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东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三晋考古》年8月31日
武乡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北缘,是一个以黄土丘陵为主的土石山区。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河流交错。属海河水系浊漳北缘流域,浊漳北源发源于晋中市榆社县的柳树沟,南流入武乡后,改称武乡水,再南而入太行大峡谷的昂车关,又称为关河。
东村遗址位于武乡县城东北约2.5公里,在东村东北约1公里处。遗址所在地属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断崖,西、南部为缓坡,东临关河水库。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图一)。拟建中的太长高速公路南北穿过遗址区。4年2~4月,为了配合太长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长治市文物旅游局、武乡文物管理所组成考古队,在高速公路占地范围内选点进行了发掘。根据遗址地形及遗迹的分布情况,分四个小区布方,共布5x5米探方24个,发掘面积平方米。其中I区探方12个,编号为:IT-T;H、ni、]V每个区4个探方,编号分别为HT~T,1HT~T12O,IVT~TOT西南角GPS测点为北纬36。5007.3”,东经。.4”,海拔米(图二)。
一、地层堆积
四个发掘区内遗迹现象简单,均无文化层,耕土层下即为灰坑。现以T南壁剖面为例说明地层堆积情况:最上一层为耕土层,厚约0.2米。耕土层下即为H.H,HWH,H打破Y1,其下是生土。H内堆积为黑灰土,间杂薄层呈斜条状的浅灰土,最厚处0.6厘米。出有附加堆纹罐,小口壶、泥质盆、豆等仰韶晚期器物残片,和少量石器如刀、铲、斧等。H堆积为浅灰土,最厚处1.1米。出土陶片少,器物种类和H中一致,另出有石纺轮、石铲等。Y1已被破坏殆尽,仅残存部分火膛,窑内堆积中只出有寥寥可数的几块碎陶片(图三)。
灰坑间有六组打破关系:H—H一H;H—(H、H)一H;H、H—H一H;H—H、H;H—H、H; (一表示打破)。其中H-H器物特征基本一致,有一件器物残片分散于不同灰坑的情况,应为同一时期遗存;H、H、H出土陶片太少,不具备器物排比的条件,可供比较的有H一H一H;H—H;H一(H、H)—H三组打破关系。后两组器物中,难以比较出其间的差别,可视为同一时期遗存。H和H的夹砂罐相比较,H的夹砂罐口沿多为折沿尖唇或尖圆唇,普遍有鸡冠状鎏耳,最大腹径在上腹部;H的夹砂罐口沿,方唇上饰花边,最大腹径下移,不见鸡冠状鎏耳。据此早晚期夹砂罐的演化特点,H-H和H的特征一致;H、Hl13、H中的夹砂罐不见或少见鸡冠状鋬耳,罐体趋于瘦长,最大腹径下移,这些特点和H的夹砂罐相近,和H、H-H的夹砂罐存在较大差别。根据遗迹间的打破关系及器物演化特征,参考同期遗址太谷白燕的分期标准①,将遗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遗迹单位有H、H、H、H、H~H、H、H;第二阶段有H、H、H、H、H、H、H、H等。
二、遗迹
1.灰坑23个(H-),其中规则的圆形袋状坑3个(H、H.H),略呈椭圆形袋状坑1个(H),椭圆形锅底状灰坑1个(H),其余均为不规则形坑。
袋形坑中H最大,位于T北部,开口于耕土层下,打破H、HU0,底部挖在生土上。口小底大。口径2.4、底径3、深1米,坑壁平整光滑,坑底平坦。坑内填土为深黄花土,杂有烧土碎块、料僵石,出土陶片很少,可辨器形有盆、夹砂罐等(图四)。
H位于T偏东南部。为圆形袋状,口小底大。口径0.95、底径1.1、深度1.2米,坑壁、坑底加工规整。填土为黑灰色,土质松散,有少量碎陶片。底部埋有一具人骨,侧身屈肢,头向南,无随葬品(图五)。
H为椭圆形锅底状坑,占T中南大部分,一部分在T北部,开口于耕土层下,打破H.H及生土。口呈椭圆形,锅状底。口部最大径约4.2、最小径约3.3米,深1.5米。周壁较为规整,坑内填土为黑灰色,土质松散。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夹砂罐、豆、壶、盆等。
不规则形坑14个,大小不一,坑壁及底凹凸不平。
2.陶窑1座,编号Y1。
仅残存部分火膛,大致呈长方形。残长0.8米,残宽0.7米,现存高0.42米。
三、遗物
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及动物骨骼。
1.陶器陶质有泥质陶、夹砂陶、白陶。
第一阶段陶器中夹砂陶占65.2%,泥质陶占34.3%,白陶占0.5%。白陶为乳白或灰白色,陶胎轻薄,器表平滑,质地坚硬,扣之声音清脆悦耳。陶色有灰陶、褐陶、红陶。其中灰陶占66.4%,红褐陶占24.2%,红陶占4.3%,褐胎黑皮或灰皮陶占4.6%。褐陶多为火候不匀所致,有红褐、黄褐、灰褐等。纹饰以绳纹居多,占48.2%(含绳纹上施附加堆纹的陶片),其次篮纹占24.8%(含篮纹上施附加堆纹的陶片)。
陶器的制作方法有泥片套接、泥条叠筑、捏制等。泥片套接法多用于大型器物;有的小型器物如碗等用泥条叠筑法制成;小杯等一般捏制,有的捏成形后,又经过刮削修整。器物的口沿、领部、鋬耳、底部等一般分别制作,再接合成器。器物在经过饰有绳纹、篮纹的工具拍打后,陶胎更密实,为了坚固器壁,还要在器物的颈腹部等分段接合处加贴宽窄不等的条带状附加堆纹;为了使泥条和器物粘贴得更牢固,大致等距的掘压出斜向或竖向的凹痕,这种附加堆纹更多地见于瓮、罐等大型器物。另有一种附加堆纹条带窄薄,制作时把条带的两侧刮抹成整齐的斜面,中间形成一道脊,制作规整,多用于胎体较薄的罐。有些夹砂罐口沿上加工出形态各异的纹饰:有的用捆绑绳索状细条的工具在口沿上连续据压出浅凹痕,有的剔刻或据压出齿状、斜直、楔形槽。
另有少量方格纹、刻划纹、刻划弦纹、暗纹、乳丁纹、泥饼贴饰。此外还有少量彩陶片,其中三片黄褐陶胎质细腻,质地坚硬,类似于白陶,施红褐色彩;一片白陶施褐彩。彩陶纹饰有网格纹、斜线三角纹。器物的上腹部多有鸡冠状鋬耳。泥质陶器有壶、盆、罐、豆、杯、瓮、器盖等,夹砂陶器有罐、瓮、盆等。
第二阶段夹砂陶数量减少,占52%,泥质陶数量增多占47%,白陶占1%。陶色中灰陶居绝对优势,占75.6%,褐陶、红陶均有减少,分别占10.5%,0.9%,褐胎黑皮或灰皮陶数量增加,占11.8%。纹饰中绳纹占40.75%(含绳纹上施附加堆纹的陶片),篮纹占27.58%(含篮纹上施附加堆纹的陶片),还有相当数量的附加堆纹。第二阶段器物制法基本和第一阶段相同。夹砂类器物中折沿厚方唇的器物增多,新出现了釜灶。一些大型夹砂器的口沿上及内壁折沿处有数周明显的凹旋纹,应是轮修留下的印痕,可能在陶器的制作技术上和第一阶段有所区别。
(1)夹砂陶器
折沿罐各种形式的折沿罐数量众多,大小有别,根据形制的不同分六型。
A型束颈,折沿,平底。条带状附加堆纹多数粘贴于颈、腹部。鋬耳多为鸡冠状,也有个别舌状、乳突状鋬耳。纹饰主要是绳纹,有部分篮纹,个别乳丁纹等。有的口部加饰花边。根据腹部变化及鋬耳的位置分四式。
I式折沿,尖唇或尖圆唇,上腹部较鼓,鸡冠状鎏耳均在上腹部,器身较粗胖。
H:5,红陶。束颈,尖唇,上腹圆鼓。通体施绳纹,颈腹部粘贴附加堆纹,鋬耳位置在最大腹径处之上。口径22、残高23厘米(图一八,2)。
H:4,灰陶。上腹部略鼓,颈、腹下部贴附加堆纹,通体施绳纹,鋬耳在最大腹径处。口径20、高11.4厘米(图六,3)。
H11O:5,灰陶。折沿略凹,圆唇,鼓腹,器身密布附加堆纹,鋬耳位置略高于最大腹径处。口径12、残高6.4厘米(图六,6)。
H:41,褐陶。折沿较宽。通体施绳纹,颈腹部贴附加堆纹。从颈部附加堆纹脱落处可以看到绳纹痕,和器身的绳纹是接续的。由此可以了解这件陶罐的部分制作工序:器身完成后,通体拍印绳纹,使胎体更密实,再向外折出口沿,随之粘贴起加固作用的附加堆纹,鋬耳粘贴在附加堆纹上。口径16、残高11.6厘米(图七,6)。
H:40,灰陶。折沿较短。上腹部较鼓,下腹斜收,通体施绳纹,颈、腹部贴附加堆纹,鋬耳位置略高于最大腹径处。口径21、高约28厘米(图七,1)。
H:39,灰陶。尖唇,器形小,腹饰横篮纹,设乳突状鋬耳。口径12、残高4.6厘米(图七,3)。
H:38,褐陶。尖唇上剔刻一周斜纹,胎较厚。颈腹部平行的附加堆纹之间,又粘贴纵、斜向的附加堆纹。上腹部有舌状鎏耳。口径24、残高12厘米(图七,7)。
H:2,灰陶,器物变形,口部大致呈椭圆形。折沿,束颈,尖圆唇,腹饰粗绳纹,颈腹部有条带状附加堆纹。最大腹径在上腹部,鸡冠状签耳较小。口部长径24,短径17.6,底径17、高34厘米(图一一,)
II式最大径下移至腹中部,鸡冠状鋬耳也随之下移,器身趋窄瘦。
H:31,灰陶。斜折沿,尖圆唇。腹部略鼓,饰横篮纹。颈腹部粘贴附加堆纹,鸡冠状鎏耳施于上腹部。口径22、残高18厘米(图七,2)。
H:44,褐陶。折沿较宽,尖唇,腹部略鼓,颈腹部粘贴附加堆纹。腹饰细绳纹。大鸡冠状耳在腹中部。口径14、残高13.6厘米(图七,8)。
H:42,灰陶。器形小,厚胎,腹部最大径略下移。短折沿,尖唇,通体饰绳纹,腹上部有鸡冠状鋬耳。口径11.2、残高7.2厘米(图七,4)。
III式束颈,折沿。最大腹径移到下腹部,鋬耳也移到最大腹径处。
H:3,灰陶。仰折沿,方唇上饰绳纹状花边。腹饰绳纹。颈腹部有附加堆纹。鸡冠状鋬耳仅仅是在薄泥带上捏出四个泥突,下腹圆鼓。口径21、残高18.4厘米(图一一,2)。
Iv式陶胎趋薄,鸡冠状鎏耳简化,出现了环状鋬耳。
H:12,灰陶。宽折沿,束颈。腹饰刻划出细密的方格纹,残存腹部有三周窄条带凸棱状附加堆纹,鋬耳简化,泥条上搪出三个圆窝,薄胎。口径18、高10厘米(图一二,8)。
H:8,灰陶。折沿,束颈,唇上剔刻出楔形纹花边,腹饰绳纹,鎏耳脱落,从遗留痕迹看,应是环形鋬耳。口径12、残高10厘米(图一二,12)。
B型有4件复原器物。器体偏瘦长,腹部的变化规律是:最大径从腹上部移至腹中部。体型较大者身缠多道附加堆纹,较小者仅在颈部或腹部贴一道或两道附加堆纹。分三式。
I式大口,束颈,宽折沿,最大腹径在腹上部。
H:4,灰陶。折沿,尖唇,颈部有条带状附加堆纹,腹饰竖篮纹,内壁凹凸不平,口沿和颈部套接痕迹明显。口径14、残高8厘米。(图一一,4)。
H:5,褐陶。宽折沿。上腹鼓,通体施斜篮纹,颈腹部贴条带状附加堆纹。口径28、残高21.5厘米(图——,5)。
H:l,复原器。灰陶,方唇,上腹较鼓,下腹斜弧,小平底。通体施粗绳纹。颈部粘贴条带状附加堆纹,腹部等距离粘贴五周窄条状中部凸起成脊的附加堆纹。口径23、底径14、高33.4厘米(图一九,7;图版一,1)。
H:4,褐陶。斜折沿,颈部附加堆纹较厚,器身拍印浅绳纹。口径22、残高9厘米(图—八,11)。
H:28,褐陶。尖圆唇,颈部粘贴两周附加堆纹。口沿背后及器身拍印绳纹。口径25.6、残高7.6厘米(图七,9)。
H:7,灰陶。尖圆唇,胎较厚。颈部粘贴一周附加堆纹,腹饰粗棱状纹。口径8、残高6厘米(图一八,7)。
H:29,灰陶,夹细砂,薄胎。鼓肩,腹饰规整竖篮纹,上有窄条状附加堆纹。口径21.6、残高8厘米(图七,10)。
H:6,灰陶。胎较薄。方唇上花边是一周楔形斜槽状纹。腹部竖篮纹上粘贴窄条带附加堆纹。口径26、残高8.4厘米(图一八,10)。
II式最大腹径在中部,体型较小。
H:9,灰陶。薄胎。折沿近平,尖唇。腹饰竖篮纹,上有窄条状附加堆纹。口径11.6、高5.6厘米(图一二,3)。
H:4,灰陶。束颈,折沿,尖圆唇,胎较厚,素面。腹饰窄条状中部凸起成脊的薄附加堆纹,仅具装饰作用。口径14、残高6.4厘米(图一九,2)。
H:5,复原器。灰陶。折沿,尖唇,束颈,鼓腹。最大腹径在中部。上腹部密排五周陶胎未干时搓搪出的深窝纹。口径9.2、底径8.4、高12.8厘米(图一三,3;图版一,3)。
H:22,褐陶。口沿略卷,腹饰竖篮纹,腹圆鼓,粘贴窄条状中部凸起成脊的附加堆纹。口径13.4、残高12厘米(图一三,2)。
HU7:20,褐陶。厚胎。器身密布乳丁纹。口径10、残高6.8厘米(图一三,14)。
复原器。束颈,侈口方唇,唇上有一周楔形花边,下腹饰浅绳纹,上腹磨光。口径8.8、底径6.6、高9.2厘米(图一九,6)。
H:2,褐陶。器形规整。折沿较宽,腹饰绳纹,粘贴窄条状附加堆纹。口径18、残高6厘米(图六,9)。
III式器体瘦长,腹略鼓。
复原器,有些变形。灰陶。仰折沿,方唇上饰一周斜向花边。腹部略鼓,颈腹部粘贴附加堆纹。口径16.2、高23.8、底径13.2厘米(图一二,5)。
H:10,复原器。灰陶。束颈,折沿,沿面抬高。腹略鼓,最大腹径在下腹部。腹部饰一周窄条状附加堆纹。口沿、颈部有轮修痕。小平底。腹饰规整粗绳纹。口径14、底径8.2、高21厘米(图一六,3;图版一,4)。
H:l,灰陶。仰折沿,较宽。腹略鼓,通体施规整粗绳纹。腹部饰一周窄条状中部凸起成脊的附加堆纹。口径16、残高18.6厘米(图一五,9)。
H:7,灰陶。宽折沿,尖唇。斜弧腹,腹部施绳纹,口沿背面施横篮纹。从断茬处可以看出制作口沿时敷贴泥条的顺序:先在折沿外侧粘贴一圈泥条加厚口沿,再在颈部粘贴一周起加固作用的条带状附加堆纹。口径16、残高13.4厘米(图一二,11)。
C型窄沿罐,窄斜折沿,多为尖唇或圆唇,因颈部粘贴附加堆纹使口沿显得短窄,鼓腹。
H:9,斜折沿,尖唇,褐胎黑皮。颈部加贴一周附加堆纹,口沿上有轮修痕。口径18、残高10厘米(图一八,8)。
H:35,褐陶。尖唇。颈腹部条带状附加堆纹较厚,器身饰斜向宽篮纹。口径22、残高12厘米(图八,6)。
H:33,灰陶。圆唇。颈腹部贴条状带附加堆纹,器身饰斜向浅篮纹。口径22、残高8.6厘米(图八,7)。
H:8,灰陶。尖圆唇,腹饰绳纹,器形规整。颈腹间加贴表面平滑的窄条带状附加堆纹。口径24、残高8厘米(图一八,9)。
H:36,褐陶。方唇上剔刻出一周齿状花边。颈部加贴宽条带状附加堆纹,内壁有明显刮磨痕。口径30、残高11厘米(图八,8)。
D型体型粗胖,圆鼓腹。
H:17,灰陶。短折沿,束颈,方唇上滚压出齿状花边。通体施绳纹,颈腹部加贴粗糙的附加堆纹。口径30、残高20厘米(图一四,3)。
灰陶。短折沿,束颈,圆鼓腹。方唇上拍印绳纹状花边,通体施规整绳纹,薄胎。口径18.8、残高14.8厘米(图一二,2)。
H:2,灰陶。厚胎,唇部齿状花边制作粗糙,大致能看出形状。腹部饰粗浅绳纹。口径18、残高14.8厘米(图六,7)。
E型器形规整,宽折沿,薄胎,腹部拍印细绳纹,腹略鼓。
H:17,灰陶。宽折沿,方唇,腹略鼓,饰规整绳纹,薄胎。口径18、残高7厘米(图一六,14)。
H:46,灰陶。尖唇,薄胎。腹外鼓,腹饰规整绳纹。口径16.8、残高6厘米(图七,11)。
H:21,灰陶。平沿略下折,圆唇上饰斜直楔形纹,腹部拍印规整绳纹。口径14、高5厘米(图一三,10)。
F型仅有口沿残片,数量众多。大口,斜弧腹,陶胎厚薄不一。有方唇、方圆唇、尖唇,唇上多饰花边。纹饰有绳纹、横篮纹,排列整齐的竖篮纹。颈、腹部粘贴条带状附加堆纹。根据口沿的差异分二式。
I式口沿有尖唇、方唇,多加饰花边。花边多为斜向均匀分布的宽窄不等的凹槽。内壁折沿深腹罐(H:10)折沿处有细密的横向刮痕。
H:34,灰陶。斜折沿,方唇上饰绳纹状花边。颈部密排四周扁平条带状附加堆纹,腹部缠五周附加堆纹,深腹。口径44.8、高约49厘米(图九,2)。
H:32,灰陶。大口,宽折沿,唇部剔刻出一周斜向楔形纹,纹间有细密规整的线纹。通体拍印竖篮纹,颈部粘贴三周附加堆纹,鸡冠状鋬耳处粘贴两周附加堆纹。与鋬耳对应的内壁有三个清晰的指窝纹,是安装鋬耳时留下的。口径30、高7.6厘米(图八,5)。
H:50,灰陶。折沿近平,尖唇上有细密的楔形线状花边。器身饰细绳纹,颈腹部加贴三周宽条带状附加堆纹。口径30、高10.6厘米(图八,9)。
H:47,褐陶。口微折,尖唇上剔刻出斜向楔形花边。通体饰绳纹,颈部加贴两周附加堆纹。口径32、高8厘米(图八,4)。
H:49,褐陶。宽折沿,唇部剔刻出宽齿状花边,口沿下加贴三周条带状附加堆纹,腹饰绳纹,厚胎。口径40、高12厘米(图八,2)。
H:2,褐陶。仰折沿,方唇上饰篮纹状花边。通体施斜篮纹,颈部贴两周条带状附加堆纹。口径38、残高17厘米(图一八,1)。
H:48,褐陶。折沿较短,唇上剔刻出一周斜向楔形窝痕状花边。颈腹部加贴附加堆纹,厚胎。口径43.6、残高10厘米(图八,1)。
H:2,褐陶。折沿较短,尖圆唇,唇上剔刻出稀疏的斜向楔形窝痕。颈部贴两周附加堆纹,腹饰绳纹。口径38、残高8厘米(图六,1)。
H:30,褐陶。方唇上撼压出深斜槽后,又在中间压印出一周弦纹,形成花边。唇边上有一周凹槽。颈部饰斜篮纹,口沿背侧、腹部饰规整竖篮纹。腹部等距离粘贴数周窄条带中间凸起成脊的附加堆纹。口径36、高12厘米(图八,3)。 ,
II式均为方唇,多数器物内壁折沿处有数周不等距的凹弦纹,应是轮修痕。方唇上花边是用缠绕绳子的工具在唇上压印出一周均匀的凹凸纹。有的压印花边时泥被挤向两边,形成上下两周棱,剖面呈“T”形。
H:18,灰陶。折沿,口沿外折后又向上折,类似于盘口,方唇上加工出宽齿状花边。内壁折沿处有数周不等距的轮修痕,颈、腹部缠多道条带状附加堆纹。口径44、残高17厘米(图—六,1)。
H:16,灰陶。方唇上花边是用拍印篮纹的工具撼压出一周整齐的楔形斜槽。颈部粘贴宽条带状附加堆纹,腹饰竖篮纹,间隔数周中部凸起成脊的窄条带附加堆纹。因掺杂粗砂,附加堆纹表面凹凸不平。口径40、残高12厘米(图一五,1)。
HU7:24,灰陶。宽折沿。方唇上的花边是用缠绳子的工具在唇上压印的浅纹痕。腹饰绳纹,贴数周宽条带状附加堆纹。内壁口沿下轮修痕明显。口径44、残高17厘米(图一四,1)。
H:19,褐陶。宽折沿,内壁折沿处有数周不等距的轮修痕,通体饰规整绳纹,腹部等距加贴中部凸起成脊的附加堆纹。这种附加堆纹过于窄薄,可能已经起不到加固器壁的作用了。颈部可以清楚地看出泥条粘贴痕迹,泥条明显起加固口沿的作用,和器物紧密贴合,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出痕迹。颈部泥条上的绳纹和器身绳纹是接续在一起的。由此可以了解这件陶罐口沿的制作过程:器物成形后,折出口沿,在背面折沿处贴一周泥条加固口沿,再通体拍印绳纹,使陶胎更结实,器表更美观。口径34、残高12.5厘米(图一六,2)。
高领罐灰陶。高领,侈口,束颈,鼓腹,平底。
H:1,尖唇,斜肩,遍体饰粗绳纹,胎较薄。口径12、残高12厘米(图一八,5)。
H:12,复原器。尖圆唇,圆肩,通体饰粗浅绳纹。口径13.4、底径9.4、高24.6厘米(图—八,3;图版一-,5)。
平沿瓮均为口部残片。敛口或直口,平沿,胎体厚重。口沿下密布数周附加堆纹。
H:43,灰胎褐皮。口近直,平沿上有轮修痕。口沿下贴三周附加堆纹,腹饰斜篮纹。口径44.4、残高8厘米(图九,1)。
单耳杯灰陶,腹略鼓。
H:10,折沿近平,方圆唇。腹饰扁形窝点状戳印纹,桥形耳。口径12.8、高7.8厘米(图一二,4)。
H:9,仰折沿,通体饰粗绳纹,桥形耳。口径12、高9厘米(图一三,4)。
釜灶灰陶。折沿,方唇上压印出花边。
H:3,仰折沿,灶圈从颈部脱落。釜上绳纹被灶圈压扁。口径26、残高10厘米(图六,4)。
H:25,折沿近平。束颈,颈部以下釜灶分离。口径26、残高5.5厘米(图一四,8)。
盆H:45,灰陶。束颈,侈口,方圆唇,口沿上刻出楔形花边,腹略鼓,腹部拍印方格纹。口径24、残高8厘米(图七,5)。H.1,薄胎。上腹近直,饰斜篮纹,鸡冠状鋬耳在腹中部(图—九,8)。
陶鼓厚胎。H:10,褐陶。敛口,口部齐平,壁斜直,口沿边缘有泥饼状贴饰。素面,器表有细密的刮痕。内壁有套接痕。口径16、残高16厘米(图一八,13)。
鼎仅有1件残足。H:ll,灰胎红皮,锥状足。足上部有一大致椭圆形的深窝。残高5.2厘米(图一三,11)。
尖底器H:37,灰陶。仅有器物残片,鼓腹处有稀疏竖篮纹,下部内收,上有粗糙的刮痕。残存最大腹径32.4、残高21.6厘米(图九,6)。
器盖捉手H:27,灰陶。胎较厚,花边形捉手,制作粗糙,器表饰绳纹。捉手处直径6、残高5厘米(图一三,8)。
(2)泥质陶器器类有壶、盆、罐、豆、杯、瓮、器盖等;
平沿盆口沿宽平,内壁折沿处有一周凸棱,素面,斜腹。
H:22,折沿略斜,色浅灰,泥质陶胎中掺杂砂粒。宽平沿上有五周凹弦纹。斜腹。器表粗糙。口径40、残高14厘米(图九,3)。
H:24,灰陶。颈部折沿处贴附一周泥条加厚口沿,内壁口沿处有凸棱,口沿剖面呈“T”字形。口径34、残高4厘米(图一0,3)。
H:23,灰胎灰皮,素面。平沿上有数周浅弦纹,斜弧腹,内壁折沿处有一周凸棱,口沿剖面呈“T”字形。口径41.6、残高8厘米(图九,5)。
深腹盆根据口沿、腹部的差异分四型。
A型复原器2件。灰陶,胎较厚。折沿,尖圆唇,大口,深腹,有鋬耳。
H:18,复原器。深腹略鼓,上腹部有鸡冠状整耳,腹饰横篮纹。口径17.8、底径9.6、残高14.4厘米(图一三,1;图版二,2)。
H:27,复原器。斜弧腹。上腹部鎏耳脱落,鎏耳处有一周不规则刻划弦纹。下腹部有刻划图案:以一个圆形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排列六个弯曲的豆荚形图案,内填三角形小戳印纹,线条粗拙不整。口径25.8、底径12.4、高19厘米(图一0,16;图版二,5)。
B型其中1件白陶。薄胎,胎质坚硬细腻。折沿宽窄不一,素面。
H:2,灰陶。宽折沿,尖唇,斜弧腹较深。口径24、残高10.2厘米(图一二,6)。
H:4,形制类似于H:2,唯折沿短。口径22、残高9.6厘米(图一五,11)□
H:4,胎质轻薄,类似于白陶。短折沿近平,腹较鼓。口径19.6、残高4厘米(图一六,6)。
C型宽折沿,颈部贴一周附加堆纹。
H:3,尖圆唇,颈部粘贴附加堆纹,腹部绳纹被抹平,经磨光。口径24、残高8.5厘米(图-八,4)。
H:20,腹略鼓,素面。口径31.6、残高11.6厘米(图—0,1)。
H:ll,方唇上有凹槽,腹近直。口径32、残高9.4厘米(图一五,4)。
D型陶胎薄,腹略鼓。
H:6,斜折沿,方圆唇,上腹部磨光,腹中部戳印一周长三角形纹,其下饰竖篮纹。口径22、残高14厘米(图一六,13)□
H:8,灰陶。斜折沿较宽,尖圆唇,腹略鼓,腹中部戳印一周长三角形纹,其下拍印斜篮纹,颈部贴一周附加堆纹。鋬耳扁薄。口径34、残高16厘米(图一七,2)。
折沿鼓腹罐折沿宽窄有别,鼓腹,有的颈部贴附加堆纹,腹部一般为素面。分三型。
A型宽折沿,鼓腹,素面或素面磨光。
H:19,褐胎黑皮,磨光。束颈,尖唇。颈部粘贴附加堆纹,内壁有黑皮脱落痕迹。褐胎黑皮陶的制作方法应是先制成内胎,在表面刮抹一层细腻的薄皮,经磨光处理后再烧制。口径30、残高8.7厘米(图一0,2)。
HU7:10,黄褐陶。方唇,唇上有一周凹槽,颈部粘贴附加堆纹,腹部有连续的三角形暗纹。口沿有轮修痕,制作粗疏。口径28、残高6.8厘米(图一四,11)□
H:18,黄褐陶。宽沿近平,尖圆唇。束颈,腹饰篮纹,肩部有一周附加堆纹。口径22、残高6.4厘米(图一0,5)。
H:13,折沿,方圆唇,褐胎黑皮,颈部贴一周条带状附加堆纹。口径37.6、残高8.4厘米(图一五,3)。
H:6,灰陶。器形大。斜折沿,方唇,口部有明显轮修痕。口径26、残高8厘米(图一五,5)。
B型短折沿,束颈,素面。一部分陶胎夹细砂,质地坚硬,和泥质陶不易区分,也归在泥质陶类。另有部分短折沿罐质地坚硬,胎质细腻,类似于白陶陶质。
H:13,褐陶。斜折沿,尖唇,夹细砂。口径18、残高7.5厘米(图一0,6)。
H:4,灰陶,胎质细腻。折沿面略凹,口部有明显轮修痕,颈部较长,器表有刮抹痕。口径20、残高10.5厘米(图六,5)。
C型H:5,灰陶。仰折沿,圆唇,束颈,鼓腹。腹部拍印方格纹。口径26、残高5.8厘米(图一二,9)。
短颈罐侈口,束颈,短颈。
H:ll,褐陶。平沿,胎厚,器表磨光。口径14、残高4.5厘米(图一0,21)。
H:9,灰陶。尖唇,器表磨光,短径中部鼓凸。口径16、残高4.4厘米(图一。,23)。
H:5,复原器。灰陶。尖圆唇,斜肩,鼓腹处剔出一周窝纹。下腹部有隐约竖篮纹,近底部有横向刮痕。口径12、底径7.8、高16厘米(图一六,11;图版一,2)。H:8,灰陶。大口,圆鼓腹,素面。口径24、残高7.6厘米(图一0,15)。侈口束颈小罐器形小,侈口,束颈,素面。
H:15,尖唇,圆肩,素面磨光。口径8、残高5.6厘米(图一0,11)。
1.FI式折沿罐(H:2)2.AI式折沿罐(H:5)3、5.高领罐(H:12,l)4.C型深腹盆(H:3)7,10,11.Bl式折沿罐(H:7、6、4)8,9.C型折沿罐(H:9、8)6.钵(HU1)12.鼓腹盆(H12OU3)13.筒形器(H:10)
H:16,胎较厚,圆腹。口径10、残高5.2厘米(图一O,14)。
壶仅有残片。分泥质和夹砂两类。因夹砂陶夹细砂粒,和泥质陶不易区分,和泥质陶一并描述。灰陶为主,有部分褐胎黑皮陶。有的肩部以下饰篮纹,有的颈部以下饰篮纹。高领,口部外侈或斜直。
H:12,灰陶,薄胎。尖唇。口沿上有细密整齐的轮修痕。口径12、残高6厘米(图—六,9)。
H:13,灰陶,陶胎较厚,褐胎黑皮。侈口,尖唇,口沿外侧有浅篮纹痕。口径13、残高7.6厘米(图一六,12)。
H:15,灰陶,夹细砂。尖唇,侈口,领斜直,中部略凸起,领部和器身套接痕迹明显。口部有轮修痕。口径10、残高11厘米(图一四,5)。
桥形耳HU7:14,夹细砂,灰陶,薄胎。饰浅斜篮纹。残高10厘米(图一四,6)。
豆灰陶居多,有部分褐胎黑皮陶,亦有个别红陶。浅盘,敛口,鼓腹或折腹。根据腹部变化分三型。
A型敛口鼓腹,斜底。
H:7,灰陶。尖唇,斜底,折腹处以上磨光,制作粗糙,底部有明显刮痕,胎较厚。口径18、残高5.2厘米(图一五,13)。
H:3,灰陶。尖圆唇,敛口,腹部外鼓。陶胎薄,口沿处有轮修痕。口径14、残高6厘米(图一0,20)。
H:14,褐胎黑皮,尖唇,圆鼓腹,腹部磨光,口沿有明显轮修痕。口径18、残高5.2厘米(图一六,4)。
B型敛口,折腹处为圆角,斜底。
H:8,褐胎黑皮。尖唇,器表拍印横篮纹,磨光。口径22、残高6.6厘米(图一五,12)。
H:5,红陶,色不纯。豆盘浅,陶胎厚,折腹以上部分磨光。口径20、残高5.4厘米(图一O,18)。
H:2,灰陶,浅盘,斜底。豆盘底部粗糙,有明显刮抹痕。口径18、高5.4厘米(图一七,6)。
H:4,灰而,胎较薄。敛口,尖唇,折腹以上有轮修痕。口径18、残高6厘米(图一O,17)。
C型尖唇,敛口,盘壁内折,外壁折腹处形成一周尖锐的折棱,斜底。
H:16,灰陶,豆盘略深,素面磨光,唯胎较薄。口径16、残高5.7厘米(图一六,5)。
H:6,灰陶。尖圆唇,腹壁略凸,素面磨光。口径16.8、残高5.4厘米(图一0,19)。
H:7,灰陶。折腹处腹壁内凹,器底平整,腹壁素面磨光。口径18、残高4.8厘米(图一0,22)。
豆盘底部H:3,灰陶。豆柄脱落,豆柄连接处无序地刻划出深槽,以便和豆柄紧密套接。残宽13.8厘米(图一七,3)。
H:7,褐陶。喇叭形,外表磨光,有刮抹痕。内壁有泥条层层套叠的痕迹。底径15、残高7.5厘米(图一三,6)。
敛口瓮敛口,灰陶为主,有部分褐胎黑皮陶,均为子母口,应有配套的器盖。
H:21,灰陶。斜沿,敛口,广肩,制作粗糙。内壁凹凸不平。近口沿处有两个小穿孔,孔由外向内穿,内壁孔周围有穿孔时留下的泥凸,可见小孔是在陶胎未干时穿好的。素面。口径11.2、 残高3.6厘米(图一0,8)。
H:13,褐陶。圆唇,口沿下饰一周楔形剔刻纹,腹饰细绳纹。口径25.4、残高2.4厘米(图一四,9)。
H:12,灰陶。敛口,素面。口径约34、残高2.4厘米(图一四,4)。
H:12,灰陶。近口处有泥饼状贴饰。素面。口径约14、残高4厘米(图一五,7)。
H:4,褐胎黑皮,磨光。口沿处有舌状鋬耳,鋬耳耳根处有两个穿孔。残高9.8厘米(图—七,7)。
H:l,灰陶。薄胎。敛口斜直,口沿下并排两个小孔。素面磨光。口径18、残高3.8厘米(图一一2)。
敞口盆大敞口,多数为素面。有部分褐胎黑皮陶。有的腹饰篮纹,有的器表经磨光。个别盆通体施红彩。根据腹部特点分三型。
A型H:26,灰陶。口微侈,腹壁斜弧,平沿,器表施红彩,胎较厚。口径38.4、残高8厘米(图九,4)。
B型斜腹,器表一般拍印横篮纹或斜篮纹。
H:4,灰陶。圆唇,斜腹略弧,饰斜篮纹。口径38、高8厘米(图一二,1)。
H:l,灰陶。唇部圆凸,唇沿上有一周凸棱。腹部斜直,饰粗横篮纹。口径35.2、残高6.8厘米(图六,2)。
C型1件。H:ll,褐胎黑皮。口略侈,圆唇,斜弧腹,器表拍印横篮纹,经磨光。口径28、残高10厘米(图一六,7)。
敞口碗均为复原器。敞口,腹壁斜直,平底。
H:3,复原器。灰陶。浅腹,外表粗糙,有刮抹痕,素面。口径16、底径11.6、高5.2厘米(图一九,3)。
H:10,复原器,灰陶。素面,外表粗糙。口径10、底径7.2、高5.6厘米(图一0,10)。
H:4,复原器,褐陶。尖圆唇,素面。口径12.6、底径6.6、残高6.4厘米(图一三,9)。
H:3,复原器,灰陶。尖唇,斜腹近直,小平底,内壁有刮抹痕,外壁表皮脱落,有泥条盘筑形成的凸棱。口径13.4、底径7.4、残高7厘米(图一三,5)。
H:14,复原器,灰陶。敞口,斜直腹,大平底,底部有一周凸棱。腹饰粗绳纹。口径17.2、 底径10.8、高6厘米(图一13;图版二,6)。H:l与H:14形制相似,唯器物略小。复原器,素面。口径16.4、底径10、高5.2厘米(图一九,5)。
浅腹碗复原器。H:6,灰陶。浅腹,口近直,平唇,腹略鼓,外表不平整,有明显刮抹痕,素面,大平底。口径14、底径10.4、高4.4厘米(图一七,10)。
折腹碗HU2:2,灰陶。口略侈,折腹,上腹近直,下腹斜收,素面,上腹部有轮修痕。口径16、残咼6.4厘米(图一九,4)。
钵形碗3件复原器。
H:17,复原器,褐陶。敛口,尖唇,圆鼓腹,小平底。素面。口径11.2、底径6.8、高4.8厘米(图一O,9)。
H:25,复原器,灰飢敛口,折腹,下腹斜收,平底,素面。口径21.4、底径12.6、高8.4厘米(图一0,4)。
H:6,褐陶。敞口,尖圆唇,素面磨光,鋬耳脱落。口径16、高6.4厘米(图一二,7)。
H:ll,复原器,灰陶。折腹,上腹近直,素面;下腹斜收,有细密刮痕,并有散乱浅篮纹,大平底。口径16、底径11、高8.7厘米(图一八,6;图版二,3)。
盏托形盆H:12,复原器,灰陶。整体形状像盏托。大敞口,斜直腹,方圆唇,腹饰浅绳纹,类似于底座的底部上有两周附加堆纹。口径16.4、底径7.6、高5.6厘米(图一0,12;图版二,4)。
直口瓮厚胎,褐胎黑皮,器表磨光,凸唇,腹壁近直。
H:14,口微敛,厚胎,内壁有横向刮抹痕。口径32、残高8.4厘米。素面(图一五,2)。H:5,腹部有一周略呈三角形的戳印纹,内壁平整。口径44、残高11厘米(图一七,1)。鋬耳H:8,泥质灰陶。舌形鋬,薄胎,饰浅篮纹(图一四,7)。
器盖斗笠形,壁斜直。
H:3,灰陶。器表粗糙。口径22、高5厘米(图一二,10)。
H:7,灰陶。内壁磨光,外表有横向刮痕,边缘有一周凸棱。口径30、残高9.1厘米(图一七,4)。
H:9,灰陶。外表磨光,内壁有横向细密刮抹痕,边缘有剔刻出一周浅斜凹痕。口34、残高6厘米(图一五,6)。
宽沿斜腹盆宽折沿,斜腹。
H:16,灰陶。宽折沿,方唇,斜弧腹上有残断的桥形耳。口沿上有明显轮修痕。薄胎,素面。口径40、残高16厘米(图一四,2)。
采集:1,灰陶。宽折沿内凹,尖唇,表面施一层橘黄彩,褐彩绘出上下两组图案。上面一组在两条平行线中填绘网格纹;下面一组在平行线中填绘网格纹和斜线纹。口径26、残高10厘米(图一七,8)。
单耳杯H:15,灰陶。敛口,尖唇,垂腹,素面,桥形耳。口径12、残高6.8厘米(图一六,15)□
折沿广肩罐H:5,褐陶。折沿,束颈,尖唇,广肩,素面。口径20、残高10厘米(图—七,3)。
鼓腹盆H:3,复原器。上腹近直,口微敛,腹略鼓,腹饰稀疏斜篮纹,鼓腹处等距安三个舌状鋬耳,大平底。口径20、底径12、高9.6厘米(图六,8;图版二,1)。H:5,复原器,褐陶。敛口,尖圆唇,大平底,腹外鼓。鼓腹处有三周窝形剔刻纹。口径18、底径11、高10.2厘米(图一五,10)。
H:13,灰陶。斜折沿,圆鼓腹,上腹部设小舌形鋬耳,胎质轻薄。口径19、残高11.4厘米(图一八,12)。
小杯器形小,捏制,有的捏成形后再进行修刮,素面。
复原器。灰陶,筒形,表面有刮痕。口径4.8、底径4.5、高5厘米(图一七,9)。
H:10,褐陶。捏制而成。陶胎厚,鋬耳残,捏制变形,素面。口径6.3、底径3.7、高4.7厘米(图一五,15)□
H:15,复原器。灰陶,薄胎。器形似倒置的豆盘底座。小平底,素面,器表有刮痕。口径4.4、底径2.6、高6.2厘米(图一五,16)。
彩陶片3片,黄褐陶,器表磨光,红褐彩。
H:7、9,仅残存部分红褐彩。H:7残高5.2厘米、H:9残高5.6厘米(图一六,10)。H:8,彩陶纹饰为粗弧线框内填折线画出的网格状纹。残高8.8厘米(图一六,16)。器底H:26,灰陶。平底,周边饰花边。底径10、残高4厘米(图一三,7)。
泥质陶纹饰H:23,灰陶。残片饰线刻弦纹,上有扁薄的磨光泥饼贴饰。残高11.4厘米(图一三,12)。H:19,褐陶。残片上刻划粗疏的重环纹。残高8.2厘米(图一三,13)。
陶环4件,均残损。H:l,剖面呈三角形。残长5、厚0.9厘米(图二0,14)。
陶纺轮1件,残损。H:2,经磨光,表面有不规则的划痕。半径2.4、厚1.5厘米(图二0,9)。
圆陶片1件,完好。H:l,利用彩陶片制作而成,红陶黑彩,彩绘图案是残缺的弧边三角纹。直径4.1厘米(图二0,10)。
(3)白陶色乳白或灰白。胎质细腻,胎体薄,扣之声音清脆悦耳。均为残片,有豆盘、短折沿罐、折沿盆、折腹罐、短沿圆腹罐等器物。1件豆盘黑胎上施白衣,胎质和白陶一致。
豆盘浅盘,素面。
H:6,灰白色。浅盘,尖唇,口略侈,直壁,斜底,盘壁和底有细密规整的轮修痕。口径36、残高3.3厘米(图一四,10)。
H:3,侈口,折腹,浅盘,白衣黑胎。口径28、残高4厘米(图一六,8)。
H:2,乳白色。浅盘,尖唇,口略侈,口沿处有轮修痕,斜底。器表有光泽。口径28、残高3厘米(图一九,1)。
A型折沿鼓腹罐1件。束颈,平折沿,鼓腹。
H:2,灰白色。宽平折沿,圆唇,口沿上有轮修痕。口径18、残高5.5厘米(图一五,14)。B型深腹盆H:2,乳白色。宽折沿,方圆唇,腹微鼓。口径20、高6.8厘米(图一0,7)。桥形耳H:3,耳孔近圆形,素面。残高10.4厘米(图一五,8)。
彩陶片H:3,褐彩。残存图案为三角形内填直线纹。残高4、残宽6.4厘米(图六,10)□
2.石器16件,有刀、铲、斧等,多残损。
石铲8件完整器3件。有的通体磨光,制作精细;有的则比较粗糙,仅在长方形石坯周边打制出刃部,刃部尖锐。
器形完整。制作粗糙,大致呈圆角长方形,上窄下宽,周边打制出单面刃。长19.6、宽10.4、厚1.8厘米(图二1)。
H:l,器形完整。较规整,为长方形,下端铲头部分略宽,打制出双面刃,两侧则为单面刃。长13.3、宽7、厚1.6厘米(图二0,5)。
仅存下半部铲头部分。长方形,通体磨光,双面刃。残长17.4、宽11.4、厚1厘米(图二0,2)。
H:l,器形完整。长方形,通体磨光。铲头为磨制,双面刃;左右两侧打制出单面刃。长8.6、宽4.3、厚1.2厘米(图二0,4)。
石刀6件,多有残缺。器形一致,均为长方形,磨制出双面刃,刃部尖锐。
H:l,基本完整,断为两截,略有残损。通体磨光,中部对穿成孔。长9.6、宽4.7、厚0.6厘米(图二0,7)。
石斧2件,器形完整。根据石材略作加工,器身厚重,形状、大小、厚薄各有差异。
H:4,平面略呈梯形,大致经磨光,打制出双面刃。长8.5、宽5.5、厚3.3厘米(图二0,3)。
H:2,平面大致呈圆角长方形。利用鹅卵石加工而成,经磨光,刃部圆钝。长5.2、宽3.7、厚3厘米(图二0,6)。
3.骨器均为磨制,器表光滑。
骨铲1件。H:l,残存铲头部分。大致呈长方形,铲头方圆形,双面刃。通体磨光,铲身中部两面对称磨制出细长三角形的凹槽。残长6、宽4.8、厚0.6厘米(图二O,8)。
骨锥1件。H:2,一端残缺。锥头部分略粗,剖面呈椭圆形。磨制,器表光滑。长11.3、宽1厘米(图二O,13)。
骨镰2件,均完好。H:2,镶身细长,剖面椭圆形,镰头尖锐,铤端略窄。镰身长6.5、铤长2.2厘米(图二。,12)。H:3,鑛身上细下粗,镰头磨损,较钝,铤上有凹槽。镰身长5.5、铤长2.5厘米(图二O,11)。
四、结语
(一)文化性质和年代
东村遗址夹砂折沿罐的演化的规律是:AI式折沿罐H:4,H:38、40,Hl20:5等,最大腹径在上腹部,鸡冠状鋬耳位置靠上;AII式Hl22:31、44最大腹径下移,鎏耳位置逐渐下移至腹中部;AIHH11O:12最大腹径和鋬耳位置移至靠近下腹部。打破H的H中,少有类似于H:4,H:38、40,H:5那样最大腹径在上腹部,鸡冠状鋬耳位置靠上的夹砂罐,常见腰鼓形罐。H中的FI式折沿夹砂罐,口沿为方唇或尖唇,唇部花边为简单的齿状或斜向均匀分布的宽窄不等的楔形槽。H中FD式罐,均为方唇,唇上密布用捆绑绳索的工具撼压出的规则斜向排列的碎窝痕,内壁折沿处有轮修时留下的凹弦纹。H中的FI式罐均没有与之相似的轮修痕,H:30仅在形制上近似于FII式罐,说明不同阶段的同类器物在制作方法上存在着差别。FII式罐正是由FI式罐发展而来的。此外打破H、H的H中,出土器物也表现出较晚阶段的特征:折沿夹砂罐最大腹径多在腹中部,出现了体形瘦长的夹砂罐如H:7;F型折沿夹砂罐中II式占绝大多数。
东村遗址A型夹砂罐变化特点和白燕一期文化夹砂罐的演化规律是一致的②。东村遗址中虽然有一些尖唇宽沿的器物,但还是以折沿方唇器为主,另有一些窄折沿的尖唇和方唇罐。主要器类有夹砂罐、瓮、豆、壶、釜灶等,不见尖底瓶,这些器物特征都和白燕一期相似。东村遗址中瓮Hl17:19、釜灶H:25分别与白燕遗址③中的同类器G:、G:52器形相同。类似于白燕M1:2④的纹饰在东村遗址中有H:17、29等,均是在规整的竖篮纹上粘贴窄条状的附加堆纹。因此东村遗址的相对年代应和白燕一期文化相当。晋中地区同属白燕一期文化的还有清徐都沟三期⑤、《晋中考古》⑥中的第N期遗存、孝义临水H1、童子崖三期、娄烦四期等,白燕一期文化年代的下限在公元前三千纪初期,东村遗址也应在此年代范围之内。从东村遗址早段折沿夹砂罐的形制看,当晚于临水H1、接近于童子崖H5:1,因此,东村遗址早段单位的年代在白燕
一期一段稍晚阶段,晚段单位年代与白燕一期二段相当。东村遗址有着相当数量的A型折沿罐,没有尖底瓶,归入白燕一期文化范畴。
在晋南(临汾)、晋西南(运城)这一时期的遗址有西王村“龙山文化早期”H⑦(西王村皿期),西阴村F3⑧,河津固镇第二期遗存⑨,平陆盘南村的H1,襄汾陶寺遗址的H、H,天马一曲村仰韶文化第二期的部分单位。
西王村Hl18、天马一曲村仰韶文化第二期的部分单位、夏县东下冯、平陆盘南村H1等单位的夹砂罐体态粗胖,多鼓腹,口沿多尖唇,要早于东村、西阴F3、固镇第二期遗存。西阴F3中的腰鼓形罐F3:17、釜灶F3:6、直壁缸F3:9等最接近于东村第二阶段的同类器,年代当与之相近。河津固镇第二期遗存中的A型豆、A型盘虽然和东村有相似者,但夹砂罐多体态瘦长,口沿为方唇,其年代更接近侯马东呈王遗址⑩,固镇第二期遗存中有相当数量的尖底瓶,东呈王遗址仅有数量不多的尖底器,应略晚于前者。
(二)与周邻同期文化的关系
虽然东村遗址和白燕一期文化间有诸多共同之处,如都有A型折沿罐、釜灶、壶等,没有发现尖底瓶,东村遗址中仅有个别的尖底器;但区别也是明显的。白燕遗址中缺少东村遗址那样普遍存在的宽折沿、方唇上有明显锯齿状花边的夹砂罐(主要是F型罐),C型豆,白陶类器物等,在晋中地区略早于东村(临水H1)或与东村同时的遗址(童子崖、杏花村等)中均没有此类器物的发现。虽然晋中和晋南、晋西南这一时期器物的共同特征是早期器物口沿一般为尖唇、鼓腹,稍晚阶段方唇上饰花边的器物逐渐增多,器物趋于瘦长,但类似于东村遗址那种宽折沿、方唇上有明显锯齿状花边的夹砂罐在晋南、晋西南同期遗址中多有发现。如不仅存在于西王村“龙山文化早期”Hl18(西王村皿期)中,还可上溯至西王村仰韶晚期文化,可见折沿方唇饰花边的罐类器物在晋南、晋西南出现的时间要早于晋中地区。晋南、晋西南同类遗址均有尖底瓶,缺少在东村、晋中诸遗址中普遍存在的A型折沿罐。这些差异恰恰体现了两类遗址地域文化的特点。东村遗址兼具南北同期遗存的特点,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充当着桥梁纽带的作用。
长治小神遗址H43、H46中的BI式、BII式深腹罐,I式、H式夹砂深腹罐在东村遗址中均能找到近似的器形,小神遗址H43中还有一定数量的白陶。小神BH式深腹罐鸡冠耳平伸,位置靠近口沿,当早于东村遗址的早段遗存,与白燕一期一段器物接近。小神H43器物与东村接近,年代当和东村一致。较之白燕一期文化,东村遗址和小神同期遗存的文化面貌更为接近。太谷属晋中盆地,武乡和长治同在太行山区,属漳河水系,东村和小神在考古学文化上表现出的同一性也是地理环境使然。除小神遗址外,《晋南考古调查报告》“庙底沟二期文化”陶器中的JS49:7、5,SE8:14近似于东村遗址中的F型夹砂罐,时代当和东村一致。
东村遗址中彩陶片上的网纹、成组相交的斜线纹和义井文化的彩陶纹饰类似,当是义井文化的孑遗。采集的1件彩陶盆图案为两条平行线中填绘网格纹,安阳鲍家堂遗址仰韶晚期IV式罐H④:3的条带状网格纹与东村采集彩陶纹饰近似,显然是受到豫北冀南地区仰韶晚期文化大司空类型的影响。
东村遗址中的F型夹砂罐,口沿修饰出形态各异的花边,数量众多,成为这个遗址的显著特点。这一时期晋南、晋东南、晋中年代相近的考古学文化间各有地域特点,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断深入的考古工作为进一步研究此类遗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