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诊脉入门知识,快速让你学会切脉 [复制链接]

1#

戏说脉诊

告诉你一个秘密,教你轻轻松松学中医,自自在在学脉诊;也许,你从这里起步,开始了你的学习中医的生涯,成为一名上好的中医大夫。一个好的医院,带着三个手指头可以走遍天下,这是西医永远也做不到的。闲话少叙,书回正传:

学习脉诊首先从实用脉诊开始,从习以为常入门。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的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脉学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点东西,写出来供大家讨论!

1、脉大小。主管察气。脉大气旺,脉小气虚。(看,多简便呀!)

2、脉快慢。主管察精,脉快精虚,脉慢精足。(现在脉慢的人不多了,只有初中生,*人,运动员了。)

3、脉硬软。主管察火,脉硬火多,脉软火少。(太简便了吧?)

4、脉浮沉。主管表里。(亦可说阴阳)脉浮表症,脉沉里症。(一目了然,简单得不可思义呀!)

5、脉匀乱。主管察安危。脉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太直观了!)

例如:肝硬化的脉,是快、小、硬、沉,(两关独居中)。套入脉理,则为精亏,气虚,火多,里即病在内脏,两关微浮一些,为气火位于肝胃,(我又把它戏为*豆脉,一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均为*豆脉),你叫我看病,不用你出声,我一看脉就能说出你有什么病,好玩吧?

比如感冒的脉:大,浮,硬,快,套入脉理,为气旺,病表(表即躯体感冒属表症)火多,精亏,看到这样的脉,你说你肚疼,那你在说谎,一摸你的脉,你体内隐藏的病,便无处躲藏,现形毕露,好玩吧?只要你到了这种水平,心情就愉快了。

当实用脉诊学好之后,你再继续学习经典,学习李时珍的《李频湖脉诀》,王叔和的《脉诀》,大学教材《中医诊断学》《难经》等,到那时你就是一个诊脉高手,诊病断病如举手之劳,爽吧!

三分钟教你把脉

人体的五脏,就是说,左手(病人的)的寸(食指)、关(中指)、尺(无名指)对应人体的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命门。

号脉中左手寸脉能摸到:代表心脉正常;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左手关脉正常为不强不弱;太强说明肝气太盛;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脾胃一类的病。左手尺脉太弱,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分不清就说患者头有问题了。右手寸脉太弱为肺虚,一般有咳嗽现象;太强也不行。右手关脉太弱为脾弱,有便溏腹痛一类;太强而左手关脉弱的话脾胃问题是跑不掉的。右手尺脉弱大多腰痛身沉困。

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弦而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肿瘤也常见牢脉。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五芤:气、血、痰、饮、食)

代脉: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是代脉,代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数脉:来往速数脉形,一息六至仔细凭,数脉属阳热可知,只把虚实火来医,实要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急、紧、弦、滑、动、促都从数脉安排定。

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紧脉:数又弦疾和成紧,举如转索切绳形。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

弦脉:举迎手按不转,弦长端直若丝弦,受病轻重如何认,指在弦上软硬看。

滑脉: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却还前,停食痰气胸中瘀,妇女滑缓定是胎。

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没头没尾豆形圈,动主惊悸心空虚,汗出发热阴阳参。

促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血、气、痰、食、饮停留一种治病由。

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主病血虚阳虚症,汗多夜间骨热蒸。凭脉验证如明镜,学者用心都精通

切脉方法

学习诊脉,必须先了解正常的脉象。正常脉称为“平脉”、“常脉”,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平脉至数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间四至五次,相当于72~80次,节律、强弱一致。但正常脉象常随季节、年龄、性别、体质等会有差异。如春、夏、秋季的脉大多偏浮,而且搏动有力;冬季的脉多沉伏于里。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脉多强而有力,老年人的脉较弱;成年人女性较成年男性脉细弱而略快;身材高大的人脉多长,矮小的人脉较短,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饱食后及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多软弱。如果发现相反脉象,如冬天脉浮、胖人脉浮、瘦人脉沉等,提示脉象异常。

早期的切脉方法比较复杂,要切按头颈、手、足等多处部位的脉动。以后逐渐简化为只切按手腕部的脉搏,称为“寸口”诊法。在这短短寸许长的脉动部位上,古代医家做足了文章。他们将腕横纹向上约一寸长的这段脉动分成了三“寸、关、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认为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况,右关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肾(命门);左寸反映心,左关反映肝,左尺反映肾与膀胱。

仔细观察,大家可以发现:远端的寸部对应的是人体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与循环系统);中间的关部,对应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统);近端的尺部对应肾、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统)。如此,小小的“寸口”,却俨然成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全息窗口。

仅此还不够,在切脉的时候,还要用三种不同的指力去按压脉搏,轻轻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为“沉取”。寸、关、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脉,临床意义不同。通常,脉浮于外者,病位浅,沉于里者病位深。

切脉时还有许多讲究。首先,要求安静,包括外环境的安静与医患两者心神的安静。患者在诊脉前要休息片刻,待安静后方可诊脉。医者切脉前一定要静心,调整呼吸,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指下,细心切按一分钟以上。诊脉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手腕舒展,掌心向上。

其次,切按时医者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定好关部,再根据患者身高调整三个手指的疏密。若患者身材高大,布指宜疏;矮小者,布指宜密,小儿则用一指(拇指)诊脉,不分三部。

版权声明:文中内容为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往期文章精彩回顾

教你如何打通任督二脉(收藏)!

《*帝内经》认为“肺朝百脉”,这到底是肺的什么功能呢?请看罗大伦讲解

动态脉诊图来了!(学脉诊不可错过)史上最全!高清舌诊图谱,看舌头知健康,人手一份!《*帝内经》,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39个单穴治病详解!动态脉诊图来了!(学脉诊不可错过)神奇的手三针、足三针,入针既效,拔针既愈的穴位

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珍藏版)

四物汤——素食者的第一补血汤

被遗忘的中药——灶心土(伏龙肝)

高手在民间,26个解决儿科问题的民间妙招

口苦、口甜、口咸、口酸、口臭、口淡各代表什么?

揭秘“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每天照着做,健康长寿过百年!

李可老中医的一句话就救了无数肿瘤患者

刘渡舟:《伤寒论》中的七个寒热错杂方

二三十年的耳聋耳鸣,清代名医王清任,只用3味药就搞定了

清代名医经验药方五则(常用方收藏)

中医脉诊入门丨十分钟濒湖脉学!

《医宗金鉴》奇经八脉总歌,全文整理,建议收藏

倪海厦医案——出现附骨脉,阳气将绝,属于必死之症!

中医系列课程学习

潘毅教授讲解《中医基础理论》——合集(全集完整版)李德新教授讲解《中医基础理论》——合集(全75集收藏版)郝万山教授讲解《伤寒论》——合集(全70集收藏版)邓中甲——《方剂学》讲解合集(全82集收藏版)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讲解合集(全75集收藏版)张廷模——《中药学》讲解合集(视频+讲义)全79集收藏版(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合集(全集完整版)(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部合集(集至集收藏版)(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部合集(集至集收藏版)徐文兵解读《*帝内经》全65集(梁冬对话版)倪海厦人纪、天纪视频课程全套合集

倪海厦《伤寒论》视频教材---全集(58集收藏版)

倪海厦《灵枢针灸学》视频教材---全集(78集收藏版)

倪海厦《金匮要略》视频教材全77(完整收藏版)

倪海厦《*帝内经》视频教材---全集(75集珍贵收藏版)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视频教材---全集(39集收藏版)

倪海厦讲解《天纪易经》---合集(全83集收藏版)

倪海厦地纪日记系列——合集(全八集收藏版)

倪海厦老师高清视频——仲景心法传讲01~05(合集收藏版)

《梁冬对话倪海厦》合集收藏(7集字幕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