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土帝中国人称谓的内与外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称谓的“内”与“外”

作者:黄土帝

有学者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归纳起来,其实就一个字:仁。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老夫子提出来的,为政要做到仁政,为民要讲究仁义。

“仁”这个字,就其字面拆解,我们可以看出,也就是“二人”,是人和人的关系,这就进一步衍生出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一类被现代人称作为封建糟粕的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

就中国的称谓来说,人与人,特别是亲人、亲戚之间,内和外分得很清楚,也很有意思。既划定了人的远近亲疏,也体现了男权社会(以男方的姓氏进行传承)的某种特征。

兄弟姐妹、父母属于“内”,因为这种血缘关系实在太亲近,算作是“内室”,是“内核”。

男男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兄弟,所繁衍出来的后代称他们的前辈为“叔父”或者“伯父”,而这些孩子之间的称谓则以“堂”冠之,“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堂”算是比较近的,属于“正厅”,紧挨“内室”。

男女、女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姊妹、姐妹,所繁衍出来的后代称他们为“舅”,“姑妈”或者“姨妈”,孩子之间的称谓则冠以“表”,“表兄”,“表弟”,“表姐”,“表妹”,“表”也就是表面,已经距“内”有点远了,是介于“内”和“外”之间的过渡地带。舅称其姐的孩子为“外甥”或者“外甥女”,“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既然都泼出去了,那就已经泼到“外面”去了,其关系也就冠之以“外”了。

再往下走,男方(儿子)所生的孩子称为“孙子”和“孙女”,大家既然都不见外,反过来的称谓自然是“爷爷(祖父)”和“奶奶(祖母)”,属于嫡系,都还在“内”的范畴里头。但是女方(女儿)所生的孩子则叫做“外孙”和“外孙女”,既然都见外,反过来的称呼也就自然变成了“外公(外祖父)”和“外婆(外祖母)”,尽管都有血缘关系,但已经都很见“外”了。

层次很多,分得确实很清楚,远没有老外的uncle(伯父,叔父,姑父,姨丈,舅父)、aunt(伯母,婶母,姑母,姨母,舅母)、brother(兄弟)、sister(姐妹)、cousin(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来的简单。

如果你有兴趣,画一座院子,然后由内及外进行标注:“直系血亲”(内室)——“堂”(客厅)——“表”(庭院)——“外”(院墙以外的地域),你就会很直观地去区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亲疏,而这件事情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已经给我们划分地清清楚楚了。

文化是一种力量,而且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你不可能一棒子将文化敲死,如果连根斩断,枝叶也就完全断了养分,整个大树就有可能一下子枯萎。最好的办法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深度地进行理解,有分析地进行辨别,有选择地进行传承。

年2月8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