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炮制十七法之炒制八 [复制链接]

1#

土炒

今天我们介绍炒制中辅料炒的最后一种——土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土粉共同拌炒的方法称为土炒。山药、白术等药物经土炒后能增强药物补脾止泻的作用,当归经土炒后则能减弱或消除其致泻作用。古时土炒多用灶心土(伏龙肝)或陈壁土,现代多用*土、赤石脂等替代。灶心土经多次烧炼,有机质含量少,主含硅酸盐、钙盐及多种碱性氧化物。*土与灶心土相比,有机质含量较高,土炒时土粉容易变黑。土用量一般为:每kg净药物,用灶心土25~30kg。

目的:

灶心土味辛性温,有温中燥湿、止呕、止泻等作用,故常用于炮制补脾止泻的药物。如山药、白术等药物,经土炒后能增强药物补脾止泻的作用。

步骤:

加热炒制容器→撒入定量土粉→中火加热炒至灵活、滑利状态→投入药物→翻炒至药物颜色加深挂上土粉→出锅→晾凉→筛去土粉及碎屑→装袋、检斤→存放。

注意事项:

(1)药物要大小分档,以使药物炒制的程度一致。

(2)土炒药物时温度要适当。若土温过高,药物易焦煳;土温过低,药物内部水分及汁液渗出较少,药物表面挂不上土粉。若土温太高时,可加适量冷土或减小火力进行调节。

(3)用土炒制同种药物时,土粉可连续使用,若土色变深时,应及时更换新土

(4)由于各地土壤成分差异较大及土粉的反复使用,土炒时往往会出现成品外观色泽不一致的现象。

常见土炒药材:

土炒山药、白术

点击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了解非遗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