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里
从东南沿海
到西北大地
是厦门到宁夏的距离
公里
无论春夏秋冬
这个男孩始终目光坚定
守望着那片黄土地
……
从象牙塔里的实验室到农村扶贫一线的“试炼场”,对于李汉鹏的选择,或许有很多人难以理解——年,这位从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的微生物学硕士,毅然放弃了读博深造和北上广就职的机会,选择回到生养自己的宁夏,成为我校第一批宁夏定向选调生中的一员。如今,他已经迈入投身基层工作的第二个年头。
李汉鹏在海棠湖村村委会办公
今年6月,李汉鹏在当地参与我校的招生宣传
01
公里很远,也很近
海棠湖位于宁夏的南部山区,因此雨对于农民而言,就意味着收成。所幸自清明节以来,已经降了好几场雨,玉米、土豆、蔬菜也陆陆续续入地,小麦、杂粮也已冲破地表,开始泛绿。春天的海棠湖到处充满着生机,路边、山头的柠条花已盛开,山鸡,还有村民口中的“呱呱”鸡,也叫石鸡,吃得肥胖,时常出现在草堆和路口,让路过的车辆总想停下来捉几只,却也只是白跑一趟……
——李汉鹏
坚定抉择背后,是道不尽的浓浓乡情。生于此,长于此,来自宁夏南部山区的李汉鹏和这片黄土地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他也亲身感受过宁夏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民生活的不易。与在实验室朝九晚五的科研生活相比,李汉鹏更希望以自己的青春绘就家乡老百姓生活的崭新图谱。正如他所说,“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在职业选择上,我愿意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愿意回到父母身边,实实在在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公里的距离看似很长,那片黄土地却始终是李汉鹏心中直达的原乡。
村部,如今李汉鹏办公、生活的地方
02
万分努力,只想跑过时间
扶贫工作从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仅需要基层工作者的决心和耐性,更是对工作方法及思路的巨大考验。李汉鹏深知,要想做好基层工作,还需有过硬的工作素养和知识储备。如今,他秉承厦大“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分秒必争地投身工作与学习——白天工作、晚上读书,这已经成了李汉鹏生活的常态。阅读书籍、学习网络慕课、向相关专业的同学和朋友请教问题……无论是学习摸索档案整理的新思路,还是提升自身的政策法律素养,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李汉鹏都倍加珍惜。他表示,在思考如何将基层工作走深、走实、走入人心的问题上,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汉鹏以志愿者身份在当地的学校代课
李汉鹏还告诉我们,由于当地教师资源相对匮乏,每周一至周四的下午,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来到当地的学校为孩子们教授英语,陪他们做游戏。他谈到,厦大研究生支教团每年都会前往宁夏隆德支教,希望自己能够承袭母校的优良传统,给予当地孩子们更多的陪伴,用一颗心感化另一颗心。
办公和学习之余,李汉鹏还下地种菜,自给自足
小番茄和它的伙伴们……长大啦!
03
每一条路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李汉鹏坚持定期进村走访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躬身实践必不可少。在海棠湖村,为了深入、全面地掌握当地贫困家庭状况,李汉鹏坚持每两周进村走访一次。海棠湖村聚落分散,彼此之间相距甚远,而山区交通不便,村中班车的班次极少且无法驶入崎岖小路,这些都造成了走访工作的不便利。尽管如此,李汉鹏依然坚持挨家挨户地拜访、询问。
海棠湖村自然环境恶劣、产业发展水平低下;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部分老龄贫困户仍住在通风条件差的土房窑洞……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实地走访中,李汉鹏真切地接触到了当地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也更深刻认识到了扶贫工作坚持“一户一策”的重要性。
李汉鹏在当地入户走访
从红寺堡区大河乡到如今更为偏远的同心县海棠湖村,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访调研让李汉鹏多了泥土气、少了学生气。一位接受李汉鹏帮扶的贫困户户主说,李汉鹏“一点都不像大城市来的大学生,接地气得很,老是把俺家的事放在心上”。
04
在这里,他遇到了最鲜活的“教科书”
除了从书本学、从实践学,还要从老百姓中学——在和基层人民打交道过程中,李汉鹏逐渐掌握了“站在老百姓角度想问题”的工作方法,因为老百姓是基层工作最真实的“教科书”。
李汉鹏回忆到,在红寺堡区大河乡参与信访维稳工作时,被上访群众责骂是常有的事。但他坦然地表示,唯有以包容理解的心态,为老百姓做好法律政策讲解,才能真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李汉鹏入户进行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