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在儿时的记忆里,家里一开始蒸馒头了,年就不远了。
常州人口中的馒头,其实就是北方人说的包子。老常州人过年吃馒头,图的是个吉利。“发面”寓意着兴旺发达;“年蒸”代表新年讨个好兆头,寓意着来年的生活蒸蒸日上,而圆形的馒头,又饱含了团团圆圆的味道...
从发酵、揉面、包馅,到最后的装笼、出笼...一年到头,常州人就盼着这一口熟悉的味道,热腾腾的馒头,把所有人的心都变成钟表的指针,每一次秒针的嘀嗒,响起的声音都是归乡。
本期发现家乡,小编带你来到魏村朱爷爷的家里,看看老常州人过年做馒头的那些事儿,跟着镜头一起感受浓浓的年味儿。
驱车一个多小时,刚抵达魏村,朱爷爷的儿媳和孙女热情的跑到村口迎接我们。跟在她们后面,没一会就能看到一排排“乡间大别墅”出现在眼前,每栋楼都像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盒子,盛满了自家的酸甜苦辣的小日子。
其实过年做馒头、蒸馒头是一件特别繁琐的大事情,一般都要两到三天,所以家家户户都是要提前蒸的。朱爷爷家就特地安排在了周末,这样在城里工作的孩子们也能抽空回家,一起忙活。
细细剁碎的萝卜丝、猪肉、荠菜、马兰...各种馅料早已经准备好了,在桌上整齐的码着,想必都是前两天全家一起忙活的成果。
屋外温度零下,朱爷爷的“灶屋间”里热火朝天。一天要做好多锅馒头,村里的老人都说:“灶火旺,日子才会旺”,所以家里的男人们都会提前劈好柴火,做好万全的准备。
蒸馒头的前一天晚上就要发好面,加水、掺面、搅拌,然后放置一晚等待发酵。酵母喜欢温热,所以特地放在“灶屋间”里,盖上厚厚的棉被保温。看到面团上一个个蜂窝了吗?这就代表发酵成功了。
朱爷爷的老伴——郭奶奶本来在隔壁房间和面,看我们对发酵的过程不太了解,赶紧跑过来跟我们比划,原来发酵前,面团只有桶的五分之一那么大,而现在,它已经把桶撑的满满当当了。
和外面做的馒头不太一样,朱爷爷家发面的秘诀是酒糟。把酒糟和酵母液混合均匀,再把过滤出来的水加到面粉里,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然后静静等待它一夜发酵...所以朱爷爷家做出来的馒头都是带着一丝酒香味的。
发过的面有些软而沾,郭奶奶用葫芦瓢盛些生面粉撒上去,然后才能进行和面。和面也是个力气活,需要不断的从面团的四周揉到中间,为的就是把面团里的空气挤掉。
把和好的面团分解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小疙瘩,再让它们去生面粉里滚上一圈,一个小疙瘩对应的就是一个馒头的外皮。
家里的姑姑也跟郭奶奶和外婆一齐上阵,手腕间娴熟的一捏一揉,一个馒头就成型了。一家人扯着家常,其乐融融。
外婆把一个个小疙瘩揉成圆圆的白面丸子,摊成薄厚均匀的小饼。
用勺子满满的舀一勺馅料,双手挤压到面团里,再封口。仿佛要把一年的好运都给家里人装满。
不一会桌上就放满了馒头,一粒粒排列成型盖在纱布下面,面团松软、大小匀称,就等着一层层叠起上锅蒸了。
“灶屋间”由朱爷爷掌管。灶头上摆着两摞蒸笼,不停地冒着热气,馒头的香气混着氤氲的蒸汽扑面而来,让人立马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朱爷爷坐在灶口生火,劈好的木材塞进灶膛,熊熊烈火,伴着噼里啪啦的木节炸响,映照着爷爷红红的脸。
馒头放进蒸笼之后,还要经历二次发面。这个时候,蒸笼里温度的控制便显得很重要,必须得用小火慢慢的加热。不一会儿,馒头就会变得会变得膨松暄软,表面还会泛起软鸡蛋般光滑的软皮。
二次发面完成之后,朱爷爷麻利的把一摞蒸笼搬到了沸腾的大锅上。
烟囱的青烟升腾,整个屋子都弥漫着馒头的香味,再等待15-20分钟,全家人期待了一整年的味道就要出笼了,被触动的味蕾即将被满足到极限。
过年蒸的馒头与平时蒸的馒头有所不同,里面有很多的说数,如果第一锅馒头蒸的不好,就预示着来年这户人家光景可能不好。
朱爷爷的外孙女神神秘秘的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来之前,家里人在蒸笼上放了一把菜刀,怕的就是陌生人会“厌笼”。(“厌笼”也就是蒸出来的馒头会不好)
一笼笼诱人的白胖馒头冒着热气陆续出锅,笼里的馒头就如同才出世的婴儿那般舒展,温暖,朱爷爷沉浸在满笼新生的喜悦里。馒头出笼时,整个房间蒸气环绕的情景才让人真真切切的感觉到——年近了!
小碗里装着胭脂红可食用色素,等馒头一出锅,外孙女就用筷子飞速在馒头的中间蘸上一点红,整个过程紧张又忙乱。洋红一蘸,就像是逗笑了在沉睡的孩子,红的图案在表面微微绽放,煞是好看。
点红不但有“红红火火”的寓意,而且可以很清楚地辨别出不同馅料的馒头。
点完红之后,郭奶奶忙活着给馒头一个个翻面,刚出锅的馒头要把凸面朝下,才能保证它的外皮不黏到布上。郭奶奶翻面的同时还不忘检查馒头是否都完好,有没有“露馅”。
“露馅”的馒头也要翻个面放到簸箕上。我心想,这大概是要先吃掉的。
转眼一切又归于平静,家里的大伯拎着蒸笼神气地回了“灶屋间”,开始新的一轮“馒头出锅记”。
掰开刚出笼的菜馒头,阵阵热气袭来,带着农人一年辛劳的清香,让人胃口大开。
蒸馒头这天的中午,一般是不做午饭的,长辈们一边闲话家常,一边乐呵呵的吃起馒头,忙碌和团圆的气氛充满了屋子,有一种提前过年的感觉。
蒸出来的馒头数量,要足够全家人吃到正月十五。在老一辈的过年习俗里,正月里是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的。
郭奶奶吃起自己做出来的馒头,显得格外开心。店里加工的馒头唯一缺少的,大概就是一大家人齐心协力,倾注了辛劳和欢乐的蒸馒头过程。尽管从早忙到晚,尽管程序繁复,但是有了邻里家人的配合,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暖意。
儿时的春节,还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农村里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平房,一间间紧邻在一起,或是几家人合住在一个大院里。到了蒸馒头的时候,邻里间就会挨家挨户串门,大人们一边蒸馒头一边唠家常,小朋友在院子里放鞭炮,追逐打闹。
随着时间的流逝,快节奏的生活,坚持自己动手蒸馒头的人越来越少了,过年的仪式感也逐渐被简化了。而通过跟朱爷爷一家人6个小时的相处,我相信对他们而言,蒸馒头已经不仅是一种过年的传统习俗,更是用这种方式来唤醒孩子们对家的味觉记忆。
美食佳酒已备好,盼君早日归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