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河岸边的历史足音来自临县寨子山村的 [复制链接]

1#

*河岸边的历史足音——来自临县寨子山村的报道

□彭斌刘子璇

走进碛口镇,如穿越了一座时空隧道,一下就走进了历史,走进了古老与文明。这里既有山的气势,又有河的雄浑;既有明清建筑风格的人文景观,更有*河边上独特的风俗民情,让人处处感到新奇,却又似曾相识。

70多年前,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率领中央机关在*河西岸吴堡县川口渡口乘船东渡*河离开陕北,夜宿碛口镇寨子山村,踏上了临县这块热土。

岁月匆匆,几十年过去了,高山矗立如故,*河依旧奔流。平静的河面上漂着许许多多的故事,也漂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欢乐与忧伤,更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时间深处的红色记忆

寨子山村坐东向西,依山傍水,与碛口镇仅一河之隔。村子历史悠久,因山上曾有古寨而得名。《临县志》记载:“寨子山传为古大同镇”。传说寨子山原叫平州城,西汉时有一支匈奴*队驻扎在这里,后来西汉*府招抚了这支*队,改平州城为大同镇。再后来,大同镇的一部分人向北迁移,建立了今日的大同市。

有了这样的传说,寨子山村的人自然骄傲不已。让寨子山村民自豪的还有他们村的商人陈晋之。民国年间陈晋之经商达到顶峰,生意做到全国各地,成为显赫一时的“碛口巨商”“晋西首富”。

然而,最让寨子山村民引以为傲的是,年3月23日,小山村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毛泽东一行东渡*河后夜宿于寨子山,而且就住在陈晋之家的院子里。当晚,毛泽东与当地干部、群众代表促膝长谈,向他们了解当时临县的受灾情况、群众生产生活和土地改革等情况,直到天亮才休息。

据临县县委史志研究室主任张海红讲述,原本毛泽东到达寨子山的消息是绝对保密的,但当他会见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后,消息不胫而走。24日一大清早,乡亲们就不约而同来到了毛泽东居住的院子外面静静地等候。欢送的人群簇拥着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人,依依不舍地把他们送到村外,直到一行人逐渐消失在浩荡的春风里。

随后,毛泽东一行经兴县、岢岚等地,最后辗转到达西柏坡。一年多后,新中国成立。

70多年过去了,陈家宅院当年的兴盛已然不在,但毛泽东一行路居寨子山村那个短暂的夜晚,却永远地铭刻在了寨子山村人的脑海里。它像一盏明灯,指引着一代代村民奋勇向前。随着“*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寨子山村成了这条沿*旅游大通道上的重要红色旅游景点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山村里回来了年轻人

6月2日,碛口镇早已到了旅游旺季。古镇广场上,一辆辆大巴车载着从全国各地而来的游客停留在这里,品*河文化,尝农家菜肴。

在寨子山村口大路边的一家名为“同福客栈”的小店里,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入座。

回村开店,对于今年38岁的老板娘刘润娥来说,是“结婚以来最幸福的活法”。从嫁到丈夫陈国斌家那一刻起,刘润娥就成了家里“挑起灶王爷的女人”:公公早就去世,小叔子、小姑子还在上学,婆婆得赡养,丈夫的奶奶得照顾。20岁出头的她担负起了这个家所有的一切。

在刘润娥的记忆中,村屋破落不堪,空地上垃圾满地。居住环境差,再加上种地挣不上钱,不少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过去的十几年里,她跟着丈夫在外地跑三轮——“担过沙子搬过砖,拉过玻璃贩过炭,吃尽苦中苦,没攒一分钱。”

前几年,她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上学有了补贴。而且,随着碛口旅游逐渐升温,仅一河之隔的寨子山村逐渐兴旺起来。两口子一合计:不跑了,在村里挣活法!

承包了同福客栈不到两年,刨去各项开支,刘润娥有了人生第一笔积蓄5万元。去年,同福客栈被市文化和旅游局命名为“*河人家”。

门外,古色古香的牌匾上,烫金的“同福客栈”四个字格外惹眼。刘润娥说,以后也要和其他人一样“有福同享”啦!

如今的寨子山村发展迅速,刘润娥记忆中的村庄早已面貌大改:仿古的安置房整齐有致,别有韵味。街道干净整洁,各种设施齐全,村庄与*河山水呼应,充满浓郁的*土高原气息。

“我们村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美丽宜居示范村,现在正是发展旅游的好机会。”村*支部书记陈泽峰说,人居环境改善,产业有了多元发展,村子真正被盘活了。

听闻村里又有了挣钱的新营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有的摆起了烧烤摊,有的建起了蔬菜大棚,有的改行做了景区导游……“倦鸟归巢,正是因为家乡不再荒芜,变得有产业、有新屋、有‘财路’。”陈泽峰说,这些年轻人的返乡也必将为家乡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河汉子的家乡情怀

洒满阳光的早晨,寨子山村头的大棚蔬菜地里热闹了起来,从市区来的蔬菜批发商又来收西葫芦了。

大棚里,60岁的村民郭来应把装好的一筐筐西葫芦、*瓜整齐码在路边,等待装车。今年,光卖这两样蔬菜,老郭将近收入一万元,“卖完这一茬西葫芦就该上西红柿了,天天忙得是脚不沾地。”

“老郭,天天在地里摆弄你的菜,能刨出金子了?”一村民打趣道。

“光种菜就一年三四万的收入了,这还少?”

“两儿子都在广州工作,让你过去住,你咋不去了?”

“家里斜一丈顺八尺惯了,住在别的地方,喘气都不通透。不去!”老郭大手一摆,钻到大棚里去给西红柿绕藤。

郭来应的祖先是临县克虎镇人,多年前,他的祖先带着家人沿着*河一路南下定居寨子山村,成为了村里唯一不姓陈的人家。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对于寨子山村,老郭有着更为特殊的感情。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河吃河”,山上人有山上人的过法,*河人有*河人的活法。紧靠*河的寨子山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菜农们在这片平地上建起了日光大棚,种上了瓜果蔬菜。这两年,村里还修建起了亩的采摘园区,开发起了休闲农业旅游景点。

“喝着*河水,吃着绿色菜,进门有水电,出门有公交,现在还搞起了旅游,这样的村子谁不爱?”老郭说。

一首歌谣唱得好:碛口寨子山,真是不简单。晋西首富哪里寻?陈家大院来看看。一代伟人路居地,红色基因代代传。碛口寨子山,今又谱新篇。特色产业富百姓,乡村旅游把梦圆……

寨子山村,这个*河岸边的小山村,正在迎来美好的明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