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三线精神担当育人使命
——六盘水市第四中学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纪实
六盘水市第四中学建于年,是市中心城区第一所公办一贯制学校,先后命名水城特区机关子弟学校、水城特区二中、水城县二中,年中心城区中学统一命名后,更名为市四中。
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学生人;专任教师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骨干教师”各1人,1人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高级教师44名,中级教师54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55名;建有省、市级名师工作室各1个。
建校以来,已培养余名毕业生升入大中专院校,其中26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人获全省高考第一名,两人获全省高考第二名,3人获全省高考第三名,18人获六盘水市高考第一名。该校先后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全国校园篮球特色体育传统学校”“贵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贵州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等3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申报省级示范性高中,是六盘水市第四中学3任校长10年夙愿,是10年来当地社会和教职工对学校的最强呼声。在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历史机遇面前,站在决定未来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起点,全校教职工众志成城,志在必得。
政府高度重视师生全员参与
六盘水市第四中学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工作引起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钟山区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人才引进优先补充、学校经费优先落实、设施设备优先保障、“申示”问题优先解决。多次召开专题会,多次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人才引进70名教师(研究生以上学历56人),协调财政保障经费和设施设备到位。市、区教育局领导频繁到学校调研,指导学校补齐短板弱项。学校先后6次邀请省教育厅、高校、主管部门专家论证指导学校十四五规划、特色发展规划、课程规划、章程等,开展大中小协同育人、课堂打磨、专项督导、教学视导。多位省高中名校长作为学校专家顾问,向该校提出很多具有理论高度和便于实操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先后召开22次“申示”推进调度会,摒弃功利思想,回归教育初心,扎实开展创建。该校结合现状,着眼未来10年规划,将今年新创建与未来“升类”同步谋划。对自身优势和困难精准分析,对评估标准深度解读,对标对表对顶层文件制定方案、落实工作,促进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学生积极参与创建,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高。
学校通过走访老领导、老校长、历届校友代表,翻阅《六盘水年鉴》及各种文献资料,进一步深挖学校办学历史,寻根三线精神、建设山品文化厘清办学思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号召下,无数有志儿女来到六盘水,建设六盘水。年,为解决艰难困苦的水城特区机关三线建设者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培养三线建设后备人才,学校应运而生,首任校长由水城矿务局工宣队队长担任。教职工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奔赴三线的建设者,亦工亦农,搬砖砌墙建校舍,筑土夯基搭煤棚。沧海桑田五十年,学校涵养包括钟山区第四实验小学、六盘水市第四实验中学在内的三个学段三所名校。三线历史是六盘水的根,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三线企业是六盘水的本,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的今天,更没有今天的四中。
六盘水峰峦叠嶂,有“高原明珠”美誉,依托于山,兴起于山。六盘水市四中老校区建于黄土坡上钟山脚,新校区位于梅花山麓的高中城,校园削山而建。教职工生深入挖掘中国文化体系中“山”的文化内涵及象征含义,最终形成“以山为品,屹立致远”山品文化理念体系,得到师生广泛认同。
加强党的领导明确办学方向
六盘水市第四中学认真开展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化学习教育工作,坚持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教职工大会、学习强国APP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制定《关于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党组织建设,重视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坚持学校党总支积极参与讨论决定学校发展规划、重要改革等重大事项,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按上级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领导干部每年按要求向上级部门进行述职述廉报告,党总支书记向区教育局党委作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中教育发展及六盘水市第四中学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相关工作,把高中学校改革发展列入十四五规划,成立示范性高中建设领导小组,举全区之力支持学校创建示范性高中。主要领导经常到学校开展调研、上思政课等活动。落实破“五唯”的要求,严格落实督学责任制度,通过人才引进补齐学校各科教师。年生均公用经费按照每年每生元标准全部拨付到位。
学校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每个支部设书记、组织兼宣传委员、纪检兼群团委员2名支部委员。学校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健全,党总支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议事决策。创新党建工作,开展“五红”教育,不断加强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德育等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全面落实“双培养”机制,近三年,学校党组织将4名优秀教师培养成中共党员,10名优秀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学校成立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开展作风整顿工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承办区级“四史”赛课活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落实书记、校长、全体党员干部进入课堂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党外群众,帮助受助学生,带动一个班级的结对帮扶等工作制度。
六盘水市第四中学坚持“一部章程定位”,在重点征求退休教师、老教师、中青年教师、年轻教师、学生代表5类人员基础上,通过《民主治校征求意见表》征求全体教职工意见,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坚守“一份规划领航”,擘画未来发展蓝图,把时代要求、上级部署和学校发展实际统一起来,邀请专家3次对规划的基础性、方向性、时代性、针对性、可行性等方面内容开展充分论证。学校科学谋划党建引领、提质学校治理、强化队伍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助力教师发展、引领学生成长,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真正使新发展规划编制顺应师生意愿,符合师生所思所盼,凝聚发展共识。
基于学校章程、规划,结合三线精神,坚定“一种文化铸魂”,立足办学历史、地域特色群策群力谋划建构学校“山品”文化体系,凝练“守正创新”办学理念,坚守“师生为本”办学思想,建立健全“山品”课程体系、三全育人体系,凝聚发展共识,助力学生学业、生涯、生活发展,落实“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办学定位,助力学生成才,服务区域发展。坚持利用教职工大会、年级组会、教研组会、宣传栏、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