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座墓中墓,一处传奇地,跟着龙岭迷窟
TUhjnbcbe - 2024/10/31 16:26:00
白癜风哪里治疗效果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鬼吹灯系列《龙岭迷窟》上线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随着摸金校尉的行程聚焦到了陕北的黄土高原上。这片苍凉辽阔的土地似乎和民间乡野怪谈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感,在这两重因素的催化下,生出一种神秘诡谲的气质。让追剧的人忍不住好奇的心,却又缺几分窥探的胆。

看到超现实的地方,人们总是要弹幕护体,还试图安慰自己,这不过是一种夸张的艺术表现。但黄土高原还真的是个例外,真实世界里的黄土高原可要比网剧尺度还要传奇的多。

落寞土地诞育中华文明之源

黄土高原位于北纬34°-40°之间,广袤的黄土沉淀不仅堆积出一座高原,还见证过多个朝代的文明。一如《龙岭迷窟》中大金牙的说法“八百里秦川,文武揽胜,三秦之地,物华天宝”。但黄土高原最伟大之处还是诞育了中华文明之源。

物华天宝的黄土高原

年,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上发现了一座超大型的石头城,面积相当于个足球场大小,据考古学家勘测判定,这所遗址距今四千年左右。

城内聚集了多所精心排布的石垒建筑,城下还挖掘出大量经过雕琢的玉器工具,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座具有相当人口规模的城池,也必然出现过繁盛一时的统治文明,按照史籍推论,这与历史上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的活动范围十分吻合。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明表明这座超具规模的石头城就是黄帝所建,但其部落早期曾生活在黄土高原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第一次为上古时代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找到了现世支撑,黑眼睛黄皮肤的炎黄子孙终于追溯到了历史源头。

石峁遗址

这所石头城就是石峁遗址,这里也由此被学者们定性为“中国文明的前夜”。

史学家和地理学家曾将北纬37度奉为“地球生命线”,大约90%的古文明发源地和70%的古建筑遗迹都位于这条维度带。

我们所熟知的西方文明的摇篮雅典、古罗马城市土耳其安塔利亚、古陆上丝绸之路关口和田,都孕育于这条生命线上。

时至今日,黄土高原上已经发现了旧石器遗址两百余处,新时期遗址七千多处。这千千万万的文明痕迹再次印证了北纬37度的传奇。

此后这片黄土地上还先后经历了商周秦汉魏晋唐等数十个朝代的更迭,历代文明的沉淀赋予了黄土高原上独特的旅游资源,每一位华夏子孙都可以在这里寻找到流淌在自身血脉里的基因与密码。

荒凉贫瘠却恣意的野蛮生长

黄土高原集中了地球上70%的黄土,是世界上最大、最厚、最连续的黄土覆盖区。提到黄土高原,我们脑海中蹦出的关键词总是荒凉、贫瘠,似乎有一种挣不开的的宿命感。就像《龙岭迷窟》中展现的那样,黄土的确是这区域里的主色调,但它简单却不单调。

一眼望不到边界的黄土地

高原上只要晴天,就会万里无云,抬头便是天空的沁蓝色,低头便是砂砾的土橙黄,强烈的色彩对比犹如油画般浓郁鲜艳。

平坦的高原塬较为宽阔,常被当地人开发用于耕种种植,层叠错落形成梯田,不同于江南的婉约风格,高海报让这里的梯田显得更加辽阔无垠,阶梯分布的高原塬在绿色作物与黄土间画出一道道明显的分隔线,一圈圈粗犷的线条反而勾勒出苍茫的美感。

高原墚与陡坡凹地里星星点点散落着几棵树木与杂草丛,闪耀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些无人照拂的绿色毫无遮蔽的暴露在炙热的烈日下,干旱的荒原上可以想象他们发达的根系拼命扎根、倔强生长的样子,不矫揉、不造作、蓬勃而有张力。

黄土高原上的美丽梯田

近些年,保护生态的意识逐渐增强,退耕还林的成效也越发明显,黄土高原上的绿色也越来越多,逐渐展露它不为人知的盎然一面。

在陕北深处的林区,曾经的秃山荒岭在盛夏时节也能看到满目葱茏映的青山,尤其是一些有地下水流出的墚峁地区,植物与动物在河流的滋养下和谐共生着。

据年之后的卫星遥感照片显示,陕北全境的“绿线”北移了多公里,黄色的陕北正在隐退,绿色的陕北正在崛起。

秦砖汉瓦且听秦腔摇滚呐喊

地缘上的天然高度让黄土高原好像是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古城古镇里还保留着远古传承下来的穴居式生活状态。考究风水,更像是黄土地人生存下来的智慧结晶。

著名画家吴冠中年到黄土高原李家山采风时惊呼:“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就像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子,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找到。”

米脂窑洞古城全貌图/源自网络

榆林市也就是《龙岭迷窟》的拍摄取景地,这里的米脂窑洞古城择址时,枕山面水,负阴向阳,几十眼窑洞沿高原的线条平整排布,所谓风水就要采日月精华,那只不过是后人营造的一种噱头,这样的选择最主要的还是要保证百姓生活能够依塬有平坦耕地,能够临川有冲击河流滋养,有了耕地和水才有了生存的可靠保障。

如今行走在古镇中,城内地面的石板和石片随不同地形坡度,或平铺,或竖铺,一砖一瓦都在无声的诉说着历史的厚重。历经千年风霜,这里被重新赋予了影视取景地、游览地的价值,但它终究还是百姓们安居的栖身之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土高原滋养出的民俗文化也同样带着粗豪放的特性,秦腔、腰鼓、信天游就像是高原上的第二语言。

“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的惆怅;长在“阳洼洼”上的“二道道糜谷”成为了哥哥想妹妹的“由头”;“荞面壳壳羊腥汤”是“死死活活相跟上”的生死不离。这直白质朴的字句里记录着黄土人的平凡质朴的生活和爱恨情仇的纠葛。

热烈激昂的安塞腰鼓图/源自网络

白云蓝天下,塬墚峁川就是他们纵情歌舞的舞台,陕北汉子身穿黑棉袄,头扎白毛巾,腰间再系上一条红布,脚踏黄土,在牛皮打鼓的助威下,他们热情的舞动着。他们仰起头,喊着歌,吼出与苍天的抗争。

这片土地就这样依旧遵循着自己的节奏生存着,毫不理会外面世界如何日新月异的变化,这鲜明强烈的性格和独特人文景观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本就是一种传奇,也唯有这片土地能衬得起《龙岭迷窟》这般玄幻的题材。

苍茫辽阔的黄土高原

文化之美、壮阔景色、和原生态民俗就是黄土高原的三个标志维度,呈现出极具生命力的地域文化风貌和传统价值解读。目前《龙岭迷窟》还在热播中,观众跟随着胡爷、胖爷、金爷三位完成了一次次惊险刺激的体验。

不知道你会不会在追剧的过程中有去一探究竟的冲动?其实追剧和旅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去尽可能的感受远去年代的投影。不同的地方在于,一个用视觉感官,一个用脚步丈量。而旅游更胜一筹的地方就在于,旅途的过程中我们就是自带弧光的主人公。

“剧中得来终觉浅,探索高原需躬行”只有亲自去游览一遭,才能真正享受到这样不经任何加工的第一手新鲜感,打造出独属于自己的“余味悠长”,说不定我们此刻的轨迹在千百年后又会成就别人笔下的传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座墓中墓,一处传奇地,跟着龙岭迷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