬迁群众生活正实现“跨越式”奔小康。

搬与不搬不一样,搬前搬后大变样。短短数年,移民点上,兴起了由独门独院的住宅、蔬菜日光温室、养殖暖棚组成的现代新乡村……在这里,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农村创业的生力*;在这里,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正在一步步探索实践中;在这里,移民新村开始化蛹成蝶,新的希望正在冉冉升起。

扶贫先扶志。为激发移民群众内生动力,我市积极主动作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探索推行精神文明建设“文明股”,引导广大青年男女树立婚事新办简办、杜绝天价彩礼……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治、感恩教育,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

“我这个折子里有多少积分?能兑换啥物品?”天祝县打柴沟镇村民李大爷向工作人员打听自己的积分。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就为他兑换了白糖、茶叶和一提卫生纸。存进去的是美德,传播开的是力量。近年来,打柴沟镇“道德储蓄所”围绕“储蓄义务、储蓄友爱、储蓄孝顺、储蓄诚信、储蓄勤俭”五类储蓄内容,建立家庭道德积分台账,用美德换商品,真金白银奖励。

我市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推广“文明股”分红、“道德储蓄所”、积分兑换“爱心超市”、村民道德“红黑榜”等精神扶贫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开展群众知情会,通过“扶”、激励“干”、带动“脱”,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激发,涌现出了李应川、马生才等一批“听*话、感*恩、跟*走”的自强自立先进典型。

“名人”李应川家在古浪县*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在变,变得越来越漂亮。长期在外,回到家不敢相信、不敢相认、不敢进家门的事也偶有发生。

通过“清洁村庄”行动,富民新村栽植国槐、樟子松、花灌木等绿色植物多株,主干道架设路灯盏,配备垃圾箱96个……李应川说:“走在村子里,舍不得去扔一个烟头。”

文明新风扑面来。人的素质提高了,环境自然好起来。路边绿树成荫、门前百花争艳……每当华灯初上,乡村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村民们在这里跳舞、打球、健身。原来背着双手闲转的人们也有了新去处,听培训、学技术……搬迁群众们告别曾经的贫困与凄惶,一步步过上了好日子。

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正演绎着移民群众迎接好日子的精彩故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