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割柴的岁月已经离我们远去,但留存在心中的记忆,却仍然是那样的鲜明。
如今,人们的生活已远离了烧柴做饭,烧炕取暖的年代,但是,旧时,烧柴却是家家户户生活中的大事,“柴米油盐浆醋茶”柴是排在第一位的,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没柴烧的恓惶。
自古以来,上山打柴本是人类生活中的平常事,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却更加显得特殊和迫切。在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农耕民族的烧柴主要是靠庄家收获后秸秆一类的副料,只要庄家收成好,一般都可以满足一年四季的柴草之需。遇到歉收年,烧柴也只需少量补充。但上世纪中期这种基本平衡却被完全被打破了。那是一段非常特殊的年代,人民公社化大生产,一个生产单位,即一个生产队(一般是以一个小自然村为一个小队),男女老少几十人甚至是上百人在一块田地劳动。(俗称吃大锅饭)许多人出工不出力,“磨洋工”。久而久之,人哄地,地哄人,田间庄稼一年不如一年,一个劳动日值不了一毛钱。造成了人们少吃缺穿,也无柴禾做饭的困境,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饿死人的局面。那时候人们公社的大食堂实在维持不下去了。大食堂解散后,分散为家家户户自己做饭吃。当时,几乎每家每户都面临着无米下锅,无柴烧饭的困难。到山坡上割柴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常态,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几十年时间。
图源网络,下同
在我的记忆里,我第一次去山坡上割柴是八九岁左右。父亲看我年龄小,不让我去。但我总以为上山很好玩,非要跟着去。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实行食堂化,还不是农村最困难年代,上山割柴的人也不多。我去的地方叫陡陡坡,是浅山,离我家约七八里路。在我的记忆中那时是秋冬交替的时节,山坡上的柴禾很稠密,割的是一种叫黄柏蒹的柴禾,颜色呈淡淡的浅红色,有一米多高,枝干比麦秆稍粗,里面是空心,顶部有稻黍一样的头。那是我第一次上山,主要目的是玩,不会割柴,也没有割多少柴,当然也就没有体会到上山割柴的辛苦。等到年龄稍大一些,不得不上山割柴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割柴的辛苦和不易。
我家乡的人们割柴的山名叫千山,俗称北山,是关中平原东西绵延几百里的山岭。千山山脉是渭北平原和陕甘黄土高原的交界岭,主峰是箭括岭,也称岐山,海拔米左右。北山不比南山,(秦岭山脉)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瘠薄,山上植被很差。树木森林很少。故此,解放后国家对山上树木砍伐管理很严,每一个山口都建有木材检查站,上山割柴的人员一根木材棍子都带不出山,所以我们叫割柴,不叫打柴。不像“刘海打柴”一样,下山时肩上担的是树枝细木类硬柴。我们割的柴叫让柴(家乡人对蒿草一类柴禾的俗称)。主要是蒿草一类的植物。每年春夏时节满山坡密密扎扎,郁郁葱葱。秋冬时节,白茫茫的严霜覆盖了这些只有半年六个月多时间生命的植物,它们的生命也就此完结了。唐代诗人留有“咸阳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描写的就是这类植物。干旱少雨的冬季,山风一阵一阵从它们那已经枯萎的躯体掠过,风干了它们身体中的水分,它们就变成了人们需要的柴禾。这时,人们就用一种专门的铁镰刀把他们从地皮上齐刷刷割下,捆成一捆一捆,用扁担担下山,堆放在家院里,这些蒿草最后的归宿就是为人们烧火做饭而“焚身碎骨”。
上山割柴很辛苦,披星戴月,两头不见太阳。我的家离山坡很近,只有三四里路,被南乡人(离北山较远的人家)戏称为“烟雾畔”,(这是近山坡的一种自然现象,阴天或早晚多岚烟)上山割柴当天去当天返回。但离山更远一些地方的人上北山割柴更辛苦,有时当天无法从山上返回,需要在山坡住一晚,第二天才能返回,所以南乡人烧柴比我们北乡人更节省,更细致。
秋后冬初,开始割柴一般都在近山坡,单程路程十多里。很快,近山坡的柴就被割完了,得翻山越岭到深山中去割。来回路程五六十里。那个时候农村生活很苦,人们也习惯吃苦。上山割柴凌晨两三点钟就起来吃饭。然后带上割柴工具,一个小布袋子带上一点馍,就向山坡出发。北方,冬季的夜寒冷而漫长,路途之上静悄悄,四周很少看到灯火,只有夜空中的星星在空旷的天际中忽闪忽闪的眨着眼睛。我和伙伴们挈着扁担,在寒风中急急地赶路。为了提神壮胆,有时候还要吆喝几声悲壮激昂的秦腔。我们一般天明就赶到山坡,选择好割柴地方,就开始割。割柴前必须藏好带的馍,山上的乌鸦雀鸟眼睛可尖了,如果不注意,带的食粮叫乌鸦它们吃了,那你今天就喝西北风吧。那时的人惯于吃苦,上山没有装水的器皿,也没有带水的习惯。有时候割柴的山坡有积雪,口渴了就抓一把雪吃。很多时候,从凌晨吃饭时在家里喝点水,一直到傍晚从山上回到家中,中间长达十六七小时是无处喝水的。当然,如碰到附近有山泉的地方,能喝一口清凉的泉水,那就很幸运了。我们这一代人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如今看到孙辈们到公园去玩,一两个小时,总要给带上水,我们就感到孙辈们被娇惯的太娇气了。
在很长时间中,柴禾都是靠人们用扁担担挑。割柴虽然是苦力活,但它也是技术活。既要会割,又要会捆,也要会扎担子。捆柴必须先在山坡找捆柴禾的藤条,而葛条是捆柴禾最好的材料,如找不到葛条,就要想其他办法。
捆柴时,柴禾要一沓一沓很紧凑的参差排放,捆时要用力。捆出的柴捆要有样子,柴禾捆站立起来,要像姑娘的身体一样细细的腰,均匀而修长的身段。一担柴一般是四捆柴,一头两捆。两捆柴禾再用担绳(一般是牛皮做的绳子,结实耐用)捆在一起。扎担子时要找两节半米长,3公分粗细的木棍,把木棍和捆柴的牛皮绳放在一条线上,然后用扁担的撬杠作用扎入柴捆,再用力把柴禾举向空中,用同样方法把扁担的另一端扎人又一捆柴禾,柴担子就扎好了。一个成年人的柴担少则八九十斤,多则一百二三十斤。有经验的割柴人,收拾好的柴担,担起来平平稳稳,走起来忽闪忽闪,还挺威风的。上山割柴,工具也很讲究。扁担是点头的,最好是桑木的,既有韧性又有弹性,担起来轻省。镰刀钢口要好,要锋利。
深冬时节,到远山去割柴。一天时间是很紧张的。一般柴担子扎好向回返,大都是下午两三点钟。百巴斤重的一担柴担在肩上,开始还不觉得重,就像人们常说的俗语,灶火门上掂担子”。但是,担在肩上的柴担会越走越重。山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有些地方是羊场小道,有些山坡根本就没有路。担上重担走在这样的路上,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沟边陡坡,每一脚都得踩稳,不然,就会出危险,摔伤。担着一担柴由山坡向家里走,几十里路,随着精力的消耗,大冬天常浑身冒汗,一路走走停停。当走出山外,离家只有二三里路的时候,人已精疲力尽,只有担着柴担“挪脚脚”。(家乡特定语言,指走几步就要歇脚)这时候家里有人的也会跑来接担子,换下从山上下来的人。
七十年代以前割柴,基本都是人用扁担担柴,效率低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山区道路的改变,以后农村有了架子车,大多时间就用架子车拉柴。但是并不是所有山坡架子车都能到跟前去。有时候架子车放在公路旁,人们就把割的柴禾一捆一捆背下来,再装上架子车,然后拉下山。有了架子车后,割柴的效率是提高了,但劳动的强度却更大了。
那时家乡人拉架子车上山割柴,开始时只有箭括岭古道可走。箭括岭古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古道,据说最早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隋唐皇帝为了去九成宫山庄避暑,又多次重新开拓。箭括岭古道的路面全部是连山石,由于坡度陡急,路面铺垫的土层下一场雨就会全部冲走。裸露出的就是被千百年来的行人踩踏的光光滑滑的青石路面,这些青石路面虽古意盎然,但却一台一台,坑坑洼洼,十分难行。返回时装满一车柴禾,从岭后陡峭的路上拉上来十分艰难。前面驾辕者用力拉,后面人用肩膀在车后使劲顶。这样陡峭的路,车子如果倒退下去,就有可能车毁人亡。每个人都心里明白:能叫挣死牛,也不叫打住车。上了岭,又是陡峭的急下坡,要车辕仰高,车尾拖地,人在车前用肩膀和后背抗着慢慢下滑。等下得山来,浑身衣服早就被汗水浸透。
80年代,眉麟公路修通,这时农村的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上山割柴的频率已大大减少。如再去上山割柴,就走眉麟公路。虽然仍然辛苦,但比过去经常翻越箭括岭就好多了。
割柴的往事,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留下了太多的记忆。上学期间,每当夏季放暑假,我们小伙伴们就到沟边,塄边去割青蒿和枣子,用大背篼背回家,在家中的前院后院晒青柴。枣子浑身长刺,割枣子要用特制工具,半米多长的木叉叉。烧锅时也要用木叉叉把晒干的枣子向锅底下通。晒的青柴烧起来烟特别大,整个厨房浓烟滚滚,有时连人都看不清。这就是当时的生活条件,人们也习以为常。
我十五岁那年的腊八节,天气阴沉沉的,清早,天空还纷纷扬扬的飘着干雪花。当时,父亲却叫我和我哥去山上割柴。临近过年,人们割了一个大冬天的柴,稍近一点的山坡柴都割完了,要割柴就要走得很远很远,加之那天天气也不好,我就不愿意去,和父亲顶了几句嘴,我父亲本身就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那天他脾气大发,用一根比大拇指还粗的桃木鞭杆狠狠的抽打了我一顿。无奈,我只有和我哥挈着扁担上山。后来雪也停了,到了山坡上,我脱了棉裤看身上的伤,屁股上青一道,红一道。我在山坡上伤心地哭了。
夏季山坡返青,无柴可割。一个冬季,要把来年大半年烧的柴禾割下。冬天,每家每户的后院中,都有一个山柴摞子,农家人过日子,总是要精打细算,百日打柴不能一日烧。
年9月份,我从西藏部队回家休探亲假,毛主席逝世的那几天,我还在山坡割晒青柴。(就是把还没有风干的柴草割到,在山坡晾晒,等晒干后再到山坡上收捆起来,拉回家)那时候我已经在部队是一个小军官了。
在我的记忆里,从我小时候第一次上山割柴,到最后一次去山上割柴,上山割柴的时间,在我的生命中断断续续存在了20多年时光。
那时上山割柴,辛苦不要紧,最使人发愁的是缺衣少穿。山坡上荆棘丛生,很费鞋衣。那时棉布极度缺乏,况且,衣服鞋子都是手工制作,做一双鞋非常不容易。我三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一直是奶奶经管我们,我十二三时,奶奶得了痛风病,晚上胳臂痛的难以入睡,从此就没有办法再给我们拉鞋底了,无耐我和我哥学会了钉鞋底。那时我们都是半茬男孩子,生活所逼,不得不为。
上世纪70年代,农村的情况还非常困难。我岳父家孩子多,那时经常没吃的没烧的。每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月,我岳父都要去乾县临平量玉麦。有一次弄到了粮,却没有柴禾烧火做饭,全家人饿着肚子等岳父到山上柴割下来烧锅做饭吃……
在农村,自古以来,这类又累又苦又脏又危险活都是男人干的活,一般不叫妇女干,更不会叫姑娘女孩儿干这些活。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有的夫妻共同上山割柴,有的父亲引着十四五岁的姑娘到山坡割柴。为了生活,也顾不了那么多讲究,也不怕人笑话了。人的一生,贫穷困苦的岁月犹如一把割肉的刀啊!
岁月悠悠似流水,往事历历在眼前。人老了,却总是非常怀念旧时的人物。过去割柴时经常跑的山坡,走的路,已经像分别多年的朋友一样,多少年再也见不到面了。近些年我曾几次邀约当年一块儿割柴的伙伴再去看看那些地方,但一直无法成行。其中最想去看的地方叫“枣阿沟梁”。那时我们队在箭括岭西山下有一处山庄,“桃沟山庄”,山庄一年四季有人常驻。我们经常从山庄向家中担柴禾,路上要翻越一座小山。路途有一段陡坡人称“好汉坡”,那座小山的山梁就叫“枣阿沟梁”。那是当年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山梁的小路旁有不大不小的几块石头,是行人经常落座的地方。从桃沟山庄担着柴担向山下走,每每爬上“好汉坡”,到了山顶,都要在“枣阿沟梁”喘口气,歇一歇。劳累后的暂短休息,是那样的美妙无穷。远山近景,白云缥缈,清风拂面,人浑身舒坦,精神倍增。当年,那暂短的惬意,至今仍留在心间!
去年秋天,我回到老家,和我那个常年在家的侄儿一起去山上,准备到当年我熟悉的那些地方再走走。再看看那里的风景,再能沐浴一次“枣阿沟梁”的清风。谁知刚走到山坡下就没有路了,这些年再没有人上山割柴,也就再没人走那些路了。当年窄窄的小路,早已被荆棘蒿草覆盖得严严实实,已没有小路的影子。转眼间,人已迟暮,看来这一生想再去看看那熟悉的地方,那熟稔的风光已是不可能了,留在心中的只剩下对岁月深深的眷念与感叹……
作者简介
于同兴,笔名,于辉,箭括岭山民,男,生于年,陕西岐山县京当镇杜宫村人,退休公务员,爱好文学,近年曾在有关报刊,平台发表纪实散文40多万字,著有纪实散文集《流淌的岁月》,宝鸡市作协会员。
于辉
被遗忘的岐山农家小吃
于辉
旧时的麦收时节系列文记(一):杜鹃声里盼麦黄
于辉
旧时的麦收时节系列文记(二):远道而来的麦客
于辉
旧时的麦收时节系列文记(三):碾麦场上景如画
于辉
儿时故乡那片山水(上)
于辉
儿时故乡那片山水(中)
于辉
儿时故乡那片山水(下)
于辉
在农业社吃大食堂的日子
于辉
怀念未曾谋面小侄女的离去
于辉
学校生活琐记
于辉
箭括岭传奇
长按数字复制打开支付宝领取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