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正月13日,天气预报有降温降水过程,却没有想到迎来了一场沸沸扬扬的暴雪天气,突降的鹅毛大雪持续下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一早几个影友就相约到农村拍摄*土地坑院,记录一下大雪天住在地坑院土窑洞里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图中是一座典型的*土地坑院,地坑院又叫地窖院,地下四合院,这种民居形式已经有多年的建造史了,由于地坑院土窑洞属于*土结构,*土有利于保温隔热,所以这种流传多年原始的古民居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居住。
地坑院在*河流域尤其是在山西和河南分布最为广泛,这种*土建造的古民居最怕的就是渗水,尤其是在降雪后要及时处理房顶积雪。图为一位80多岁的大爷在自家房顶清理积雪,一座地坑院要清理干净,可是要费一番功夫。
这位河南大妈一早起来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清理房顶积雪。她用的方法和别家不一样,没有将积雪清理到边上,反而是全部倒进了院子里,大妈说她家院子里有个特别大的渗井,这些积雪融化后就会流进渗井里,她这样清理积雪会省点力气。
这位大妈身体不好只能用扫帚一点一点清理,速度更是非常地慢,站在院子上面喊在家里睡懒觉的孩子赶紧起床扫雪,大妈说现在的年轻人爱睡懒觉,但是这积雪可不等人,现在都是初春了,地温高了一会雪化了就会把*土泡软,会出大麻烦的。
由于今年前期气温同比往年要高出不少,地坑院上面的杏花树也比往年要早开半个月左右,虽说这雪中杏花难得一件,但是盛开的杏花经过这场大雪的洗礼,整树的花蕾都被冻成了冰疙瘩,减产已成定局。图中是一位搞农业的专家,他说,这场大雪让持续的干旱得到了缓解,尤其对小麦来说就是春雨贵如油,但是对今年提早盛开的杏花可以说带来了灭顶之灾,种杏树的将会遇到大幅减产的情况。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啊。
一位老人家在地坑院里做早饭,热情地和我们打着招呼,让我们上他家暖和暖和。
地坑院里的土窑洞大多数都住的是火炕,冬天一把柴禾就能把炕烧热,外面冰天雪地地坐在热热的火炕上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旺旺的土灶上搭的大铁锅里煮熟的饭菜满屋飘香。
大叔将老*牛从上面的牛棚里牵到了院子里,他说,牛棚四面透风太冷了,外面太遭罪,牛是家里的大功臣,天冷了把它养在窑洞里暖和,自己喂着也方便。
大叔拴好牛后,老伴则是一遍一遍地清扫着院子里的积雪,大妈说老伴眼神不好,地上的雪要清扫得及时些,这样方便老伴行走。
烧火做饭,稍带把炕烧热,大妈说农村人就这样,不讲究,土窑洞冬天住在几乎都不用生炉子,只要炕热热的就可美,虽然看着不是太好,但是自己住着舒服就行,家里粮食蔬菜啥都不缺,足够它两口吃上十天半个月的,所以这场降雪对她来说丝毫没有影响。
外面冷的冻人,窑洞里却是暖意融融,大叔说这下雪天就是农村人的星期天,地里的农活干不成只能呆在家里吃吃睡睡,这不老伴吃完饭出去打扑克了,他在家看看电视通美这哩。
看看这地坑院里难得一见的杏花春雪,是不是别有一番韵味。
下雪天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这两个小朋友在地坑院上面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红灯笼上的两只小麻雀也为这场春天的降雪助兴。
这位大叔抓紧时间在房顶为家里养的牲畜弄饲料,他说这场降雪对庄稼来说是极好的,但是对出行会带来一点不便。
多年建筑史的*土地坑院被暴雪袭击,这些还坚守在地坑院里的人们生活和我们所担心的不同,他们并没有被这场暴雪所打扰,生活依然是井然有序忙而不乱。瑞雪兆丰年,但愿这场降雪能给所有的人带来好运,给大家带来五谷丰登。各位亲,您住过这样的地坑院吗?里面是否也有你儿时的回忆。(更多图片故事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