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炒南瓜籽
□王生才
陕北俗话说:香不过个炒瓜籽,脆不过个油炸炸。世界上香的东西太多,然而好多都是一香而过,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唯独炒南瓜籽,让你久久回味,终生难忘。
陕北炒南瓜籽,籽粒饱满,色泽金黄,皮薄仁香,真是让人眼馋,称其为陕北坚果之王也是名符其实。
陕北人热情好客,家里来了客人,首先要把炒南瓜籽端上来,如果没有现成的,就得赶快炒去,否则客人就会感觉主人慢待了自己,主人也感觉很没面子。每到腊月年节前,陕北的家庭主妇们都要炒上几斤南瓜籽藏好。正月客人来了,炕上的小方桌上就放上一碟炒瓜籽。客人常常是一边嗑(kè)炒南瓜籽一边和大人们拉话。这时满窑洞飘荡着炒南瓜籽的香味,气氛十分温馨。陕北酒曲《荞面开花紫腾腾》不少喝酒人都会唱。内容是:女婿来了,丈母娘和小姨子忙着备办各种美食招待。其中就有“炒瓜籽,烙烙饼,猪肉片片摆上桌”这样的词句,这唱的就是真实情况。炒南瓜籽是陕北招待客人的必备佳品,也是青年谈婚论嫁的重要媒介。孩子长大成人势必要男婚女嫁。这时就会有媒人上门谈论婚事,介绍对象。媒人来了,就要拿出炒南瓜籽、烧酒招待。招待好了,媒人嘴里生花,婚事多半可成,反之,不一定能成。媒人吃好了说好了,临走时,会来事的家长还会把剩在碟子里的炒南瓜籽热情地装进媒人的衣兜里,这时媒人就喜笑颜开地离开了,户主一家人充满着期待。这样反复几次,婚事成与不成,然而每次炒南瓜籽都是少不了的。一桩婚事从媒人上门介绍到提亲、相亲、下亲、结婚,炒南瓜籽的媒介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结婚那天,家庭主妇也要给新郎新娘准备一盘炒南瓜籽,还有一些油炸炸。而且这盘炒南瓜籽和儿女馍馍一样只能新郎新娘吃,其他人可不能吃。记得我哥嫂结婚时,母亲炒了一大盘南瓜籽连同油炸炸、儿女馍馍放进婚窑里的大红门箱里,还用铜锁锁好,并叮嘱我们几个小孩子,不能偷吃。我结婚的时候,母亲也为我们炒了一大盘香喷喷的南瓜籽。后来才知道,南瓜籽的籽谐音儿子的“子”,那盘炒南瓜籽蕴含着家长对儿子结婚后“多子多福”的殷切寄望。
小时候正遇困难时期,经常饿肚子。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就在家里乱翻腾,希望找出点吃的东西。有时会翻到母亲藏的生南瓜籽,这时高兴地抓上几粒,但绝不敢抓得太多。因为母亲常常叮咛:不敢偷吃南瓜籽,这些南瓜籽留着正月待客,没有南瓜籽咱就装不了人。可是多抓上几回,还是能被母亲发现,当然也少不了挨骂。正月我二舅来了,母亲自然要炒南瓜籽招待。我们几个小孩子看着炕上小方桌上的炒南瓜籽,都想上去抓上一把。我二舅看到我们眼馋的样子,就会抓上一小把给我们装进衣兜里。这时母亲就会说,快到外面吃去。吃着油香油香的炒南瓜籽,心情好极了。吃完了,忍上一会,不由得悄无声息地又围在炕栏边。这时大人的脸色就不好看了。这时母亲就会稍稍抓上一些放在我们的手里,口里说这回吃了不能再来了。父亲则大声训着:快到外面玩去。我们就吓得跑了出来再不敢回窑洞要炒南瓜籽吃了。
巧女难煮无米之炊。炒南瓜籽再香再好吃也要有瓜籽。陕北炒南瓜籽的原料主要来源于陕北老南瓜。古语有“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二者品质的差异主要是水土的不同。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物也是一样。陕北地处黄土高原,绵厚的黄土,适度的干旱,炽热的阳光,成就了南瓜的“生前身后名”。陕北南瓜个大皮薄肉厚籽香,农家喜欢种植。一到秋天,宽敞的阳坡地上,高高的崖畔上,一排排,一行行,到处是红彤彤的圆盘似的老南瓜。困难时期农家种南瓜,瓜肉当主粮吃,瓜籽晾干,大都卖给附近的供销社,换买煤油、针钱,添补生活之用,或给孩子买学习用品,少量留着待客。用现在的时髦话说,那时的南瓜籽可是农家主妇的“宠物”。
小时候,我家对面的一块自留地常被称作“瓜地”。原因是每年都在这块地上种南瓜。夏天南瓜正值生长期,这时的南瓜大多色青籽瘪,大人们都不舍得摘得吃。到了秋天,南瓜熟了,才小心翼翼地摘下来,放进铺着瓜叶的红笤筐子里担回家,一摞摞地存放在窑圪台上。吃的时候,切开南瓜,挖出瓜籽,用清水洗净,然后放秸秸片上在太阳下晾晒,晒干后贮存起来。凑够二三斤,就到盐淋圪堵供销社卖掉,然后买点紧要的生活日用品回来。炒瓜籽味香好吃,其实生瓜籽吃起来也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只是不能多吃,吃得多了会拉肚子。人喜欢吃瓜籽,好多动物也喜欢吃。记得瓜籽在室外晾晒,总要有人照看,不然喜鹊就会叼吃瓜籽,一小盖瓜籽一会就被叼完了。冬天下雪之后山雀也来偷吃瓜籽。这时大人就会用捕鼠夹对付山雀。大人们把瓜籽穿到捕鼠夹的机关上,山雀啄吃捕鼠夹上的瓜籽,牵动机关,就会被捕鼠夹死死夹住,如果夹到脖子等要命部位一会就死掉了。那时候看着黑白相间毛绒绒的山雀一下子被夹死真是不忍心。有时猪、羊从圈里出来也会把晾晒的瓜籽吃掉。瓜籽晒干之后也要好好存放,不然就会被老鼠偷吃掉。老鼠的嗅觉很好,不管你把瓜籽藏到哪里,它都能找到。你把瓜籽藏到纸囤或柜子里,它都能咬开小洞进去吃,不得已就把瓜籽放到磁坛或磁瓮里,上面用石盖压住,这样老鼠就无可奈何了。
陕北的大年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炒南瓜籽,喷香的炒南瓜籽味到处飘荡。炒南瓜籽要文火慢炒,炒一锅南瓜籽,一般都要耗时半个小时以上,这样炒出来的南瓜籽表皮金黄,瓜仁也是黄里透着亮光,香味十足。如果心急用大火炒制,往往是表皮焦黑,瓜仁也没有熟透,就是人们常说的“皮焦里头生”,既不好看,也不好吃。炒熟之后还要用适量盐水搅拌,盐多了太咸,盐少了则淡,唯有盐量适中,才会香中含咸,口感更好。因此说炒南瓜籽是个技术活,也考验耐心。
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炒南瓜籽也成为人们的“家常便饭”,想吃随时都可以在市场或超市里买到。现在好多人喜欢边嗑(kè)炒南瓜籽,边听音乐,图的就是那种享受。但是还有不少人看重的是炒南瓜籽的营养和健康功能。据有关资料介绍,南瓜籽性平,味甘,含有丰富的锌、泛酸、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这些物质可以杀灭肠道寄生虫,缓解静止性心绞痛,降血压,预防肾结石,促进结石的排出和防治前列腺疾病。这应该就是炒南瓜籽总是为人们喜爱的奥秘所在吧。
陕北有着得天独厚的南瓜籽资源,炒食南瓜籽是陕北人的特爱。近年来陕北炒南瓜籽成为市场的新宠,陆续涌现出“老闫家”“老王家”等知名品牌,它们用专用烤炉炒制南瓜籽,其不仅炒制量大,而且也可以调制出各种不同的味道,市场销路极好。不过,我还是喜欢用铁锅在家里的灶火上炒瓜籽,尤其是下雪天,难得的是享受那个过程和那份温馨而难以消失的回忆。
摘自《陕北文化》,年春之卷。