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东汉著名政论家、思想家王符的故乡,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大县,名扬陇上的“民间剪纸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甘肃首个“中国书法之乡”。
这片千年文化濡染的土地,百姓崇德持善,重情尚节,耕读传家,勤俭自强。但由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发展滞后,文化的深厚内涵和传承优势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镇原这个农业大县的发展现状,贫困让这个县沦为国扶重点贫困县,也让这里的群众长期以来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枷锁。
摆脱贫困,人民希冀;脱贫攻坚,时不待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镇原县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再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
镇原县总人口53.15万人,年精准识别深度贫困乡镇1个、贫困村个,其中深度贫困村80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55.8%。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23万人,贫困发生率36.21%。这些数字犹如一座座横亘在镇原干部群众面前的大山,是全面小康路途上的天堑壕沟。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良好政策机遇,让穷怕了、苦怕了的干部群众欢呼雀跃,他们纷纷立下军令状,签订承诺书,认领“穷亲戚”,悬挂“作战图”,扎根扶贫一线,讲政策,谋产业,办实事。春促备耕,夏帮麦收,秋藏硕果,冬送温暖,山川原野,院落炕头,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和绵长的话语。随之带来的是群众生活的日新月异。
一纸承诺,七载奋战。庄严的承诺一步步变成了群众期盼的现实。至年,镇原县稳定脱贫户人,贫困村退出个。年实现整县脱贫。
一
东汉著名政论家、思想家王符是镇原籍彪炳史册的思想文化巨人,其所著《潜夫论·务本》一文认为:“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陇东是古老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这种文化文明在镇原及周边县区都得到了很好地传承。在老一辈农民的身上,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农本、粮本思想的根深蒂固。一个地区农耕文化特征越鲜明经济发展就较落后。让这样一个县跟上全国步伐,短时间内实现全面小康,何其艰难!
传承与现代既矛盾又统一。它是文化的矛盾,是旧式农业主体与新型农业主体之间的矛盾,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间的矛盾。几千年来,这种矛盾的此消彼长从未停止过。单就耕作方式看,农业合作社时期是近现代以来耕作技术最现代化的时期,各村大中小型机械齐全,农业集体化、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现在在一些村史馆甚至村头还可散见几十年前废弃了的履带拖拉机。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种合作化得不到普遍认可和坚持、半途而废,不是农业经营和生产体制的问题,而是管理体制的问题、群众思想未得到根本转变的问题。21世纪的前十年,二驴抬杠式的原始耕作方式在落后地区仍很普遍。老式农民即便用?头挖地,他们的心里也是踏实乐呵的。
消除贫困首先要消除思想贫困,落后固化了农民的思想,贫困限制了农民的思维。镇原县是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不解决农民的思想、思维问题,全面小康将难以实现。
改变农民的小农思想难,但丰富充实他们的头脑却相对容易。让新知识、新理念在与旧思想的碰撞中,达到取代提升的目的。
镇原县探索实施“扶志扶智”工程,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用“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要扶德”的理念,引导群众走出长期以来形成的自我束缚的圈子,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通过开展政策宣传、舆论引导、价值引领、文明创建、文艺润心、文化惠民、科普培训等一系列活动,让贫困群众掌握致富技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信心。
殷家城乡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作用,挖掘提炼本乡李园子村“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学成精神,多方宣讲,让张学成精神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成为帮扶干部奋勇当先、贫困群众奋力脱贫的精神坐标和强大动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向着幸福美好新生活慷慨迈进。
平泉镇探索建立“百姓宣讲团”,选聘农技能人、致富模范、新乡贤为讲解员,为村民分析讲解农村发展机遇、惠农政策,传授养殖种植“土办法”、赚钱致富好经验,达到了承古风、树新风,以“扶人”助推扶贫,以人的“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的目的。
农民宣讲团,农民讲农民听。这是农民教育培训的新途径。讲政策不再说教,讲法律不念条文,讲技术不作比划,讲经验不读资料,讲故事体现“原味”,讲实例体现“趣味”,用“土话”讲“土办法”,“用农民的话讲述农民的故事,用身边的故事教育感染身边的人”。不仅固定讲授,而且流动传授,不仅讲技术、政策,而且调解矛盾纠纷,这种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起到精神上扶志、思路上扶智的效果。
层层选拔出来的农民授课骨干,都是群众眼里的“能人”,要么知识面广,要么日子过得好,农民服气,自然愿意听讲。
白静红就是这样一位让农民服气的“能人”。他是平泉镇湫池村委会主任,平时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静腼腆,却一肚子学问。从《中华文化史》到《中国精神系列读本》和党的各类政策解读读本,他均有涉猎。
年,42岁的白静红自学考上了甘肃农业大学,主攻农林经济学专业,取得了大专学历。他还向镇上的年轻干部请教,学会了制作课件。
因为学识渊博,他不仅是村里的“文化达人”,更是镇里的“文化名人”,加上到处讲课的缘故,平泉镇的干部群众大多都认识他。
自从被聘为“百姓宣讲团”成员后,白静红认真学习,精心备课,他主讲的党的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理性看待精准扶贫、扫黑除恶四个方面的内容,已成为镇上的“经典科目”。
“让农民愿意听课、喜欢听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切合农民的需求,还要用农民的话讲出来,讲得通俗通透、直白鲜活,这样政策才能真正被群众‘消化’。”白静红说。
用农民带动农民,用农民改变农民,这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比行政手段更简捷和凑效。
洪河村慕明军夫妇以前一直在深圳等地打工,年回到村上后,借助精准扶贫贷款,搞起了设施蔬菜,养起了肉牛。特别是在养牛上,慕明军有着独到的见解:“我养牛的绝招是配油渣,油渣要前一天晚上泡好,第二天一早,把泡好的‘油渣糊糊’和秸秆一起搅拌,然后撒上饲料和麸子,牛吃得香,也容易上膘。”
慕明军用他的“科学”和“土办法”,把牛从最初的5头养到了现在的15头,头头毛色鲜亮、膘肥体壮,加上他经营的4座蔬菜大棚,每年收入至少七八万元。回家不到两年,慕明军不仅脱了贫,还成了村里的脱贫致富创业先锋,被镇上聘任为宣讲团成员。现在一有时间他就随镇上的宣讲团到各个村传授自己的养殖经验。群众乐意听,也愿意学,周围的养牛户逐渐多了起来。
农村曾经是精神文化最贫瘠、最荒芜的地方。到过最贫困村庄的人都忘不掉那些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眼神中流露的空洞和孤寂。
“精神需要文化滋养。”读者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升说,以前贫困群众之所以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根本原因是缺乏精神文化的浸润与影响。
“没有文化的滋养,精神的土地终究是贫瘠的。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扶贫不仅需要扶物质,更需要扶精神、扶志气、扶文化,读者出版集团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彻底斩断贫困群众精神上的‘穷根’,从精神思想上帮助他们‘站起来’,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刘永升说。
读者集团在镇原县庙渠镇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充分发挥其出版、印刷、发行、宣传、文化策划、阅读活动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实施读者乡村文化驿站、“读者光明行动”、书画展览、名师进校园、教育培训等扶志扶智一系列文化扶贫工程,进行舆论引导、思想疏导、典型引路、真情帮扶,为贫困群众送去精神食粮,拔掉“思想穷根”,激发脱贫勇气,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以前干啥都没有劲儿,帮扶干部经常来我家,帮我找致富门路,让我对生活有了信心,现在我养了牛,盖了新房,日子越来越好了。”庙渠镇四合村村民罗志成高兴地说。
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
走进六十坪村孙小军家,14岁的聋哑少女孙雅盈在妈妈的陪伴下学习,看到驻村干部又来了,她那美丽的大眼睛里露出了喜悦。“孩子在庆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读书,因为家里困难,辍学两年,帮扶干部知道情况后,联系集团捐助元,让孩子重返校园。”孙雅盈的妈妈说。一旁的孙雅盈用手语表达着她对读者出版集团的感激和对读书学习的热爱。
在庙渠镇六十坪、店王、四合3个村部,“读者乡村文化驿站”的牌子格外醒目。一本本图书、杂志、典籍,散发着油墨清香;一张张旧照片、一件件老物件,再现了原汁原味的陇东历史;古拙鲜艳的庆阳剪纸、绚丽多彩的庆阳香包、刻法古老的庆阳皮影,让浓郁的陇东民俗扑面而来……村里的孩子们在此看看书,老人们摸摸老物件、下下象棋,青年们学习最新的科技致富知识,其乐融融。
“娃娃们很喜欢到村里的读者乡村文化驿站,也喜欢在家看读者出版集团捐赠的读物,每天都要看一会儿,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娃娃们有了文化知识,才能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店王村村民常钧贵由于受条件限制未能念成书,心里一直感觉很遗憾。
“读者乡村文化驿站”陈列了读者出版集团出版的图书杂志等读物,同时收藏民俗,守望民间。摆放了从村民中征集收购的书画作品、香包、老物件、图片、奖状、证书等。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同时,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读者乡村文化驿站”已成为文化传播、思想教育、村史陈列的新型阵地。
店王村驻村第一书记朱黎明经常把村里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指导他们读书,引导他们用笔去表达内心,描绘世界,孩子们总是期待着去参加朱叔叔的“读书沙龙”。
“文化的力量似乎并不足以立竿见影,但没有群众自身的觉醒,扶贫的效果恐怕也有限。帮助孩子们进行文化教育和精神塑造,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帮扶才能起到源远流长的效果。”朱黎明说。
文化是镇原的底蕴,也是脱贫攻坚的无形助手和力量。像“读者驿站”这样的村史馆,在镇原的各个村所基本都有,各有特色,各有侧重。文化正以无可替代的滋养力量,让镇原县焕发着蓬勃生机与崭新活力。
二
盛夏时节,走进殷家城乡,一路上空气格外清新宜人。一条条平整的柏油路和砂石路,一座座新修的房子,一块块平整的梯田,一处处愉快的生产场景,引人注目,一个全新美丽的新农村展现在眼前。
殷家城乡是镇原县唯一的深度贫困乡。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人畜饮水困难、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是这个乡由来已久的标签。
精准扶贫就是要解决这些最贫困地区、最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柴米油盐,吃穿住行,上学医疗,这些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看似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关乎民心的大事。
殷家城等北部乡镇基础设施落后,群众住房大多以窑洞为主,土质疏松,极不安全。住房问题是户内脱贫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广大帮扶干部的心病。
“我申报了易地搬迁项目,已经住进了新房子。我以前住的是土窑洞,出行条件也不好,新房子建成后,我们一家就高兴地搬过去住了,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殷家城村贫困户白天真指着新房子激动地说。
对于基础条件差的乡村来说,基础建设脱贫了群众就脱贫了。殷家城乡这个曾经被认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近年来已是另一番景象。新铺柏油路14条56公里,建成砂石路52条公里,几乎是前些年该县修建路程的总和。建成李园子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处50户,实施危窑危房改造户,彻底解决了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方山乡关山村村民刘生荣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一直居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窑洞里。年危改指标下来后,乡村两级优先为他安排。乡村干部多次入户协调解决建房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帮他统筹资金,统一组织备料、统一组织建造,修了三间新房子,他几乎没操什么心。
“原来的窑洞塌得不行了,多亏乡上和村上给我帮忙,备料、给钱,很快就把房子盖成了,现在都搬进去了。国家的政策就是好,干部就像亲人一样。”刘生荣激动地说。
据悉,关山村像刘生荣这样的贫困残疾户一共有13户,针对他们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这一现实问题,乡村组干部多次进村入户,为他们统一选址、统一备制砖料、统一找工队,彻底解决了贫困户、特困户、残疾户的后顾之忧。
在危房改造中,镇原县还摒弃了过去“一改了之,一补了之”的简单做法,将危房改造同解决独居老人生活结合在一起。对子女或者老人一方有安全住房的家庭整合户口,这样既解决了双方的住房安全,又让独居老人能安度晚年。将精准危改工作与村庄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采取集中联建、分户自建、维修加固窑洞和购买商品房等方式,全力推进农村危房危窑改造工作。组织培训工匠多人次,使农村危房危窑由“粗放改造”向“精准改造”转变。
临泾镇良韩村村民段克俭老两口生活,都60多岁了,所居住的几间土坯箍窑建成快四十年了,年久失修,已经破烂不堪。乡村干部多次动员他修新房,老人嫌要花钱,缺少劳力,迟迟不愿动工。后来政府给他划拨了新的宅基地,帮助他修建了三间砖木结构房子,让他们在新居里安度晚年。
南川乡村民慕小娟的母亲84岁了,独居在老家的旧窑洞里,乡村干部担心她的生活和安全,希望她能搬过去和女儿一起生活。她的女儿也是多次请老人和自己一起生活,但老人总是显得不情愿。村干部一次次地跑,一次次地劝,才终于做通老人的思想工作。看到母女相聚的幸福画面,连村干部也受到了感染。辛苦坚强了一辈子的农村老人,他们渴望与子女团聚,又害怕给子女添麻烦,宁愿忍受生活的困难和精神的孤独。他们需要的不是一座新房子,而是来自亲人的温暖。
只有从实际出发,切实保障和改善不同家庭、不同群众的生存生活条件,才能更加符合群众期盼,才能让小康梦变得更加现实。
对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度贫困自然村,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面貌,仅靠一般常规的扶贫措施见效慢、成本大、效果差,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移民搬迁。镇原县采取行政村就近安置、新建小区和集中供养安置、分散安置等方式,宜迁则迁、宜散则散、宜并则并,多渠道开展易地扶贫搬迁。
马渠镇景塬行政村赵山自然村的贫困户张建业因病致贫,家庭三口人,母亲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他自己年也得了心脏病,就剩妻子一个劳力。沉重的压力让这个纯山区家庭陷入困境,改变居住条件有心无力。
在征求张建业个人意愿后,马渠镇政府给他申报了异地扶贫搬迁项目,让他在县城惠达家园拥有了一套宽敞舒适的房子,装修得很好,甚至置办了部分生活用品,可直接入住。
方山乡关山村53岁的杨光春年搬迁到孟坝镇移民搬迁安置点,不仅住上了新楼房,还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在离家不足米的商业街谋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新城乡朱塬村村民雷天锋搬迁的新家是标准的“二层楼”。雷天锋以前住在山里,基础条件差,种地困难,搬迁后孩子上学方便了,平时闲了还可以去门前的广场跳跳广场舞,生活舒适而满足。
武沟乡武沟村村民王军海原来住在山上的窑洞里,种着几亩薄田,“靠天吃饭”。搬到了安置点后,王军海搞起了养殖,儿媳妇也娶进门了。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居住在山区的群众告别了破窑洞、土坯房,住进了环保抗震、舒适安全的砖混结构新房,有效解决了行路、吃水、入学等问题,并通过增收致富产业,引导农民就业创业,搬迁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年以来,镇原县累计筛查农村住房11.82万户,核发鉴定报告、达标认定书、安全标识牌9.52万户,改造危房(窑)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2.65万人,实现了“住有所居”的目标。
对于生活在山区的群众来说,有一条平坦的油路或水泥路是几代人的期盼。以前有些村组只有一条窄小陡峭的通村路,路面坑坑洼洼,不要说发展产业,就是群众的基本出行也没有保障。
按照优先建设“扶贫路”、提升“产业路”的思路,镇原县将交通建设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凝聚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大力量,着力破解群众出行难题。
“过去这路是稀泥路,娃娃上学、出行都不方便。现在修好了,出行很方便,我们感到非常满意。”南川乡桃园村村民祁玉琢说。
三岔镇大原村贾志勇说起这几年的好日子,感叹道:“都是托了修路的福啊!我们这以前路不好,信息不灵通,粮食、牲畜都卖不上好价钱,现在路终于通了,群众过日子都有信心了。今年我养了11头牛、20只羊,还种了35亩全膜玉米,每月都有商贩上门来收购牛羊呢。”
一条条通畅乡村的硬化道路,让农民实实在得到了实惠。路通了,改变了偏远山区群众的出行方式,让群众享受到了安全、快捷的交通服务,成为了群众出行的“便民路”;路通了,进村拉运农产品的车辆更多了,村域经济更有活力了,也成为了农民发展生产的“致富路”。
镇原县积极打通“主动脉”,联通“毛细血管”,大力建设等级路、打通断头路、开发产业路、硬化村组路,近年来累计投资19.34亿元,修建农村公路.76公里、村组砂石道路公里,道路建设方便了群众出行,带活了一方经济。
文明优美的环境,是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环境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走进镇原县南川乡,房屋整齐划一,树木苍翠挺拔,广场干净靓丽,所到之处清新整洁,目及之处心旷神怡,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镇原县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为了把精准扶贫与美化人居环境同步推进,镇原县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彻底清理房前屋后、村内主干道垃圾,重点整治柴草乱码、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拆除村内主干道沿线乱搭乱建,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坍塌破房、残墙断壁,帮助消除视觉贫困。
开边镇针对特困供养等兜底保障对象“住处长期无人收拾,杂物乱堆乱放,被褥衣服破旧脏乱”的问题,在逐户走访查看的基础上,调动镇村组干部,采取清扫环境卫生、配置生活用品、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帮办实事,解决户内视觉贫困问题,特别是对于户内没有劳动能力、甚至生活无法自理的对象,通过动员户内购买生活用品、监护人帮助改善基础设施等办法,解决实际困难。
除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公益性岗位也成为环境整治的“好帮手”。“以前看见村内环境脏乱差,感觉与自己没关系。自从今年在公益性岗位工作,见到垃圾我不仅会及时清理,还会引导乡亲们爱护村内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新集镇段掌村公益性岗位人员杨岁娥说。
结合精准脱贫,镇原县在全县设立公益性岗位个,用于各村组在贫困户中选聘卫生保洁人员,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及时转运,实现带贫与保洁双重效益;按照户分类、组收集、村运转、县(乡)处理的模式,做到组有垃圾箱、村有垃圾暂存点、乡镇有垃圾填埋场,解决了垃圾暂存、收集和处理的问题。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镇原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
镇原县贫困,到底“贫”在哪里,“困”在哪里?缺劳力?农业人口49万多;缺土地万亩耕地,人均3.5亩。
多年来,镇原县委、县政府一直在苦苦探索——缺少适合本地条件的产业,缺乏农业合作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产业兴,万业兴。脱贫攻坚最终要靠产业攻坚。让群众从产业中获取收益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帮扶。
镇原县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大力培育肉兔、肉羊、肉牛养殖,万寿菊、瓜菜、药材种植等特色富民产业,从而形成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产业扶贫发展新格局。
方山乡贾山村,一个被深山围困的小村。全村户、人,贫困发生率曾经高达53.25%。在脱贫攻坚关键之年,由国务院挂牌督战。
“贾山村脱贫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村里没有主导产业,形成不了带动。”方山乡党委书记高亚丽说。
“肉兔养殖是个短平快、无人畜共患病、成本投入低的产业,一只母兔一年可以繁殖50只肉兔,一只肉兔纯利10元,一年一只母兔就可以带来元收入。”天津市静海区在镇原县挂职干部张俊荣说,经过多方考察,静海区把肉兔养殖作为重点帮扶产业,筹资80万元建起了万只肉兔养殖合作社及饲料加工车间,并购进基础母兔只。
有了合作社这个龙头带动,多年贫困的贾山村,开始有了新的希望。
贫困户杨明世懂养殖技术,被聘为合作社的肉兔饲养员。他饲养兔子很精心,干得很起劲儿。“没有天津人民的支持,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每月到手的2元固定工资中,有1元是天津企业提供的公益岗位补贴,今年脱贫没有问题了!”杨明世心里面踏实了。
同村的贫困户贾文章也不再外出打零工,和杨明世一起,成了合作社的一名饲养员。他第一次见兔子还能这么养:在宽敞整洁的兔舍里,标准化的欧式笼舍整齐划一,伴着轻柔的音乐,兔子们悠闲地玩耍,渴了到U型龙头边喝水,连清粪都是按下按钮自动完成。
“心里有底了,跟着合作社走,准没错儿。”贾文章有4个孩子,家庭开支较大,他又在家里养了30只母兔,还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笼具是由合作社免费提供的,对于我们贫困户还有元启动资金补贴。”
为带动更多农民发展肉兔养殖,合作社建立了“+”的养殖模式,即三方联动(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和一个肉免品牌。
杨光耀家3个孩子都在上学,每年因学支出就高达3万元。对于脱贫摘帽,他有着强烈的渴望。“再苦再难,也要供娃娃们读完大学!”他家里种了60亩地、养了60只羊和30只兔子,还有6箱蜜蜂。
老杨直言,现在啥也不愁,甩开膀子干就行了。“天津的金仓公司与我们签订了合同,粮食、肉兔、羊都不用担心销路,金仓说有多少收多少!而且绝不会低于市场价,人家还上门收购。”老杨现在干劲儿十足,他成了金仓公司的收购联络员,最大限度地把乡亲们滞销的农产品收上来。今年前半年,乡亲们就有吨小麦是被金仓公司收走的。
肉兔产业的建立,让乡亲们增收信心更足了。现在,合作社的母兔已经陆续产下几百只小兔,预计到明年,就可以实现年累计出笼5万只的规模,届时社员们就能真正享受到发展分红。
同一个山村,因肉免产业的崛起,讲述着与几年前完全不同的故事。山虽然还是那座山,但人早已不是那些人,依靠产业致富激发的内生动力,早已在他们的心里扎根生长。
作为农业大县,要发展还得围绕种植和养殖做文章。地域的优势在哪里,产业的选择就在应该哪里;群众的传统基础在哪里,发展的重点就应该在哪里。
过去,茹河沿川是出了名的穷川,一无矿产资源,二无工业项目,群众只种小麦、露地玉米、洋芋等低附加值作物,忙碌一年,一亩地纯收入不足元。现在发展大棚瓜菜,1亩地一年纯收入可达七八千元。开边镇兰沟、陈坪、解放等村大部分群众依靠大棚瓜菜发了家致了富,村上还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发展种植,现在基地内的瓜菜已远销西安、银川等地。
走进开边镇兰沟村设施瓜菜基地,株株辣椒欣欣向荣,颗颗西红柿饱满红润,处处散发着生机勃勃的气息。基地负责人李振龙每天穿梭于多个温室大棚之间,悉心侍弄这些蔬菜。他说:“这些菜都是去年9月前后栽植的,一个棚一茬产值大约在1万元,春秋两茬可以收入2万多元。”
“去年,我把自家的2亩土地流转给众合兴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还入股了一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今年,我在合作社里边打工边学技术,每天能挣多元,加上入股分红和土地流转金,收入不少呢。”开边镇解放村贫困户朱九奎说起自己现在的经济收入,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开边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带贫模式,大力发展设施瓜菜产业,把特色瓜菜种植作为带动全镇产业发展、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鼓励农户将自家的土地集中连片转租或入股龙头企业和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让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和合作社股东,农民们一手拿租金,一手领分红,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实现了多元化增收。
从浙江引进的庆阳农兴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千亩礼品西瓜基地。在开边镇解放、兰沟、开边三个行政村流转土地亩,建设钢架拱棚7座,年产西瓜1.5万吨,销售收入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万元,户均达到1万元。基地还带动指导周边多个农户以多种形式发展瓜菜生产0多亩,增加农户收入。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镇原县已建成2个万亩设施瓜菜示范片带,带动全县种植瓜菜22.8万亩,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单一、粗放的产业带来的必定是单一、短期的收入。镇原县多元发展,重点探索,多方延伸产业链条。把产业培育与环境美化同步推进,让荒山变美景,坚定他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决心,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在生活习惯上先“脱贫”。集观赏、药用、食用、环保等经济价值于一身的万寿菊被确定为这种产业。
万寿菊对生长环境要求低,相对劳动强度较小,经过考察、试种,适合在镇原县种植。镇原县引进立达尔万寿菊加工企业,建设万寿菊种植基地,大力推广,全县万寿菊种植面积达到了7.4万亩。
“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科学规划、全员参与’的原则,对有劳动力的农户,鼓励每户栽植万寿菊3至5亩,对劳动力不足或地块面积较大的农户,引导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统一栽植经营。”临泾镇新堡村村支书段建平说,村上新建了千亩万寿菊示范点,栽植万寿菊亩,其中67户贫困户栽植万寿菊亩,亩均纯收入2元。
依托万寿菊产业,镇原县在武沟乡、孟坝镇各打造万亩万寿菊旅游观光园1处,同时新建婚纱摄影、休闲木屋、亭阁台榭等景观小品,通过举办集体婚礼、万寿菊采摘比赛、书画艺术交流、“万寿菊”杯广场舞选拔比赛为主题的“万寿菊”文化旅游艺术节,借助“旅游+”理念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走进南川乡沟卢村老党员段明贤家时,段明贤正在羊棚里喂羊,看着一只只膘肥体壮的羊儿,段明贤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一直在养羊,前几年养了十几只,这几年合作社养羊前景很好,我就扩大了养羊规模。年又购买了二十几只,都是育肥羊,到腊月卖出去些,应该可以卖10元左右。”段明贤算着收入账。
在沟卢村,像段明贤这样发展养殖业的家庭还有很多,养殖加上务工,一年下来家庭收入能达到三四万元,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能有这样的好日子,主要还是村里合作社的功劳。”沟卢村党支部书记苟等文告诉笔者,年,由市扶贫办牵头,村民入股在沟卢村建办了鸿运通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新型养殖方式养羊,一年下来,合作社运营得很不错,村民看到了规模养殖的效益,积极性很高。
据了解,鸿运通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91户,入股资金万元,养羊规模只。年6月完成第1次分红,分红资金10万元。合作社还与贫困户签订饲草种植协议,户均种植饲草三亩,收益0元左右。带动42户贫困户发展养殖,实现了贫困户稳定增收。
围绕肉羊产业发展,镇原县大力推进饲草保障、种羊繁育,肉羊育肥、产品加工,技术服务、市场营销六大板块建设,全力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金字塔”式肉羊养殖体系。至年7月,镇原县肉羊存栏量达82.6万只。
乡乡有带贫产业,行行有龙头企业,村村有合作组织,户户有发展依托,业业有农业保险。这是镇原县产业发展的产业思路和目标。
为推进肉羊产业发展,镇原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中盛华美羊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镇原县久鼎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中天羊业等5家龙头企业,建成城关镇七里河种羊繁育场、方山乡王湾村万只黑山羊保种繁育基地等11处良种繁育基地。新建孟坝镇万只奶山羊养殖基地及奶粉生产线,30万只肉羊、3万头肉牛屠宰线,建成西部青、华德、天润禾等大型饲草加工企业7家,进一步健全了饲草加工和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产业链条。全县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经营土地40.12万亩,辐射带动贫困户5.6万户,认定各类示范合作社累计共家,初步构建起了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横看产业连成片,纵观链条成一线。产业对路子、成规模、可持续让过去贫瘠的山川梁峁成为花的海洋、药材的宝库、饲草的天地。曾经破旧的老庄旧院在兔、牛、羊等家畜的入住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
盛夏七月,山川秀美。平展干净的油路直通乡镇、村组,沿路万寿菊金黄鲜艳,中草药茎粗叶茂,玉米墨绿葱茏,天蓝色的彩钢顶养殖小区点缀于山间,像大山的眼睛,鲜亮而充满生气。
广大帮扶干部用热血和汗水浇灌出了一个个崭新而活力四射的新农村。
脱贫攻坚,彰显的是党群、干群一家亲的强大凝聚力,体现的是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的精神合力、经济动力和情感魅力。精准扶贫以来,中央和省市县乡五级名帮扶干部与4.24万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下派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人,驻村干部人。这些新鲜的血液带着城市的温度注入到农村、贫困户,滋养了这里的草木和人心。
心的温度改变了这里的贫困度。
郭原乡毛庄村位于镇原县西部,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塬兼有,贫困发生率58%,是全县8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而张卓然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干部,生活在繁华的首都。
张卓然和毛庄村的交集始于年8月。
当时,张卓然主动向组织提出了到基层“墩墩苗”的想法。他是一名党史工作者,而脱贫攻坚是党的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能投身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历史进程中,让他无比激动和兴奋。
“我想亲身感受一下广阔的西部,想体验体验贫困地区农业及农村发展情况、农民生活状况,想尽力为贫困群众脱贫尽一份力。”张卓然说。
怀着这颗朴素的初心,张卓然来到毛庄村担任第一书记。
过去,毛庄村党支部是一个典型的软弱涣散班子,工作不得力,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群众增收缓慢。
上任之初,这是摆在张卓然面前的第一道难关,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关。
在张卓然看来,基层组织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就等于丧失了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张卓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整顿班子、改变现状的绝佳机会。他当机立断,积极组织全村党员和群众代表学习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
张卓然编印了一本简洁易懂的《十九大报告学习手册》,发给党员和群众,用接地气的话语耐心细致地讲解。
为进一步增强学习宣传效果,张卓然又在乡党委支持下,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进农家、进校园、进网络”活动,装制宣传车1辆,把《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