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休宁有滋有味第十三篇岁月有味杂酱醇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开头写了*土高原一个乡村中学学生在操场上吃午饭的情景。印象最深的是饭筐里有白*黑三种馒头,谓之“欧洲、亚洲、非洲”,反映了领取者家庭生活的状况如何。主人公孙少平是最后领取黑馒头的,家中是一贫如洗啊!作者的描写让我想起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徽州一所乡村中学实习的情景。这里的孩子上学也很不容易,他们每周回家一次,背米带菜来学校搭伙。菜也是分几等的,光景好一点的人家带一点点肉,那是父母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顶差的只能带咸菜;带的最多的是家中自制的杂酱。当年,学校食堂的大灶上水煮出来的萝卜白菜,一分钱一勺,油花子没有几滴,就酱下饭,寒窗苦读。胡萝卜、*豆等食材炒制出来的杂酱,红灿灿、*澄澄的,仿佛红袍加身的喜庆氛围,当地人取名“红袍加身”,似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告诫你不要忘本,尽管上了皇榜,打马御街前,去赴琼林宴,可别忘了吃杂酱、啃苞芦粿的日子。那些岁月很逼仄、很艰辛、很暗淡,好在还有杂酱的一份醇厚。早年的酱都是自制的,程序挺繁琐的,日头好的时候,在乡村里举目可见晒酱的大缸,酱在缸里静静发酵,空气里氤氲着咸香的气息。杂酱做好了可以吃好几个月,有的人家顿顿都离不开。现在都买现成的了,郫县的最受追捧。杂酱一个“杂”字,明白地表示了徽州杂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来者不拒,荤素诸味,它是百搭的。我尽管孤陋寡闻,酱也吃过几种,印象深的是东北的大酱,用来蘸大骨棒的。大骨棒上留着许多肉,煮得烂烂的,连筋带络挂着,手拿着,在酱里蘸个透,啃起来恨不得把骨头都咬成渣渣。徽州的杂酱,大抵用过这样几个版本:高级版杂酱:猪肉丁或火腿丁、冬笋丁、豆腐干丁,还可加少许干虾米等;中级版杂酱:猪肉丁、豆腐干丁、干笋丁、茭白丁、胡萝卜丁等;低级版杂酱:豆腐干丁、毛豆、白萝卜丁等。其实,从脍炙人口的角度看,没有高中低之分。全素的杂酱,只要酱地道,配置的食材好,一样能够“打个巴掌都不放”(休宁方言,好吃)。譬如白萝卜,要那种上承天露、下接地气循时节而长的,有淡淡的甜或苦味,初冬打过霜的最好,切成丁状,与酱做成一道萝卜酱。酱之鲜香咸完美渗透,萝卜其色亦酽,其味亦醇,几近糜烂,入口即化。杂酱的制作简单易行。先将诸食材切成丁状,锅内放少许油加热,下猪肉丁(最好肥一点的五花肉)翻炒,肉丁变色出油后,加食材及糖等调料。几分钟后入酱、蒜末、生姜末可同时下。也可放些甜面酱,其味甜中带咸,同时有酱香与酯香。口味传统的徽州人一般不为之,喜欢加碎辣椒。又五分钟后,起锅装盘。如此操持,一看便会。它也是广泛分布的,你既可在宴席上见到其踪迹,也可在平常人家的饭桌上见它大大方方地据一席之地。即便是没有其他菜肴,只要有一碟杂酱,也能有滋有味地干掉两碗白米饭。米最好是晶亮饱满的那种,饭要用柴灶铁锅焖出来;用酱蘸锅巴,也是一绝!它对味蕾的开放贲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民间的话就是“下饭”。人是铁,饭是钢,杂酱是什么呢?现在许多饮食店面的柜台上,都放着一溜子盆或碗,里面是浇头,大抵是些素炒,可任意添加的。大同小异,而杂酱则是必不可少的,我常常将其视为所有浇头的标杆,杂酱味道好,其他肯定差不了。我常去的一家小店,卖面卖馄饨卖锅贴饺。面条卖得最火。一个大钵子里盛着杂酱,一个勺羮由着你舀。面爽汤宽,杂酱微辣,用筷子搅拌几下,面与汤的味道瞬间鲜美得一塌糊涂。于饼馍之类面食而言,杂酱蘸着或涂抹最好。一盘有劲道有嚼头的白面馍,倘若有一碟徽州杂酱在旁,能不引人食欲大开吗?馍的麦香与杂酱的咸鲜在舌齿间搅动,让味蕾像花一样开放。烧饼刚出炉还烫手,可用盘子托着,抹上一团杂酱,慢慢地平推,将饼的一面涂个十有七八,然后对折起,猛咬一口,细嚼慢咽。饼热酱冷,焦香的烧饼有了杂酱加持,诱惑力呈几何级数增长。最好还有一杯清茶,袅袅地冒着热气。杂酱的好处还在于易保存。在没有冰箱的年代,吃个三五天没有问题,冬天则更是十天半月了。徽州人节俭,做一次杂酱,得慢慢地吃。我曾沿率水寻访过若干放簰人,都七老八十了,当年出门除标配的板斧蓑衣外,所携吃的就是生米,也带杂酱。当然是素的,用半节竹筒装着,口子用一张宽宽的箬叶扎盖着。放簰啰!杉木如长龙一般顺率水河而下……一江清水出新安,半筒杂酱入肚肠。我初一时出家门去乡下采茶,除了简单的行李就是一瓶杂酱。里面不少肉丁,油汪汪的,还有豆腐干、干笋丁。估计用了一人份的猪肉票,那时每人每月半斤肉的定量。采茶蛮辛苦的,日晒雨淋,起早摸黑。没有菜吃,每顿都是白菜萝卜豆腐,清淡寡味。这瓶杂酱真成了宝贝,譬如豆腐,土法做出来没有一点豆腥气,用酱拌一拌,立马活色生香,成了一道下饭菜。有同学闻香而来,要求“有福同享”。没有办法拒绝,况且你又不能整天把瓶子揣在身上。三顿即告罄,瓶子也被人拿去用开水涮涮,泡了大半碗饭。许若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