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美的年华遇上最好的时代渔樵老叟 [复制链接]

1#

生活中总能听到80后的抱怨,诉说自己的不幸“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当我们还没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当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却要自己找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当我们没生娃的时候,别人是可以生一串的;当我们要生娃的时候,谁都不许生多个的。当我们没退休时,别人是可以提前退休的;当我们要退休时却要延退。当我们出生时,是严格独生子女制度的;而当我们人到中年时却是鼓励生三胎了。”诸如此类种种,似乎80后真的是集千万苦难于一身。

为何社会上听到80后的抱怨最多呢?首先,80后是中国真正的第一代能有自我思考能力的一代人,所谓“仓禀足而知礼仪”,正是这一代人脱离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不再需要天天为肚子(物质)考虑问题时,那么精神食粮的问题就会占据更多的比重,人们脱离了物质追求,享受更多的精神层面的追求。更老一代的人,不是为生存奔碌就是没有读过书,他们要么没有闲功夫思考问题,要么就是压根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念过书的人更不会有深层次地想到“我以前为何没饭吃,我现在为何能有饭吃了?”他们只会想到“勤奋能有饭吃”“我要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日子”,他们就是中国历代最传统最勤劳最普通的人,为吃饭为繁衍为活着而活着。所以,吃饱了的人才有时间去怨种种不幸和委屈。

其次,通讯的发达,造成信息的膨胀,让各种各样的信息无时不刻漂浮于眼前,充斥于耳畔,而80后的不断的抱怨声,让这种信息久久萦绕于脑海,不停地加深了你对“80后是不幸”的浅意识观点。三人成虎,使得这观点越来越像是一个真凭实据的事实。而80后成为中国真正的第一代全民性“网虫”又占据了这个风口的舆论主导权。试想,50后、60后不会上网,70后忙着养家,90后那时还小且人数不及80后。唯有80后在信息时代独领风骚占据了话语权。所以,“80后的不幸”就成为80后自导自演自怨自艾地无病呻吟的杰作。而实际上,在我认为80后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幸运的一代。

为啥说“80后是中国有历史以上最幸运的一代”。我们可以从三个大方面来讲:大环境,大发展,大科技。

大环境。那就是和平的大环境。一个30多年没有战争的大环境。一个用不着担惊受怕朝不保夕的大环境。一个生命权有保障的大环境。

有人嗤之以鼻说才30年和平而已。似乎觉得天下太平的日子多了,自年南海海战至今,中国的30年和平环境不值一提。但你知道吗,30年已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奇迹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仅有两次连续15年以上未发生战争的记录。一次是公元前14年至公元3年,一次是公元至年。而且,这两次离我们现在的30年的纪录差了一大截。

有人会怀疑,不是吧,中国没发生战争的和平时期会这么短?但事实的确如此,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个的战争史,不光是中国战乱频频,在世界各地依然也是兵荒马乱。“据瑞典、印度学者统计,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年这年中,世界上共发生战争次,只有年是和平的。这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金可以铺一条宽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又“据前苏联学者统计,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年这年间,人类有年在打仗,只有年是和平。”另“据匈牙利一位教授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里,世界上爆发余起局部战争。在世界范围内,无任何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而在中国历史上“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至今年,发生战争的年份约个,平均1.5年就有战争。”从这些学者的各种统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和平总是很短暂的,而战争永远是主旋律。说了这么多,可能仍有人不相信,觉得没有这么惨烈,中国古代还有那么多国力强盛,海内晏清,服威四方,百姓安居,生活富足的太平盛世,这些大盛世里总没有战乱吧。

是的,我们就不讲那些战乱纷纷的大乱世,也不讲各王朝君王昏昧、奸臣当道天灾人祸不断的黑暗时代。就光讲讲那几个盛世之下的动乱战争。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下的盛世是大汉朝的文景之治加汉武盛世。但文景之治发生了六国之乱,并不时被匈奴敲打,不得不搞和亲*策。而汉武盛世之际,汉朝强势不断对匈奴用兵,导致“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第二个大盛世是大唐王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但贞观之治期间,居然和突厥、吐谷浑、吐蕃、薛延陀、高句丽等周边民族打了个遍,连年征战,当然也成就了一批如李靖、李勣等况世名将。而开元盛世期间,大唐则和吐蕃打的难解难分,吐蕃年年寇边,朝廷也年年用兵,不分上下。而等到安史之乱,唐*无暇顾及之时,整个陇右以西全沦陷于吐蕃了。第三个大盛世就是封建王朝的末期的康乾盛世了,时间最长,疆域最大,但康乾盛世依旧很不太平,康熙朝先是平三藩、收台湾、再战准噶尔,还和毛子干了一架。而雍正朝最主要就是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然后年羹尧功高震主,给现在的电视剧产生了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题材IP。到乾隆时,征战就更频繁了,乾隆还自诩自己是“十全老人”,有“十全武功”,这十大武功就是十次大战争,知名的就是打大小金川和大小和卓,到最后,就把家底全部败光了。

当然,当下社会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对享受着当下和平安定的大环境觉得很理所当然,似乎觉得本来就是这样的,认为这算什么啊?其实,承平日久,生活安逸,根本不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苦,没有经历过朝不保夕见不到明天太阳的恐惧,没有经历过东躲西藏只为了吃口饭的苟延残喘?所以,网络上经常一群年轻人,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灭国开疆,似乎千*万马建功立业唾手可得。却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不知道古人发出的哀叹“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宁可做一条慵懒的狗,也不想做乱世的人,多么痛的领悟。

战争的残酷后果从中国的历史中可见端倪。

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公元前年),经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大约只剩下0万至万人口。

西汉末年(公元2年)时,人口增加到万。但是,经过了王莽之乱,到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时仅存有万人口。

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年)人口才重新突破万。但是东汉末年的*巾起义和*阀混战,到了三国后期(年),全国估计总人口只剩下了-万。

经过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几百年的大血腥之后,到隋代隋炀帝大业五年(年)全国共有万人。但隋末的战乱又导致了人口的大消亡,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年)又仅存万人口。

唐至安史之乱前夕的年,又增至约万人(也有学者指实际有人口万)。但安史之乱过后唐代宗广德二年(年)又只剩下大约万人口。唐未*巢之乱时(年—年),期间超过八百三十万人死亡。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权的人口合计也在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万。

14世纪中元代实际户口最高曾达到万户,近万人。因为元末的战乱,人口再次减少,到年元朝灭亡时,只有万户,余万人。

明初的人口不足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年尚未恢复到年的水平。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得出,中国古代战争的残酷,每隔一、二百年就要来一次大浩劫,人口在艰难恢复之后,总是一朝就被兵燹所毁,兵灾往往伴随着天灾人祸,而兵灾之后的瘟疫、饥荒总是接踵而至。人在这种境遇之下如蝼蚁草芥般死亡。我们现在说说轻松,但如果把你置身于如此境地,那是何等惨烈,也不知如何应对,因为就如是抛硬币选正反面,你的生存概率只有50%,只有一半的机率活下来,生死只凭天运。即便你能活下来,却意味着另一半的死亡概率就降临到你最亲近的人身上。

而在灾难的中心地带更是百不一存。死亡的危险直线上升,而生存的概率却如同中大奖。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年),元*完全扑灭四川抗元势力后,在年的户口调查仅为15.5万余户,77.5万余人,只有蒙古入侵(年)川陕四路地区前的2.38.%,天府之国几成人间炼狱。所以,自古就有了“湖广填四川”的典故,把人多的地方迁往人烟稀少的四川。我们熟知的十大元帅中有四位籍贯是四川的元帅,分别是为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无不例外,他们的祖上都是在“湖广填四川”的行动中迁入四川的,朱德的老家是广东,刘伯承祖籍是湖北,陈毅、聂荣臻祖上都是湖南的。我们总设计师邓小平祖籍也是江西的。正是因为朱老总老家是广东的,他还保留了一口地道的客家话,在南昌起义失败后,朱老总带兵进入广东地方,还能用当地客家话演讲宣传革命,显得非常亲切近人。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湖州府人口从.9万锐减到9.2万,死亡率96.9%,湖州人口至今都未恢复到太平天国以前水平。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你们班50个人中还幸免于难的只有一个人。想想,你每次都能在全班考试中考第一吗?如果不能,你就不是幸运的一员。如果你是一个七大姨八大姑叔伯舅丈表兄弟们加起来有50人的大家族,最后也就孤零地剩下你一个。因为这场浩劫,原来的三吴都会的湖州实力大损,至今都无法与另外两吴苏州和绍兴相提并论了。也导致湖州成为浙江方言岛最多的地区,就是因为战后引进了大量的各地移民填充人口损失。

曹操诗云“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战争带来的残酷无以复加之惨烈,曹操自己所处的三国时代,就有大量的屠城杀戮,连他自己都是著名的刽子手。每世每代,普通老百姓都没法逃避这种死亡的阴影,天下从来没有一块能独善其身的世外桃园理想国。

因此,现在的和平之大环境,真的来之不易。是国家繁荣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保障。80后活在当下和平的世界里,远离大规模群体生命无法保障的时代,免于死亡的恐惧,我们就已经战胜了99.9%的历史人类了。

大发展。就是经济的大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和长足的进步。从国家层面来说,年至年,我国GDP从亿美元增加到12.3万亿美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我国经济总量从占全球1.8%提高到占15.3%,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人均GDP从美元增加到美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22.8倍,年均增长8.5%。

40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2.70万公里,比年增长.6%。其中,高铁2.5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3%。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5万公里,为年的5.4倍。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个,为年的37.5倍。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条,航线里程.30万公里,年均增长10.6%。通信网络覆盖全国,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年以来年均增速达49.0%;光缆线路年以来年均增长23.4%;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7.8亿个,年以来年均增长30.9%。

40年来,7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民生活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3元增加到年的3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57元增加到年的12元。人均预期寿命从年的65.9岁提高到年的76.7岁。

这些成就有目共睹,我自不必累赘。只从个人角度来说,80后也是一部飞速发展的变化史。就从个人的衣食住行娱等方面来说说这些年的大发展。

衣。小时候,直到90年代中期,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大家都还是自己扯布做衣服,那时候全国上下都还是灰黑土布,有“的确良”就算是最高档的服饰了。一到农村集市,沿街全是卖布的,布摊起码要占三分之二以上。我外婆摆摊卖杂货,销量最好的,那个年代永远是衣服上的纽扣。而鞋子,男女老小穿得都是绿色的解放鞋。小学时,学校六一文艺汇演,女生没有裙子,老师们只能用纸做成纸裙当成演出服,经常表演还没结束,裙子先破了。

而如今,服饰千变万化。再也看不到30年前的一丝痕迹了。什么品牌,什么花式,让人眼花撩乱,我对服饰没有研究,只能点到为止了。

食。民以食为天,吃最能代表这些年的改变。电影《英雄本色》中,为了表现英雄落难的惨状,小马哥一边吃着盒饭,一边擦着车。小时候,看此类电影,最是不理解,那些盒饭里有鱼有肉有鸡腿,对我们而言完全就是一顿丰盛的大餐,都能对着屏幕流着口水,怎么也想不通这是落魄的表现。那时候,哪有下馆子的条件,哪怕就是吃一顿盒饭。

我读小学是上世纪90年代初,平时吃饭都以盐下饭,红糖下饭。年景不好时,还吃过麸糠做的窝窝头,最奢侈时不过半根油条、半个鸡蛋下饭,因为还要和我弟一人一半分着吃。而父母则认为我们已经吃得够好了。因为在他们小时候,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满足了。而往往要吃饱也是一种奢侈。我妈说她小的时候,番薯都要削皮榨成淀粉交公粮。削下的番薯皮才是自己家的,这个皮还要再榨一遍淀粉,剩下来的皮渣,才是孩子们的食物,这种东西不光没营养且味道差到离谱,仅此,居然也不能够管饱吃。农忙时男人们要干重体力活,最大的犒劳就是一个青皮鸭蛋。小孩子和妇女则无福享受这种待遇。放在现在可能都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

到我读初中时,90年代中,方便面开始流行,那时能吃顿方便面就是山珍美味。直到90年代末我读高中时,本地才开始兴起了快餐,那也是有钱的远路的同学才吃得起的大餐,我只能羡慕他们每顿可以在几十个菜肴中选择自己喜欢吃的。

而如今,吃喝不愁,人人都实现了菜市场的自由。从没得吃,到有得吃,从能吃饱到能吃好,再到现在的减肥节食。中国人历经了如此巨化。而这变化中,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我们80后,因为我们全程见证了这些改变。

住。小时候的家是泥墙破瓦,四面漏风,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家里的地板就是泥地,一下雨就淤泥一地。夏天的畚斗房热得要命,冬天寒气透来冷得要命。每次台风天时,还怕得要命,因为那薄薄的泥墙在狂风中,总有随时崩塌的危险。那时的房子还贼小,按*岩话说“锅灶皮桶连门床”,吃喝拉撒睡都挤在一起。不光人挤在一起,猪圈牛棚,也都是前后挨着的,我家就是我父母结婚时,才把牛棚改为新房居住的,条件可想而知。那时候,不要说农村了,就是城市里也都有农村一样的房子,只不过密度大而已,家家户户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倒马桶。

而如今,全国上下高楼大厦林立,别墅小洋房遍地。各种家用地器齐全,各种配套设施齐备。大大小小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大幅扩张,深圳小渔村都成为了国际大都市,义乌、昆山以及其他的普通小县城,都变成了现代代气息浓厚的摩登新城市了。

行。我外公年轻时是泥水匠,每天做工结束,要摸黑走三个小时才能到家,睡个囫囵觉后,第二天清早4点就要起床,再走三个小时的路回去上工。过年时,为了去南正顶拜佛,需要路上走两天才能到目的地,中间一夜还要借宿人家一宿。我爷爷上个世纪80年代,走路贩牛,赶着牛翻山跃岭去永康去嵊县去上虞,都是连走好几天风餐露宿。我的姨婆,为了去宁波卖橘子,挑着担,路上要走三天,累了住路廊,饿了吃干粮,就为了卖一担橘子。那时候的人们,出行就只能靠一双脚,不停的走。

那时的路永远都是羊肠小道崎岖山路,地方好的还铺点石子,地方不好的就是泥泞地。小学时,班主任张老师讲我们隔壁村修水泥路,相当于用5元大钞铺进去的(一个5元纸币的面积的水泥路造价要5元钱)。我们听了都十分羡慕,毕竟,我们村里一下雨,那路上的*泥能直接淤到膝盖处,小孩子力气小,有时踩上去拔都拔不出来。

而如今,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甚至最偏远的山区,所有的道路都硬化了。出行也再也不靠双脚了。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千里江陵”也真正实现了“一日还”,人们的出行再也不被高山大河所阻挡了,天堑变通途。很多人在诟病说堵车难停车难时说,*府没有前瞻性日光短浅,路通之时便是堵车之日。其实,真的错怪他们了。因为,真的谁都没有料到中国的发展如此之迅速呢,在上世纪80年代时,老百姓还在批评修四车道是劳民伤财,在90年代时,老百姓还在辱骂修六车道是好大喜功。的确,那时候路上车还不多。谁能想到短短二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率如此之快,以至于,修路速度远远赶不上汽车增加的速度。你和我没想到,*府也没想到,世界更没想到中国的奇迹。

除了衣食住行,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娱乐、通信等等全方位全层次的人类活动中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和进步。太多太多的改变和对比,真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道不尽,只能说发展真的是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的,多层次全覆盖全革新,用翻天覆地日新日异都不能全面形容中国这些年的大发展。世界也为之惊叹。做梦也没想到。

想想自己的小时候,也真的是好辛苦。都要和大人们一样头顶着烈日,脚泡着淤泥,弯着腰,滴着汗,奋力干活。时不时的还被蚊子、蠓蝇叮咬,一拔腿脚上又多挂上了几条蚂蝗。有对比才有幸福感。这也之于90后、00后,我们80后对社会的进步在感官上印象更深刻,也更有鲜明的对比。苦尽甘来,才知道过去的不足,懂得现在的可贵。而90后、00后一开始就生活在蜜罐里,没有吃过苦,也就不懂得现在生活的好。

多年前的秦朝,人们信息交流靠口口相传,多年前的宋朝,人们信息交流靠口口相传,多年前的清朝,人们信息交流靠口口相传。

多年前的秦朝,人们出门用马车出行,多年前的宋朝,人们出门用马车出行,多年前的清朝,人们出门还是用马车出行。

多年前的秦朝,人们用牛犁地耕田,多年前的宋朝,人们用牛犁地耕田,多年前的清朝,人们还是用牛犁地耕田。甚至30年前的农村,人们依旧用牛犁地耕田。

但是就这短短30年,随着科技的大进步,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彻底性的改变和发展。第三点,大科技。就是我们80后见证这一科技奇迹的全程参与人。

用科技大爆炸来形容当下的科技的大发展并不为过。科技不断的积累,产生了当下令人绚丽的科技之树,当今世界的科技大进步,是历史上从末有过的,近百年来的科技大发明是过去五千年的总和还要多。就如手机,更新换代都是以半年来计算。当你还没熟悉新科技应用,就有更新的科技应用产生并覆盖了之前的科技了。

正因为有了大科技的加成,我们生活的时代,每个普通人都能强过历史上那些最牛逼的帝王。最雄才伟略的帝王们没穿着过化纤制的多彩服饰,品尝过南美的樱桃、北极的帝王蟹,住过有抽水马桶和空调的房子,坐过汽车、火车、飞机。甚至最基础的水电,他们都没能享受过,更未能享受到现代医疗服务。现代最普通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设施都远高于那些古代帝王。你手拈着手机看到这篇文章时,就强过所有的古人了。最拉风的徐霞客也只能风餐露宿徒步旅行,最威严的始皇帝也只能坐着马车,一路颠簸全国巡视。最豪气的李太白,也只能蜡烛下面吟《夜静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想当年荔枝是最得宠的妃子才能享受到的高贵美食。而如今荔枝天涯海角来,不过一斤十来元。这些就是科技带给我们的力量和便捷。有了快速的道路网络,有了飞驰的汽车,有了先进的冷藏技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前人所末有的好处。

杜甫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直接写了开元盛世之盛况,百姓安居乐业,家家稻丰粮足。司马迁《史记》载“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儐而不得聚会。”也写了汉武帝盛世的景象,粮食多到堆到那里腐烂,出门骑个母马就被人耻笑。以上这些都是古代的那些盛世的真实描述,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即便有和平的社会大环境,腾飞的经济大发展,也不过如古代的那些大盛世那样,普通人衣不过多穿一件,饭不过多吃一碗,屋不过多建一间,出门不过骑个大公马。生活质量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只能增加一些量变而已。

而有了科技的加成,一切的生活都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以前的家乡,80年代,人们还用写信和发电报来联系沟通,缓事写信报平安,急事就发电报来。到90年代初,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安装上了电话,那时的电话初装费要三、四千元,相当于农民一年的收入。我家没电话,千里之外的舅舅,偶尔打电话回来,都打到了同村人家中,我妈还要一路小跑着去接听,我有一次跟着去,结束了不知道怎么挂电话,一直紧张担心,想着万一没挂好一直通着话,电话费我们可承担不起啊。

在我还在羡慕有电话的家庭时,香港都流行起了“大哥大”,而大哥大当年更是天价产品。我们小学班主任张老师那时还给我们打气说“以后你们都会用得起大哥大,而且那时候大哥大还会免费送。不光大哥大免费,汽车也会免费。因为国外现在流行了充话费送大哥大,充油卡送汽车。”他的话记忆犹新,仍回响在耳边,而充话费送手机也早已实现,加油送汽车还未实现,可能油价还没有涨上天的缘故。他还和我们说过“以后大哥大都是实时直播有画面看得见的,你想撒谎都不可能了。”现在的视频通话确实也实现了这一点。那时,都还不敢想能这么快盼到这个时代的到来。同时,感谢张老师当年灌输了我们不少先进的思想和理念。

90年代中后期,寻呼机(BP机)开始流行。那时,我爸还很期待道以后你工作了给你买个寻呼机。结果,没几年,高中都还没读完,寻呼机马上就被手机淘汰了。然后,手机从无屏的,到有屏的,从只能发英文的到能发中文短信的,从2G的到3G的4G的5G的,进步越来越快,越来越先进。直到现在人人都捧着个手机瞎乐呵。

同样的,其他行业也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和进化。让我们这一代人普遍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好处和实惠。

综上三点,我们80后成为中国有历史以来,唯一享受过超过30年和平时期的群体。80后是中国第一批享受经济飞速发展红利的一代。80后还是科技大爆炸直接受益人。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人。真正的是社会高度发展之后,从土地和劳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一代人了。

很多人觉得现在生活不如意,老是幻想着古代好,时不时就想着穿越回古代,吃香喝辣呼风唤雨。如果我们真的生活在古代,境遇大不同。我时常在想,如果我要是生活在古代,生活肯定比现在戚苦悲惨多了。所以,很想写一篇小说《假如我生活在古代》。就凭着自己家八代贫民的身份,加上不太聪明的头脑和羸弱的体质,估计大字不识一个,天天面朝*土背朝天,田间艰辛劳作,完了收成大半还要交租,衣不蔽体食不裹腹,最远就到过县城,想结个婚难上天,病了还只能听天由命,然后30岁差不多就可以GAMEOVER。我估计在座的各位大多亦是如此,因为古人的识字率只有1%,底层农民的比例占90%以上,平均寿命35岁。还有找老婆,古人光棍率更高,有研究表明在两百年间男性能一直延续后代的比例只有13.61%,大部分男性都绝嗣。这还都建立在和平时代的假设,如果一遇上兵荒马乱的环境,那可能就更糟糕了。所以,真有机会给你穿越,你觉得自己真成为那个幸运儿吗?

诚然,当今的社会还有许多的不足,但是认真想想,还有比这更优的发展之路吗。我们享受着当下的好日子,已经是天之骄子了。所以,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最美的年华遇上最好的时代。

*岩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当年的家庭条件当年的家庭条件当年的家庭条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